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157~160(第5/6页)
林阡听得这话,愣了许久。
好一会儿后,她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段话来——
“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引用史记】
==·玻璃·==
这句话的是,丈夫如果像是种猪一样跑到别人的家里与自己妻妾外的女子发生关系,其他人将其杀了也没有罪,这样男人才会遵守道德;做妻子的若是逃跑另嫁,儿子就不能认其为母,这样世间的风气才会得到肃清。
前一句很多人都听说过,暂时不做叙述。
后一句很少有人知道,却有很多史学家认为,这一条法律极可能是秦始皇对其生母赵姬的回击。
林阡原本半信半疑,如今却觉得……
应该是真的。
因为在这条法律前还有句“有子而嫁,倍死不贞”,而没有另一句对男性通、奸表示斥责与鄙夷的话。
只看这句,就会以为秦始皇对改嫁的女子意见更大。
但偏偏他最后定下的法律,反倒对通、奸的男性更狠:丈夫通、奸后被杀了也是白杀,做妻子的逃跑改嫁却只是不许儿子认她当母亲。
林阡当初在史书上看到这段的时候就觉得这话前后矛盾——
尤其那句“子不得母”,更是突兀无比。
但看嬴政如今的选择,林阡不得不相信,历史上的秦始皇会选择写下这样一句法律,很可能真的是对那位赵太后的还击。
而既然知道了,林阡就不好再说其他了:总不能让嬴政委屈自己去迁就他人。
一则嬴政肯定不愿意委屈自己;二则林阡也不愿意他委屈了自己。
于是她沉默之后,什么都没有说。
嬴政迟迟没听到林阡开口,正想问问她怎么了,却不想竟看到林阡满脸心疼地看着自己,连带她头顶的小号林阡都满脸心疼地抱着泪眼汪汪的小号嬴政。
嬴政:“……”
不是,你脑子里在想什么东西?
他开口正想问话,却见林阡迟疑之后,伸手抓住了自己的手,似乎想要安慰自己。
嬴政:“……”
算了算了,误会也没什么。
-
林阡到底还是将嬴政的话告诉了那些夫人,一群人沉默许久之后,到底没有再多说什么。
不过没多久,她便听说有人主动求去?
林阡问过之后才发现,那位主动求去的夫人儿子已经成年,她与儿媳相处得不算很好,又想着儿子已经长大了,身边也有了其他可以照顾他的人,自己没必要再留在他身边,于是转头就入宫找嬴政赐了婚。
林阡:“……”
除了一句厉害,她还能说什么呢?
-
不过林阡并未打听到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因为就在这事儿传出没多久,墨家钜子就找上门来了。
他来主要是为了两件事:陶器与玻璃。
陶瓷被送给几位公子当做贺礼之后,很快就被人拿出来待客,出现在了许多人的视线中。
这种精致美丽的器具很快就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而且瓷器还不像是桌椅板凳儿那么容易仿造,所以没多久,墨家钜子就收到了无数订单。
但花纹是林阡独立设计,技术他们也参与不多,所以墨家钜子直接找到了林阡。
林阡直接让人将瓷器的烧制方法卖了出去——
她本人没有太多精力去研发全新的瓷器产品,更没精力去研究其他不同品种的瓷器,所以不如将瓷器的烧制方法告诉其他人,让他们自己去研发出更多的瓷器产品与种类。
林阡更在意玻璃。
墨家钜子拿来一个玻璃杯:“事实上,我们几乎是在瓷器烧制出来之后没多久就将玻璃也烧制了出来,但玻璃不像是瓷器一般,可以先用原材料塑形,然后再送入窑炉煅烧。玻璃烧制出来之后,我们一度不知道该如何对一团滚烫的液体塑形。”
林阡怔住,片刻后懊恼道:“我竟然忘了告诉你们这么重要的事情。”
玻璃与瓷器不同,其烧制出来后液体,没有具体的形状。
想要将其变成人们印象中的种种玻璃器具,必须通过各种工艺为其塑形,而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办法,就是吹玻璃。
但林阡当时被桌椅分心,直接忘了这件事。
墨家钜子等人也因为之后接连几次婚礼,而担心打扰了林阡,没有将自己已经将玻璃烧制出来的消息告诉她,也不曾询问为玻璃塑型的办法。
不过……
墨家钜子笑道:“一开始倒真的不知道该拿那些液体如何是好,但很快就有一位弟子找到了给玻璃塑型的诀窍。”
他一边说,一边带着林阡进入了烧制玻璃的地方。
然后,便看到了琳琅满目的玻璃制品——
一堆晶莹剔透的透明玻璃被整齐有序地摆放在了窑炉前的木架子上,火光映照着它们,为其添上了华丽无比的色彩,看起来美得格外惊心动魄。
但等林阡走到近前就发现,这些玻璃制品个个长得奇形怪状,似乎受到了无数摧残一般。
林阡:“……”
她转头看向钜子。
钜子仰头看房顶:“那个……吹玻璃的过程还挺有趣,所以大家没克制住,就吹出来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林阡无奈又好笑地看着钜子:“这其中应该也有你的作品吧?”
不然,这人早就将其他胡来的弟子大骂一顿了。
钜子不好意思地点点头:“挺有趣的,我之前还从未见过这种给器具塑型的办法。”
说完他笑了笑,“倒也不完全是因为有趣才弄出了这么多不实用的器具,也因为液态玻璃冷却太快,在对某种器具不熟练的时候,很难在其冷却之前吹出规整且合格的器具。不过后来熟悉了就好了。”
说着,钜子带着林阡走到另一边的木架子上。
林阡抬头看去,果然见到了许多正常的碗碟杯筷,甚至还有林阡请他们烧制的各种实验器具。
烧杯、玻璃棒、导管……
甚至是,放大镜、望远镜与低倍率的显微镜。
只要林阡提过的,墨家钜子都做了出来。
林阡简直不要太惊喜,道谢之后立刻让人带着这些实验器具去找那些方士。
……
这群方士这段时间非常努力,即便是在没有实验器具的情况下,也已经找到了氨的简单提取办法。当然,只能小剂量地提取,暂时还没找到大批量提取的办法。
但他们的目的本也不是将氨大批量地生产出来,他们只是为了提炼从胺不是吗?
于是一群人很快投入到了胺的提取当中。
但胺的提取就有些麻烦了。
因为低级胺都有着非常强烈的臭味。
即便这群方士一直带着林阡为他们准备的口罩,也完全无法抵挡住那些臭味儿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