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第3/5页)

实在是太想家了,算起来她结婚都五年了,这还是第一次回娘家。

不止姜舒兰激动,姜母也恍不多让,一开始说要回去的时候。

她就日日不落地去赶海,恨不得把大海里面不要钱的海货,全部都捡一遍。

什么海带,紫菜,虾米,蛤蜊,八爪鱼,带鱼,虾蟹。

只要能吃的,姜母都给捡回来打算晾晒。

这一忙,就到了腊月二十这天,也就是他们要出发的时候。

人多东西也多,不光是拿回去的东西,就姜舒兰他们自己的东西都不少,海岛天气暖和,穿一件薄外套就行。

但是东北天气冷,必须是大棉袄大棉裤,这些衣服格外占地方。

更别说,他们还这么多人的,四个大人,三个孩子,光衣服都装了两麻袋。

出门一趟,实在是拖家带口不容易。

周爷爷和周奶奶,以及许卫方,苗红云他们一行人送姜舒兰他们去码头,还帮忙拿着东西。

路上,姜舒兰实在是不放心,和苗红云叮嘱,“我们回老家的这个把月,你帮忙多费心,听一下我们家的动静。”

这话让李姨听见了,她忍不住笑着打趣,“好了舒兰,你这是把我给忘记了吗?”

她这么一个大活人,还跟着老两口住呢。

还真是。

姜舒兰忍不住拍了拍额头,“瞧我这记性,那就麻烦李姨你多费心了。”

李姨摆手,“这是我该做的。”

照顾二老,是她的工作。

碎碎念念交代了一路,总算是到了码头。

等上了轮船,闹闹和安安俩孩子明显有些激动,他们两个算是土生土长的海岛人了,因为太小的缘故。

姜舒兰很少带他们出岛,这算起来也是第一次出岛了。

俩孩子都激动得不行,不停地拍手掌。

反倒是铁蛋儿沉稳了不少,十岁的他已经有了哥哥的风范,还不忘给闹闹整理了下衣服,“在船上动作不要太大,不然容易晕船。”

闹闹显然不懂晕船是什么。

但是,很快他就明白了,他只觉得晕乎乎的,胸口又麻又难受。

他捂着胸口,泪汪汪地朝着舒兰道,“妈妈,我这里好刺激。”

姜舒兰,“???”

这是啥意思?

不过,她很快就明白了,闹闹双手抓着栏杆,朝着甲板上,哇哇吐了两下,干呕,也没吐出什么东西来。

姜舒兰拿着帕子给他擦了擦嘴角,有些哭笑不得,“让你不听哥哥的话,这会知道刺激了吧?”

明显这孩子不知道怎么形容晕船的难受,就用刺激来形容。

闹闹蔫哒哒的,旁边的安安也好不到哪里去,都是第一次坐船,晕得小脸发白。

姜舒兰他们没在外面甲板上停留太久,抱着孩子就回了船舱。

原以为会好很多,但是没想到,到了船舱里面也是一样的摇摇晃晃。

两个小时的船,闹闹和安安吐的酸水都出来了。

这让周中锋既心疼,又不满意,“等回海岛后,我就安排他们训练。”

不光是坐船,连带着体能也要跟上。

这才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吐成了这样,实在是不像话。

闹闹和安安还不明白,他们的好日子即将来临。

从海岛去了羊城后,他们因为行李太多,实在是不方便停留,就买了一些包子和虾饺带在路上吃。

闹闹和安安吐了一早上,胃里早都空了,两人干掉了十多只虾饺,显然是饿狠了。

至于,姜父和姜母则是去买的肠粉,端在手里吃,解决了早餐。

他们就到了羊城火车站。

不管什么时候,羊城火车站似乎都是人潮涌动的,乌压压的人头看不到头。

姜舒兰习惯了,但是安安和闹闹有些不习惯,出门在外,下意识地捏着爸妈的衣角,仿佛这样有安全感一样。

至于姜父和姜母则是带着行李,负责把铁蛋儿给看住了就好。

一行人过了检查,总算是安全入站,找到了自己的卧铺位置,这才算是松快了几分。

因为行李太多,他们床底下都塞满了,后面周中锋又去找了货舱,把他们一部分行李放在货舱,这才算是解决了他们的难题。

他们车票买在一起,都是下铺,但确实隔开的,老人不适合爬上爬下,姜舒兰和周中锋带着孩子也不适合。

所以,分开了两次买的。

安排好一切后,总算是可以休息了。

姜舒兰抱着安安和闹闹,坐在那狭窄的小卧铺上,姜父和姜母因为要占位置的原因,就没过来。

开始,俩孩子看着窗外,还有些新鲜劲,听着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都忍不住兴奋的到处看。

但是坐了一上午后,俩孩子都疲惫了,慢慢的陷入了沉睡。

等到中午的时候,姜舒兰他们自己就没带吃食,特意带了几分空饭盒去火车上食堂打饭吃。

这也是经常坐火车的人才知道,火车上的大师傅厨艺好,一份饭菜五毛钱,一荤一素,米饭还管够。

对于别人来说,五毛钱可能是一家人一天的生活费了。

但是,对于姜舒兰他们家现在的条件来说,还真不吝啬这五毛钱。

因为比起自己带的干粮是凉的,那餐车里面卖的饭是新鲜做的还是热乎的,明显好上不少。

就是唯独一条不好,要自己带饭盒,人家不给饭盒。

好在,姜舒兰他们早有准备,准备了四个空饭盒过来,挨个去打饭,还不能带打,因为限量一人只能打一份。

餐车那边五毛钱一份的饭菜,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有些贵的,所以整个餐车的人都寥寥无几。

姜舒兰他们甚至都没有排队,就打满了四个饭盒。

红烧肉,还有一个萝卜丝,每个饭盒都给堆的冒尖儿。

这量实在是不小。

姜舒兰一个人根本吃不完一饭盒,直接用着饭盒盖,倒了三分之一出来,喂了闹闹和安安。

而姜父和姜母那边则是,一人倒了一部分出来给了铁蛋儿,小孩子就不讲究了,直接用着铝制饭盒盖来吃饭。

就这,铁蛋儿都吃的喷香。

他忍不住点头,“火车上的红烧肉真好吃。”

这话一说,同一个车厢的其他人就忍不住看了过来,“同志,这饭是咋卖的?”

本来大家还能忍一忍的,都吃干粮也没啥。

但是这一家人买的新鲜热乎的饭菜,那味道简直是绝了。

铁蛋儿愣了下,看了下家里的长辈。

姜舒兰对他点了点头,铁蛋儿这才说道,“五毛钱。”

这话一说,不少人瞬间打消了念头,白馒头才八分钱一个,两个就能吃饱,这五毛钱实在是太贵了。

有些家里条件还不错的,便没这个顾虑了,直接跳下床去打饭了。

姜舒兰看了看周中锋,“你要是没吃饱,再去打两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