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3/3页)

林家的信差夜里出发,次日便到了金陵,等金陵城门一开便入城,次日上午,两淮盐运使遇刺的消息便传到了巡按团那边。

这回巡按的队伍可不小,便是各部院的文官、小吏加起来便有浩浩荡荡近百人;若是加上负责护卫安全的京营官兵,有近两千人之多。

因金陵是此次巡按的第一要地,现在这些人全都挤在金陵,正在因效率低下,不知道要在江南耽搁多久而争执呢。

其中一派觉得事分轻重缓急,应当将金陵的事查清楚了再去其他州府。一派觉得江南何其大,这样一地一地的查过去,要查到猴年马月?不如将现有的人手分组,先重点巡查几个地方,用京营的人送信联络,互通消息。这样至少可以同时巡查三到五个州府,不但大大增快进度,在其他州府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及时相互提醒,不同工作组之间相互借鉴经验。

等各组主要负责的州府查完之后,各组之间相互审核巡按成果,最大限度避免出错。

其实之前所有人扎堆在金陵,最主要的是各部院之间仍有争夺,因担心对方使坏,坚持留下来相互监督,谁也不肯离开。但互相审核巡按成果这条,其实便规避了不能相互监督的问题。

就在争执不休的时候,林如海那边送信来说自己遇刺,因担心在巡按团到达之前遭遇不测,然后被人篡改账目,有负皇上重托,愧对朝廷,请巡按团尽快派人到扬州接受账册、卷宗。

哎哟,探花郎的文笔那叫一个好呀,人家那个将生死置之度外,一片公心。这次巡按本就不能出一丝差错,事情到了此刻,还有什么好争的。巡按团立刻采取了方案二,将巡按团的文官分作三组,除了一组留在金陵外,另两组分赴苏州、扬州。

就这样,那套表格记账发比预计更早的展示在了巡按团眼前。

巡按团扬州分团的人都刚从金陵过来,在金陵时每天核对那些用文字叙述的一条一条的账目。虽然士族出身的人从小和账目打交道,不至于看不懂账本。但是文字叙述的账目又枯燥又繁琐,尤其甄家家大业大,涉及金钱的领域众多,各类账本看得巡按团的官员们头昏脑涨。

这个时候再看盐政衙门以表格记账整理出来的账目,清晰明白,行列清楚,每笔账的名目、金额、发生时间、交易内容明明白白,后面还有一列备注记录了与本条账目有关的其他重要信息。每张表格有小计,同类账目有合计。

然后对着盐政衙门发放的盐引等其他凭证一一查看,事半功倍。

因约定了各组之间互通消息,当日扬州分组的负责任就将此账本推荐给了另外两个小组。

见记账改革推行得比想象中更顺利,林如海和贾赦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瞧向京城方向。

老匹夫周骏誉想借刀杀人,自己便回赠给他一份大礼,等这套记账法用到户部盘账的时候,够这老尚书喝一壶的。

贾、林二人不知道的是,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因为两江总督一职争夺激烈,岂止是周骏誉,连司徒硫都焦头烂额。

至于林家这边,因盐政衙门的账目实在是清晰,巡按团分组不过是查了几日便全部核对清楚,只有几个小的地方因抄错了数据,有点子小错,纠正过来就是了。

于是巡按团的人便去了扬州知府衙门,一是到了当地,便将一地需要审查的所有官府都查一遍,二是知府衙门还关了不少当初刺杀两淮盐运使和荣国公世子未遂的刺客呢,也要一并审问。

一过十多日,林家再想不到竟然接到一封信,送信人带着孝,哭哭啼啼的。原来是贾政作为孝子,带着贾赦早就安排好南下送葬的人扶灵回乡,谁知走到半路,贾珠一病不起,竟是在路上病死了。

贾敏看了信一愣。说起来二房有今日下场都是源于王氏作恶,二房所有人之前享用过王氏揽权贪财的好处,现在也不能说完全无辜。但是贾珠年纪轻轻就这么死在扶灵回乡的路上,到底令人伤感。

贾赦知道原著里贾珠是会早死的,却没想到现在剧情已经完全改变了,贾珠依旧死了,还是被亲爹贾政折腾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