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有孕(第2/3页)

扬哥儿一听这话急忙点头:“补身好,你现在确实要好好补补。”

孟文茵忍不住轻笑出声,拍了一下他的手:“你如今怎么看着傻乎乎的。”

扬哥儿傻傻的笑了笑:“我真是没想到,没想到我竟然要做父亲了。”

孟文茵满脸温柔的抚着自己的肚子,柔声道:“我也没想到呢,不过他既然来了,那我们就要好好的为他想一想。”

扬哥儿立刻点头:“你说的不错,的确要为他好好想想,等他生出来了,若是个姑娘,你就教她读书刺绣,若是个儿子,我就教他习字骑马,还有父亲和母亲在,他一定能事事顺心,岁岁如意。”

孟氏听着这些,眼圈有些泛酸,她靠进了扬哥儿怀里,语气越发温柔:“一定会的。”

蒋明菀回了自己的院子之后也没有闲着,立时让人去给孟家和蒋家还有沈家报了信。

这样的大喜事,自然得说给亲戚知道的。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老家那边,不过这个,就要等到徐中行回来之后,再和他商议商议,看什么时候合适给老家那边报信了。

等报信的人一一离开,蒋明菀心里也松了口气,她靠在榻上,面上也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来,如今扬哥儿也要有孩子了,倒是比前世早了几年。

前世的时候,扬哥儿和纪氏是成婚三四年了才有了孩子,而且那孩子也不知是不是受了扬哥儿身体的影响,也显得有些病恹恹的,她和纪氏精心给那孩子调养了好几年,这才好了一些。

后来也不知受这个孩子的影响,扬哥儿再不愿意留下血脉,又隔了几年,才诞下一个女儿,勉强算是凑出了一个好字。

纪氏是个温柔的女人,知书达理,细心聪慧,和孟文茵虽然性子大不相同,蒋明菀对她们的喜欢,却也是不相上下,可惜这辈子她与扬哥儿没有缘分,这些往事也都成了空谈。

只是不知道,如今的纪氏又嫁了什么样的人家呢?

前世在纪氏进门前,她仿佛也听人说过,纪氏在嫁给扬哥儿之前,曾和自家的表兄订过亲,只是因为一些误会,这桩亲事黄了,后来她才从父母跟前离开,到了祖父母跟前伺候,也是因此,那位纪大儒才会有机会将自己的孙女儿说给了扬哥儿。

她隐约还记得纪氏的表哥也曾上过徐家的门做客,她当时见了那人一面,也是仪表堂堂,言辞周全,不过说了两三句话,却也能看出并非俗物。

至于他和纪氏,婚后也只是见了那么一面,两人神色看不出什么变化,仿佛只是最普通的亲戚。

当时蒋明菀还在想,看这两人的神情,应当是没有什么的,否则若是拆了一桩好亲便是他们家的罪过了。

可是现在想想,她却又察觉出了不对。

纪氏以往对人都是温柔可亲,让人如沐春风,可是偏偏那天,她对自家的表哥,却显得格外的生硬,而那位纪家表哥,若是真的不放在心上,又何必来徐家探望。

更不提他和纪氏说话时,几乎不敢看她的脸,其中的克制和隐忍可想而知。

想着这些,蒋明菀又叹了口气。

前世她到底都错过了什么啊?真真是糊涂透了。

报喜的帖子送出去不过两个时辰,各处的回帖也都来了。

其中以孟夫人最为激动,当即就表示,明日便要上门拜访道喜。

蒋明菀自然没有不应的。

至于蒋家和沈家,也要上门道喜,不过这回蒋家来的,就不是蒋老夫人了,而是蒋家的二太太韩氏,沈家自然还是蓁姐儿亲自过来。

蒋明菀揣摩了一下明日要来的人,吩咐了底下人一一准备着,而她也给三处各自又写了回帖。

虽然麻烦,可是这会儿就是讲究一个礼多人不怪,反而要是礼数少了,会被人诟病。

第二日一早,孟家的人先来了。

孟夫人脸上的笑简直掩都掩不住:“哎呦,亲家母,我正想说找个时间上门拜访呢,没成想就收到了这样的好消息。如此,倒不仅是乔迁之喜了,竟是双喜临门。”

蒋明菀也笑着点头:“也是茵姐儿这孩子有福,这一路上这般颠簸,竟也一点事儿都没有,我听到喜信之后都有些后怕,不过大夫却说这一胎很是安稳呢。”

孟夫人一听这话更高兴了。

而在这是,孟文茵也从里头出来了。

一见着她母亲,孟文茵立刻红了眼,两三步走上前来,拉住了孟夫人的手:“母亲。”

看着自家闺女,孟夫人哪有不高兴的,眼圈也瞬时红了:“好孩子,母亲总算是见着你了。”

孟文茵忍着泪点了点头:“本想说这几日就想回去看您的,没想到又被诊出了身孕,倒是劳烦您过来一趟。”

孟夫人听着这话,面上又有了笑:“都是一家人,何必分个过来过去的,只要你好好的,母亲便是奔波千里也是情愿的。”

这话说的,孟文茵的眼泪立刻下来了。

孟夫人急忙劝慰:“好孩子,有了身孕可不兴轻易落泪的,对孩子不好。”

孟文茵这才止住了泪。

蒋明菀就看着这母女俩说话,心里也有些难受,孟夫人的心思她又何尝不知道呢,她与蓁姐儿母女俩,也是分离了许多年呢。

之后蓁姐儿和韩氏也陆陆续续的来了,蓁姐儿自然不必提,韩氏那面上也满是笑,好好的恭喜了一番,又奉上了一份厚礼。

她笑着对蒋明菀道:“我来之前,老太太还吩咐我,扬哥儿媳妇是第一次有身孕,一定要小心照看,若是人手上有什么不凑手的,只管和她言语。”

蒋明菀笑着点头:“二嫂的话我记住了,也请二嫂回禀母亲,我这儿一切都妥当了,她老人家不必操心。”

韩氏也笑着应下。

等一番恭贺结束之后,几家人就坐在一起说话。

说着说着,倒是说到了韩氏身上。

她与蒋明菀的二哥育有两儿两女,两个大的如今都有了婚配,甚至长子媳妇去年已经诞下了一个麟儿,至于长女也已经有了孩子,而小儿子的婚事如今也大概定下了,只剩那个小女儿,却如今还没有说下人家。

韩氏提起来这个就发愁。

蒋明昱不是官身,又没有功名,依仗的,也不过是父亲的余威,可是蒋珩如今还能靠得住,但是他年纪毕竟大了,迟早有靠不住的一天,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蒋家这是在走下坡路呢,哪怕蒋宁之十分不凡,那也是十几年后的事情了,而且也与蒋家的二房无关,韩氏的两个儿子都十分平庸。

因此这个小女儿的婚事也就越发艰难了起来,高不成低不就,让韩氏十分费心。

这话往常韩氏倒是不好说,但是如今到了自家小姑面前,就难免诉一诉苦水,心里也是打量着小姑能帮她留意一下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