第63章 青溪书院的题卷(第2/2页)
秦遇搁下笔,揉了揉眉心。
不行,现在这状态太不行了。他在乡试答题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过。
他略微思索了一下,就知道原因出在哪里。他觉得自己有这个机会,是友人费了大力帮忙,所以一百个慎重都不为过。
然而却恰恰是这种过分的慎重,影响了他发挥。
他把题纸和答纸收进书箱,去豆腐铺子牵走小毛驴,对他娘说,他要去外面散心。
然后毫不意外的走到了殊安寺,这一次,住持在寺庙里。
对方正在抄写经文,住持看到秦遇笑了笑:“许久不见,秦小友变化许多。”
然后目光落在小毛驴身上,“这小家伙倒是一如从前。”
秦遇行了一个晚辈礼:“许久未来拜访,住持勿怪。”
住持摆摆手,示意秦遇在他对面坐下,然后把纸笔给他。
“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小友字迹工整美观,可愿帮老衲一同抄写佛经。”
秦遇颔首:“是晚生的荣幸。”
秦遇这一抄就是两天,白天来,黄昏时走,那些经文从他脑子里略过,好像留下了痕迹,好像又什么都没留下。
秦遇离去时,住持问他:“小友可有心得体会。”
秦遇迟疑着摇了摇头。
住持笑容不减,只对他道:“去吧。”
秦遇骑着小毛驴走了,空了两天,他接下来几天的讲学挤到了一处,秦遇忙的昏天地暗,干脆就在县学留宿了。
当把他手边的事忙完,才想起之前的青溪书院的题卷。
他在县学有专门的屋子,窗外太阳慢慢向上爬,一看今天就是个好日子。
他重新把题卷拿出来看了看,包括那时的回答,而今在看,只觉得哪哪儿都有纰漏。
他磨了墨,笔尖浸透墨汁,下笔如有神助,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当他把毛笔架在笔架上,拿起答纸,轻轻吹干墨迹,无论是字迹的流畅,还是行文的内容,他都感觉上佳。
作答时,很奇怪的一种感觉,他好像什么都没想,都不知最后怎么答出来的,就跟在殊安寺抄经文时的状态差不多。
而他答完这道题,前后也不过花费两刻钟不到的时间,堪称超常发挥。
他再去看其他题,是一道史论,这个主要考察平时阅读量是否够宽,够广泛。
秦遇发现这些题其实都暗含深意,有些间接考察品性,有些考察学问是否扎实,有些又考察平时是否死读书。
其中有一道律法题,还涉及到了某地的风土人情,照本宣科的作答肯定不行,既要了解当地风俗,还要通晓人情世故。但读书人的要求更高一些,知世故可,却不能世故。
秦遇一时间竟然分不清,这廖廖的十来道题,与乡试相比,到底谁更难一些。
不过诗赋题很少,只有一道,也不算难。与其他题形成了鲜明对比,秦遇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兰兄提前给青溪书院的夫子说过,他不擅长诗赋。
他花费了半个时辰在草稿纸上做出来,最后检查一下,发现没什么问题,就誊抄到答纸上去了。
当他把整套题卷做完,才惊觉外面的太阳有西斜的趋势,而他的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