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初到(第2/3页)
原来芍药和石榴都是延宁府的人,当日被采买进府,□□了一段时间,才放到了蒋明菀跟前伺候。
这次来明州府,原本这两个丫鬟也可以遣散回家的,但是芍药家里太穷,也不愿意叫女儿回来,因此芍药便留了下来。
但是石榴却是主动选择留下来的,当时蒋明菀还有些惊讶,但是到底也没多想,既然她愿意留下来,用生不如用熟,这样也好。
可是如今芍药才真的明白,原来她留下来不是什么舍不得太太,而是起了这样的心思!
而石榴听了芍药这番话却有些不服:“我又不是要和太太争宠,只是如今太太虽和老爷要好,但是哪家官宦人家家里,又能没有妾室呢,若是日后老爷要纳妾,纳了外头的进来,岂不事情更多,还不如我帮着太太分忧,如此也免了太太心烦。”
芍药见她如此执迷不悟,简直气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能咬着牙道:“我不管你怎么想,这个念头你趁早打消,日后也不许再提,否则我定会禀报太太!”
石榴听着这话咬了咬牙,但是许久之后,到底强做出一副笑脸:“好了好了,芍药姐姐,这些话也不过是我听旁人说了,心下觉得有些道理,这才说给你听,既然你觉得不妥,那我日后也就不再提了。”
芍药狐疑的打量了一下石榴的神情,见她面上虽有失落,却并无其他,便也缓和了情绪:“日后你再听到这样的说法,只管去打那人的嘴,我们做下人的,只管本本分分做事,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还是少想为妙!”
石榴暗自咬牙,但是面上还是摆出一副笑脸来:“姐姐教训的是,我记下了。”
芍药看着石榴如此顺服,也不忍再苛责她,毕竟两人当时一起进府,一起受训,又一起到了太太跟前伺候,许多年下来也有了些香火情。
因此只是语重心长道:“好了,今儿这事儿我只当没看过,想来老爷也不会和太太说的,你日后可要老实些才好。”
石榴乖顺的点头,心里却忍不住想,老爷这样有本事的人,对太太又这样疼到骨子里,她这辈子也未曾见过这样的男子,虽然老爷可能也看不上她,可是若是能到老爷跟前伺候,她也是愿意的。
而且她也不愿意当一辈子的奴才,更不想自己的儿女们也低人一等。
因此她虽然表面上应了芍药的话,可是心里却对这个念头越发执着了。
蒋明菀自然不知道这些插曲,她迷迷糊糊睡着,没一会儿只感觉到被一个温凉的怀抱拥住,她下意识觉得那个怀抱十分熟悉,便也没在意,只往那怀里缩了缩,便又沉沉睡去了。
至于徐中行,他低头看着怀里的人,眼中满是温柔。
第二日一早,蒋明菀起身的时候,徐中行已经离开了。
福安过来禀报,老爷去衙门了,让他来太太这儿听吩咐。
蒋明菀听了这话先是愣了愣,然后点点头:“我知道了,那你就盯着宅子那边吧,还有,去打听一下本地牢靠的牙婆,家里的人手要开始采买了。”
福安点头应下,又将如今的情形和蒋明菀说了说。
“家里那边,虽说主子如今还住不得,但是也有几间房是能住人的,小的就安排了家丁住了进去,也可以帮着看家护院,还有府上的行李,小件都安置在了客栈,但是大件都先放在了府里的一个空院子里。”
蒋明菀听了点头:“你安置的很妥当,这回一路过来,也是辛苦大家伙了,你待会儿去账上支一百两银子,给各处散赏。”
福安笑着谢过蒋明菀,然后才退了出去。
等到福安出去了,一边的蓁姐儿忍不住道:“母亲,咱们什么时候才能住回家呢?”
蒋明菀算了算日子,叹了口气道:“只怕还得一个月。”说完又心疼的看向女儿:“到底委屈你了。”
蓁姐儿却笑着道:“那里就委屈了呢,我之前从未住过客栈,这回也是新鲜了一回,而且只要咱们一家子在一处,住在哪儿我都开心。”
看着女儿这样乖巧,蒋明菀心里越发心疼,想了想道:“反正这几日也没什么事做,今儿我就带你出去逛一逛明州府。”
蓁姐儿一听满脸喜色:“果真?”
蒋明菀笑着刮了刮女儿的鼻子:“那还有假,快去收拾收拾,咱们待会儿就走。”
蓁姐儿一听这话,立刻就坐不住了,匆匆行了一礼,就回屋收拾去了。
蒋明菀看着女儿高兴的背影,面上也忍不住露出温和的笑。
趁着女儿出去收拾,蒋明菀又将龙凤胎的乳母叫了进来:“我待会儿要出去一趟,你们就带着孩子留在客栈吧,记着要紧守门户,无事不要出去。”
两个乳母都是从延宁府跟过来的,还有一个管事的嬷嬷是徐中行从京城请回来的,只能依附徐家过活,因此蒋明菀对她们倒也算信任。
几人也都点头应了,并且保证一定看好小姐少爷。
等到乳母下去,蒋明菀又留了海棠下来总揽大局,这才算是彻底安排周全。
也就这会儿的功夫,蓁姐儿也算是准备好了。
蒋明菀不再停留,带着闺女就出去了。
出去的时候,正好遇到在前院闲的转圈的扬哥儿,见着母亲姐姐要出去逛街,他竟也自告奋勇的要跟过去,话还说的十分理直气壮:“母亲和姐姐出去,我不跟着怎么成,若是有什么狂徒上前冒犯,我可是要保护母亲和姐姐的。”
蓁姐儿听着,直捂着嘴笑:“你这样小一个人,怎么保护我和母亲啊,说大话也不脸红。”
扬哥儿被姐姐这样瞧不上,有些不服气:“我都十三了,父亲说我都能入科场了,又哪里小,姐姐可别瞧不上我,我之前在家里,和李叔学过几招,等闲三四个家丁都近不了身的。”
他口中的李叔,便是徐中行的车夫李伯,也是徐中行的护卫,的确是有两下子,但是对于儿子和他学到了什么程度,蒋明菀并不乐观。
毕竟那些家丁也是徐家的奴仆,又怎么敢伤着徐家的少爷,不敢近身,也是怕伤着他吧。
但是看着儿子激动的都涨红了的脸,蒋明菀到底也没好再刺激他,顺势应了下来:“行了行了,既然你这么能耐,那就跟着吧,只是路上可不许捣乱。”
扬哥儿一听这话,顿时高兴了起来,笑着点头:“您就放心吧,我都是大人了,怎么会捣乱呢。”
带上了儿子,一行人这才往明州府的街上去了。
一到了街上,霎时间就能感受到明州府和延宁府的不同。
热闹了许多,也繁华了许多,不止如此,蒋明菀甚至还看到了许多外邦人走在路上,这样的西洋景,哪怕是在京城也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