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季夏(第2/3页)

满心澹川的颜老太爷为了他的家族,活着好还是死了更好,真是个让庆国公府头疼的问题。

皇帝既然出了手,就不会给庆国公留半点退路,为表恩宠,当堂表示要派太医院众太医为颜老太爷联合诊治——这下连假装痊愈的机会都没了。

颜愈哽着一口老血,含泪谢恩。

他告假,那户部自然得找个人来“暂时”掌权,皇帝没从颜愈的下峰里提,扫了一圈众臣,将掌理司农寺的钟平侯楚弘调了来。要知道同样都是管钱,司农寺掌粮食仓廪、百官禄米,户部却是土地户籍赋税,傻子也知道哪个更舒服。楚弘平时就是再喜欢明哲保身,这回他也得卯足劲儿将这个“暂时”变成永久。庆国公是三等公,钟平侯是一等侯,同为正二品爵,又都是十六世家,谁比谁差了?

更何况皇帝还松了口,让他在家学规矩的世子楚琛、以及四子楚琰一并入朝历练,为了儿子,钟平侯也得经营好户部,把颜愈按在家里侍疾。

这还不算完,司农寺卿调去掌权户部了,那司农寺也得有个人暂管,皇帝就把其中一位少卿提了上来,这少卿姓闻,是闻侯的亲弟弟。闻侯跟楚弘这个成天骑墙和稀泥的中间派可不一样,他当日在颜相之死上是说了“臣附议”的,是跟着颜氏、方氏、周氏的世族党。

——皇帝这是明摆着的挑拨。

但行卷已经停定了,颜懋也死透了,立威也立过了,放到眼前的饼没道理不吃,皇帝只要还想大胤江山稳固,就不可能将半个朝堂的世家都清算一遍。司农寺两位少卿,闻家不吃饼,皇帝转头便能提另一位,谁也不会嫌手里权多呀。

于是这条船说砸就砸。

按头庆国公侍疾的,又多了一个祁陵闻氏。

而其他望风而动的世族也不笨,颜愈自己犯傻递刀,让皇帝占了法理伦理,庆国公府差不多是要栽个跟头的。现在为他说话,那无疑是把楚闻两家一块得罪了,不划算,再观望吧。

于是这场大朝会开完,庆国公颜愈领恩侍疾去了。那个上奏的御史就没有那么“好命”了,连国法都没读透,革职。

翻过天入了伏,朝堂上果然一派平静,皇帝也知道世家大族抱团的厉害,只借机宰了澹川颜氏一家,其余的该如何还是如何。

六月初恩科殿试,一月前在会试中得了魁首的那名盛年学子再得状元,当真才华横溢,而探花则被宁州一名叫吴不知的年轻寒门摘得。所幸殿试第二名的榜眼是位望族子弟,让各世家不至于太失颜面。

但寒门学子前所未有的成绩,已经彰显这个帝国选官选才的体制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待有朝一日时机成熟,便能取代腐朽,成为新的天下大势。

……

转眼到了七月上旬,云非为颜相烧完了七七,便要跟顾彦时出发去北境了。

他并不想留在帝都从政,一来那些世家不会让他好过,二来颜懋是丞相,中央诸官署处处都有他过去的影子,终究伤感。

入军,既能摆脱诸世家掣肘,也是云非愿意为的事。

临行前一日,皇帝有话嘱咐,是楚珩来叫他。

傍晚暑气渐消,走在宫道上,有风迎面吹来。两个人半路无言,最终还是云非开了口。

“对不起。”

楚珩“嗯”了一声,闻言并不意外。

云非微垂着眸,道:“最初在武英殿里见到你,我确实很意外,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你就是钟平侯府的二公子。”①

入武英殿前,云非和楚珩就曾见过一面。

八月十二,晚,帝都城郊。

那一天,临近中秋团圆,即将归家的楚珩站在城门外,看着钟平侯府的管家将他们的五公子前呼后拥地来接回府,嘴里念叨着从早到晚一连等了好几日,总算没错过。路过楚珩身边时,管家道了声“借过”。那时楚珩在原地站了许久,直到城门关闭夜幕降临,他看着高悬的明月,恍然想起来,所谓中秋,从来都是家人间的团圆。②

他转身离开,行在城郊林间,意外撞破了和千诺楼中人交谈的云非。

云非那时不懂事,仍在跟颜相使绊子。八月十二是成德皇后生辰,颜相每年会去帝春台祭拜。云非便私下雇了千诺楼的一队人,跟踪颜相,借机戳破颜相私入皇陵禁地的事,这真够他爹喝一壶的。③

谁知那晚先是被楚珩撞见,千诺楼的人刀口舔血惯了,见楚珩像是不会武,当即想要灭口,好在被云非拦了,只将楚珩吓唬了一顿。之后千诺楼的人在帝春台竟碰上了微服的皇帝,当即跑了。但也闯了大祸,后来便是韩澄邈去查这桩案。

好在千诺楼重诺,信誉极好,以往从未有过暴露主顾之事,云非惴惴了快一个月,见始终没影卫来找他,渐渐地就放下了这事。

直到九月廿三,楚珩入职武英殿,他们再见。

“我怕事后生变败露,曾经算计过你三次,想将你赶出宫。”云非说。

第一次是在武英殿,云非刻意让楚珩务必记得武英殿“禁军与狗,不得入内”的规矩——他知道陛下有逢五逢十练剑的习惯,也知道陛下练剑时会穿武服便装,并不爱很多人随驾伺候。那日是十五,恰好轮到云非休沐,他又与楚珩强调了几遍“规矩”,果不其然,楚珩误以为便服的皇帝是前来挑衅的禁军,将那句大不敬的话说了。④

可后来楚珩因祸得福,反被调去了御前。这让云非更不安了。

于是就有了第二次,在宫外明正武馆。武馆二层的厢阁都是提前约的,那日正轮到云非当值镇场,他当然知道嘉勇侯世子徐劭会来,于是刻意让楚珩跟徐劭碰了面,徐家毕竟是太子母家,徐劭在武英殿的亲弟弟徐勘都未能被选去御前,反而楚珩一个花架子越在了前头,徐劭如何能服气?果然与楚珩起了冲突。④

但事后陛下只罚了徐劭、徐勘,对“如有下次,一并处置”的楚珩却放过了,仍继续当他的御前侍墨。

内力不足便借外力,如此,便有了第三次,在大理寺。

腊月初五晚,云非和叶书离、苏朗、韩澄邈以及楚珩一起去套徐劭麻袋,他们约在四时食居对面的茶楼碰面。那晚,云非是与楚珩一起来的,他在宫门口等楚珩,和楚珩上了同一辆马车,这件事很多禁军都看见了。后来云非去大理寺自首,楚珩这个共犯无疑是最逃不脱的。④

这一回闹到了朝堂上,已经不只是“下次”,甚至是“下下次”了,楚珩还是没有被赶出宫。

而颜相点破了云非的算计。⑤

后来云非挨了大理寺刑杖,楚珩和苏朗他们一起来探望他,临走时楚珩避开众人,将入职武英殿时云非与他说的话,还给了云非——“我不想再有麻烦,我希望你最好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