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 自己喂 尤绾谢过德妃,慢慢坐下。……(第2/3页)

尤绾抿抿唇道:“我会好好养着的,你别太担心。”

四爷轻叹一声,将人拥入怀。

尤绾觉得身边人总是担心她会为了怀上双胎而烦忧,可现在看来,倒是四爷和身边伺候的人比她担忧得更厉害。

“还有一件事,我得和你说。”尤绾看向四爷。

她将今日三阿哥恐吓元哥儿的事情一五一十说出来,接而道:“元哥儿还小,听到这样的话吓得不轻。三阿哥那边我不好出手管教,只能和你说了。”

尤绾隐去三阿哥最后说的两句,那样的字眼她自己都觉得晦气,不愿说出口。

四爷听了当即大怒,他知道这话定然是李氏教给三阿哥的,此举实在是太过恶毒,若不是尤绾和元哥儿自己能稳得住,怕是就要忧思过甚,从而伤了身子。

四爷心里一股怒火油升起,他让尤绾先歇息,这事儿交由他来办。

尤绾懒得管别人的儿子,要的就是为元哥儿出口气,看四爷这样应该不会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便安心睡了。

第二日起来,余永易禀告她,说是三阿哥告病,四爷没让他再进宫,而是在前院的佛堂里跪着抄书,以身养性,过了正月才能出来。

“李氏呢?”尤绾正在用早膳,一边轻轻搅动碗里的燕窝粥,一边问道。

余永易上前一步,声音放低了些:“早上苏公公来和奴才说,李侧妃昨夜不知吃了什么发物,脸颊肿的老高,这两个月都不能出来见人了。”

尤绾舀粥的瓷勺停在嘴边,李氏大晚上的怎么可能吃什么发物,这脸上发肿,只有可能是被人掌了嘴。

她直接问道:“谁动的手?”

余永易嗓音压得更低:“听闻苏公公昨个深夜去给李侧妃送汤水,后面李侧妃便这样了,奴才也没能亲眼瞧见,想来应该是苏公公的手笔吧。”

让苏培盛去掌掴李氏,四爷也真是狠得下心。

不过回想起三阿哥说的那些话,尤绾心里半点同情也没有,她吩咐下去:“让小厨房准备些虾蟹和鸡鸭送到东院去,记得要放重重的菜油,做的越荤越腥越好。就说是我送去给李侧妃养身子的,盼她早日康复。”

余永易听了,嘴角忍不住笑,直道主子英明。

这虾蟹和鸡鸭都是发物,加上菜油,还偏要往荤腥里做,那不是咒李侧妃脸肿得更高吗?

也不知道李侧妃瞧见了,会气成什么样?余永易想想都觉得好笑。

*

府里两位侧妃都不能进宫,福晋一个人往永和宫跑了十五天。

德妃一开始不由得纳闷,这有孕的不能来也就罢了,怎么李氏也告病了?

她向福晋多问了两句,福晋只能把李氏吃错东西的借口搬出来。德妃听罢,嫌弃地皱眉。

“你回去也该管管她,这么大的人了,再过两年大格格就该出嫁,她怎么还学小孩子贪吃?大晚上的,吃那些东西,也不怕长肉。”德妃颇为看不上李氏的做派。

福晋心里想着事情大概没有这么简单,只是现在四爷根本不会和她多解释,福晋只能信了这个说法。

面对德妃的指责,福晋只能替李氏担了下来,道:“娘娘说的是,儿媳记住了。”

德妃这才略过这事。

正月十五一过,宫里迎来皇太后的七十大寿。康熙爷对这位嫡母十分敬重,又正逢整寿,自然是阖宫大办,热闹不已。

尤绾身子重,没能去。元哥儿便跟着四爷进宫,回来后不停地和她说宫里的见闻,说乌库妈妈赏了他一尊楠木小佛像,皇玛法还亲自上台去跳舞。

元哥儿说着说着便手舞足蹈起来,学着康熙爷跳舞时的姿势,展示给尤绾瞧。

尤绾看他笑得开心,眼睛澄澈,便知道三阿哥的话并未给元哥儿留下阴影,这才放下心来。

出了正月,尤绾的肚子越来越大,虽然两个孩子乖巧不折腾她,但是尤绾明显感觉到,这次怀孕要比元哥儿那会辛苦得多。

等到了二月,她就很难每日坚持散步了,腰腹处太重,稍稍走几步路便觉得喘。太医和身边的嬷嬷都嘱咐她多休息,还不能多吃,免得将胎儿养得太大。

如今四爷已经极少在前院处理公务,只要是回府,必然要在芙蓉院守着她,前院大半的书册,都被搬到芙蓉院的书房里来了。

尤绾觉得四爷在这儿也无济于事,他又不能帮自己生孩子,只是四爷待了两日之后,莫名让她心安了些许,便让四爷留下了。

每日她歇息的时候,四爷就在一旁批公文。

皇上二月初去了五台山,将太子、三爷、八爷还有十三十四两个阿哥都带走了,四爷只能独自挑起监国的重任,每日送来的公文都有小山高。

这一日,尤绾歇过午觉起身,正坐在床边,想着缓缓精神,便看见四爷神色严肃地盯着一本奏折,眉心皱成川字,那眼神足足要将奏折烧出两个洞来。

尤绾抬手,让清梅搀扶她过去。

四爷一见她过来,连忙伸手搀扶尤绾,将人稳当当地安顿在椅子上,才重新坐下来。

尤绾看了那奏折一眼,道:“那上面写的什么?若是不好办,还是送去让皇上定夺吧。”

“这就是皇上发回来的折子。”四爷语气不太好,显然是对皇上的批复不太满意。

他把那折子摊到尤绾面前,尤绾忙移开目光,道:“我不看我不看,你快拿走。”

她听四爷说是一回事,直接看奏折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尤绾可没这么大胆。

四爷轻笑了声:“无妨,这折子已经加了御批,明日就要送回四川去,里面的内容瞒也瞒不住,你看几样也没事。”

尤绾稍稍移回视线,轻声道:“真的没事儿?”

四爷含笑点点头,尤绾才敢把目光落到那折子上。

这折子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字,她通篇看下来,才想起这是什么事。

原是二月的时候,四川冕宁地区发生叛乱,朝廷的游击将军被叛军杀害。康熙爷得知此事,命四川巡抚年羹尧和提督岳升龙前去平叛。

尤绾不太熟悉这个岳升龙,只知道他有个大名鼎鼎的儿子,名唤岳钟琪,也是一位名将。

这次平叛之中,岳升龙身为武将一马当先,头仗便生擒叛乱头目罗都。年羹尧本来调兵就慢他一步,出发的就更迟了,听到岳升龙抢了战功的消息,年羹尧心中大为不快,直接调头回返。

既没有遵从皇上的旨意,和岳升龙回合剿匪,也不曾上报川陕总督,这样目中无人的表现,直接激怒了总督音泰。

这折子便是川陕总泰弹劾年羹尧的折子。

四爷向尤绾解释道:“年羹尧不服将令,私自带兵回返,按朝廷旧例,应该削职为民。但他之前治理四川有功,爷想着皇上这回应该不会重罚,削去他四川巡抚的官职也就罢了。只是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