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仙境(第2/2页)

端王真不愧是常年混在文人堆里的“儒王”,拍起马屁来气势如虹,听着顺帝坐直了身体,即使是额前旒冕都挡不住他火热的目光。

建这座园子本就颇受争议,之前还一度因为国库空虚而停止,顺帝是好面子之人,他放纵自己欲望的同时,亦不愿在青史之中留下穷奢极欲的骂名,所以景王未曾动用国库而设下今夜仙境,他非常高兴。哪怕明知道这花出去的银子,景王必定从其他地方捞回来,然而只要天下骂的不是他,他都可以自欺欺人。

可端王此举,虽不费一钱一银,却给了他一个心安理得享受这奢靡一切的借口,便是比这座仙境更让他高兴。

没错,百姓安居乐业,他作为帝王稍微放纵,有什么不可以?

“好,说得好,端王此礼,甚得朕心!”顺帝的手掌拍在龙椅上,旒冕晃动,显示着他的高兴,“来人,赏端王黄金百两,白银千两,珍珠十斛!”

赏赐不在贵重,在于比景王多出来的那些隆恩,显示着帝王对两者不同的态度。

“多谢父皇夸奖,为父皇千秋大计,儿臣万死不辞。”端王内心火热,坐了下来,眼神不由自主地示意旁边的大臣。

于是便有人出列道:“皇上,臣有本参奏。”

顺帝接过身边小元递来的酒杯,抿了一口,随意道:“难得史大学士有话说,讲吧。”

“皇上,在这万民同贺之际,臣以为应当再添一则喜事。”

王贵妃笑道:“什么喜事?”

史大学士道:“江山存续,千秋万代,离不开传承二字。皇上诸子已有成人,不论是端王还是景王,皆是人中之龙凤,臣以为当一为太子,立国储以永固社稷,以安天下百姓之心。”

这话说的很有技巧,也没说是谁,仿佛只为了朝廷考虑。

史大学士年事已高,亦是内阁老臣,从某一个方面来说,离朝十五载刚回京不久的杨慎行,哪怕为首辅也不比他威望高。

而他的话,没人觉得出自于私心,就是顺帝在乍然听到立储之时,也没有勃然大怒,反而玩味道:“爱卿以为,朕这二子究竟谁合适?”

“皇上,立谁为储本该由皇上决断,只是老臣以为,天家之事关系江山,当取贤取能为上,心有百姓,有社稷,方拥天下。”

顺帝点了点头,“说得好,那谁贤谁能呢?”他隐晦不明的目光一一扫过席上各有心思的大臣,“来啊,看着都是有话要说的,那就畅所欲言,也给今日这火树银花助助兴。”

这个时候还有什么谦虚不谦虚的,为的不就是这一句话吗?

立刻端王一系的官员起身。

“皇上,论功,这再没有比新政更大的功绩,论能,排除万难,将新政推行天下,这能力自是与目共度,私以为端王为上。”

“端王素有贤明,礼贤下士,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足以堪当大任。”

“皇上,论长幼序齿,端王为长,以他为储,与祖宗礼法相合。”

……

端王为今日笼络朝官,私下共识,做了充足准备,手下的官员上奏都是一套一套的。

然而,官分两派,自然反对之声亦是接踵而来。

“笑话,选贤举能,怎可以年纪为论?”

“要说贤能,更是笑话,端王沽名钓誉,把持新政,为己谋私,粉饰太平,不顾百姓死活,什么功绩,什么能力,我看是穷征暴敛的能力!”

“好大的胆子,竟如此诋毁当朝皇子,钦封亲王?”

“怎么,说错了吗?新法一出,百姓怨声载道,出了多少事情!不听不劝,不过一年,光是新法都推了七八条,百姓怎吃得消?”

“这些都是一面之词,证据呢?”

“还要什么证据,地方官的折子早就到了,封衙封印,至今不曾处理,可要去拿来一看究竟?”

“说到底就是没有证据,在这里栽赃陷害!”

“我看你们是怕了!”

……

这你吵一句,我驳一句,顿时,好好一个仙境变成了凡间菜市场,那银树仿佛都变得庸俗起来。

顺帝支着脑袋,就着小元一口一口地喂酒,似乎看得兴致勃勃,也没有制止的意思,但是藏在旒冕下的冷意却让周围的妃嫔心惊肉跳。

今日除夕大宴,再好的兴致也没有了。

皇贵妃见此立刻给景王使了一个眼色,景王思虑片刻忽然起身道:“好了,诸位,莫要争吵,今日除夕,只谈风月,不谈国事,还是消停些吧。”

“国储乃重中之重,六弟难道不想吗?”端王看着他。

景王笑了笑道:“我只知道父皇高兴比什么都重要,若是王兄对此志在必得,那弟弟也无话可说。”说着,他恭敬对顺帝行礼道,“父皇,端王兄居长,有新政之功,又有贤明,德才兼备,受群臣爱戴,儿臣难以望其项背,是以推举他为太子,请父皇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