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8/17页)
秘书长用目光征求大家的意见后说:“好的,我们同意。”
“很好。至于谁当执政长由你们七人投票选举。但我想请大家谅解,危难关头讲不得礼让,我先推荐一个人选吧。因为这几十年来我一直在秘密观察你们,非常清楚哪位的素质最适合当执政长。”他的小脑袋转动着,用深陷在皱纹中的小眼睛依次扫视着七位年轻天才,最后在姜的面孔上停住目光,“我强力推荐姜元善。姜,我对你的监控时间应该是最长的,从三十三年前就开始了,那天,当你和一位女婴同时降生时,我凑巧在那座产房的上空。那位女婴也是国际物理工程大赛的获奖者,后来成了你的妻子,对吧?”他没有透露当年他对两个婴儿的施福,正是那次施福造就了两个天才。他转而对大家说,“除了他的基本素质,我推荐他还有一个较小的原因——他的某项特殊生理机能,我的计划中要用到的,有关详情以后再说。”
姜元善非常震惊,虽然平时自视甚高,但当全人类的权杖真要凭空落到自己手里,仍不免临事而惧。这个责任太重了,也来得太突然,古往今来,有哪位人类英雄或枭雄会在一夜之间突然握有盖世权柄,掌握全人类的命运?好在他已经有思想准备,包括多年梦境给他的启示,也包括他这几年准备“挺身而出”时的自我锤炼。只是不知道先祖所说的“特殊生理机能”是什么?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特殊的、能用于星际战争的机能。是指他的武术根底?似乎不像,武术是后天的技能,肯定说不上是“特殊生理机能”。
他考虑了片刻,平静地说:“请大家开始选举吧。如果选上我,我愿把这个担子担起来。如果选中别人,我也会尽全力辅佐。”
其他七人心中都滋生了强烈的不快,这样的大事似乎不该这么仓促就拍板。到目前为止,几项重大决策实际都由先祖一手决定,所谓选举、商谈都是幌子。先祖对姜的强力推荐更是勾起了大家的担心:刚才他曾显露出对中国食品的偏爱,这会儿又强力推荐姜元善,是不是他对中国人有偏袒?但仔细想想,在七人互不了解的情况下根本无法选举,即使采取完全民主的程序,以他们七人的见识也无法胜过一位十万岁智者的睿智。上帝的独裁虽然令人不快,但换个角度考虑:假如没有他,人类会一直蒙在鼓里,直到糊里糊涂地沦为“高智力家畜”,也就没有机会、甚至没有足够的智力来表达这点不快了。
布德里斯首先表态:“好的,我同意姜为执政长。”
俄罗斯人谢米尼兹说:“我也同意。”
以色列的加米斯说:“我同意。”
其他三人,印度的班纳吉、日本的小野一郎和美国的赫斯多姆,表情有些勉强。虽然地球人处于危难关头,但这并不能立即泯灭国家或国民之间的历史夙怨。尤其是赫斯多姆,他的内心里最为抵触。他认为,现代人类社会主要是在西方文明的奶水滋养下成长起来的,直到今天,西方文明仍是人类文明的主流。因此,让一个美国人来当执政长显然更合适一些。不过,赞成票已经过半,三个人不想作无谓的抵抗,也不想被先祖看低——这种关头你们还斤斤计较历史恩怨!——也就大度地依次作了表态。
“好,姜元善,从现在起你就是执政长,手里握有两票半的投票权,地球上的事就全托付给你和你的伙伴了。我以后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对付远征军。”达里耶安解释说,“远征军特使被我强制冬眠后,我一直以他们的名义同远征军保持联系,报告着‘一切顺利’。噢,对了,我还有一个安排,希望七位执政者轮流在我的飞球上值班,大致每年一换。我想,”他微微一笑,“这样的近距离接触,会更有利于双方的交流和信任。”
姜元善笑着说:“我们对你的信任用不着强化。不过这个安排很好。哪位愿意第一个去值班?”
布德里斯稍作考虑,“我吧。我想诸位最近都会很忙的,忙于说服和协调本国政府向执政团交权,只有我没事可干——显然,无论澳大利亚政府还是伊朗政府都不会愿意见到我的,我去说服只会帮倒忙。”
达里耶安点点头,“好的,你第一个值班。现在请各位准备下机吧,你们看,飞球已经快到联合国大厦的上空了。”七人扭头看看大厅中央的屏幕,发现屏幕上的冰原景色早就换成了蔚蓝色的海洋。这段时间他们没人注意到屏幕上景象的变换。夕阳的金光在海面上闪烁,点亮了自由女神像手中的火炬。“哈拉尔德,请你立即和美国防空司令部联系。我知道这儿已经配置了反隐形系统,名字叫美杜莎之眼。我可不想看到七位执政者还没上任就集体殉职,还要拉上联合国秘书长和我当陪葬。”
话音未落,一束极强烈的光剑紧擦着飞球掠过,纽约城内警报声响成一片。达里耶安的一只腕足闪电般飞起来,按下一个按钮,飞球急速下坠,躲到反隐形系统的死角。因为规避动作过猛,飞球内的八人都跌倒了,桌上的杯盘也都摔落在地,狼藉一片。姜元善毕竟有武术根底,反应比别人更为敏捷,半跌之中就稳住了身子。只有悬吊着的达里耶安安然无恙,只是像钟摆似的猛烈晃动。他急忙问:“怎么样?摔着没有?”
飞球重新稳定后,八个人都挣扎着站起来,没有摔伤。“对不起,都怪我,毕竟老了,反应慢了。”先祖开了一个玩笑,“我想,今天的经历充分证明了恩戈人的进化形态比地球人更优越,我们的悬吊方式属于稳定平衡,而你们的站立是不稳平衡。”
那束光剑还在急速转动着寻找目标,不过飞球已经处于安全区域了。姜元善笑着说:“你们的形态还有一个优点呢,下飞球时似乎不用配置舷梯。”
“对,我们能用腕足吸盘沿着飞球表面下去,非常便利。倒是在你们的平坦公路上,我只能直立行走,太难了。年轻时还可以,现在非常吃力。”
那边,秘书长和赫斯多姆急忙用手机同纽约防空司令部联系。但此刻飞球已经升起,从容地进入那片空域。达里耶安平静地说:“你们不用联系了,我等不及,已经直接用脑波向区域防空司令部下了命令。”飞球这会儿干脆显了形,从容地飞行着,果然下边一片平静。飞球飞过东河滨的玫瑰园,飞过广场的一百八十九根旗杆,飞过那座枪管打了结的左轮手枪雕塑和那个快要被胀破了的地球铜塑,逼近方方正正的联合国秘书处大楼,然后动作轻柔地停靠在十几层楼的窗户边——因为飞球没有舷梯,八人从这儿越窗而进更为方便。舱门打开,一行人走出舱门,越过窗户,进入秘书处大楼。准备在飞球上值班的布德里斯没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