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2/3页)
“爸,妈,我回来了。”陈勇飞上次回家是半年以前,周梅迅速迎出来:“瘦了。”
陈勇飞对此已然习惯:“没瘦,还胖了两斤,不信你捏一捏我胳膊。”
陈前进话不多,只打量了一番陈勇飞,见他神情中多了些稳重,宽慰地点了点头。
陈星姐妹俩围上来叫哥哥,陈勇飞取下身后的包,把给家里人带的东西一一拿出来。
他平时不乱花钱,每个月的工资除了必要开销全部存起来,手头十分宽裕。
陈晚在屋里看书,听到声音起身走出来。在原身的记忆中,几乎随处可见陈勇飞这个大侄儿的身影。
“小叔!”看到陈晚,陈勇飞停下手里的动作。
陈勇飞面貌四分像陈前进六分像周梅,身高和陈晚相近,不过体格要强壮许多。
“勇飞回来了。”陈晚心里对陈勇飞生出几分亲切,一部分是因为原身的记忆,另一部分是因为陈勇飞给他的感觉很像他上辈子的一个表弟。
“小叔,我刚在门口遇到王婶,她说她身上那件衣服是你做的,是真的吗?”陈勇飞好奇地问道。
“当然是真的!”陈勇阳含着糖口齿不清地回答陈勇飞,“小叔叔做了好多件衣裳了,我们都有!”
陈星姐妹俩跟着点头,周梅笑着给陈勇飞解释:“这事几句话说不完,我跟你爸想着你过年要回来,所以就没写在信里。”
陈勇飞听完前后经过,再看了周梅他们的新衣,脸上的震惊久久未散。
不等他提,陈晚主动拿出皮尺:“之前不知道你的尺寸,就没给你做。”
周梅他们都有了新衣服,陈晚自然不会漏了陈勇飞那份。
陈勇飞其实不缺衣服穿,机械厂一年四季有制服发,质量比外面买的还好,他挺喜欢穿的。
但是这可是陈晚亲手做的衣服,陈勇飞哪舍得拒绝。他喜滋滋地抬胳膊让陈晚量了尺寸,眼里满是笑意:“小叔你慢慢做,我这次能回来待十天呢,不着急。”
陈勇飞的布料是周梅后来另买的,叔侄俩关系好,若是没穿上陈晚做的衣服,陈勇飞嘴上不会说什么,心里不定怎么想呢。
“哇,收音机!”陈勇阳双手抱出陈勇飞包底下的金属物件。
“对,收音机。”陈勇飞量完尺寸,把陈勇阳搁在桌上的收音机拿起来摆弄了几下,展开天线,滋滋电流声过后,清晰的男声从中传出。
陈勇阳与陈露扒着桌子把脸凑到收音机面前,眼神稀罕极了。
陈家以前有过一台收音机,是七一年那会陈二姐跟陈五姐凑钱买的。有了收音机以后,每天晚上陈家堂屋里都挤满了人。
直到陈晚高考前一个月,收音机彻底坏了,陈前进送去镇上和县城都没修好。一家人失落了许久,没了收音机感觉日子少了许多乐趣。
“你花了多少钱买的?”周梅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机身,陈勇飞带回来的这台比之前那台看上去更高档。
“我有票,不贵。”陈勇飞摆摆手,“爸,咱家坏了那台收音机呢?你拿出来,我看看能不能修。”
陈勇飞在机械方面的天赋远胜他的学习,不然也不会进厂两年便做到组长的级别。
修收音机的功夫,周梅去厨房煮了糖水鸡蛋,里面搁上白糖和猪油,闻着喷香。陈勇飞的午饭是在路上随便凑合的,闻到味嘴里自动分泌口水。
让其他人看着陈勇飞吃不是周梅的作风,陈勇飞也做不出吃独食的事,因此周梅一共煮了十个蛋,用五个碗装了,每人两个,谁也不偏心。
“你们吃着,我跟你爸去把明天要用的桌子板凳借一借。”陈勇飞回来了,周梅牵挂的心也落到了实处。
陈四叔他们明天一家要过来吃饭,周梅自是上他们家去借。
陈勇飞三两口吃完鸡蛋,接着倒腾旧收音机。
借桌凳时难免提到了陈勇飞,得知他买了新收音机,陈四叔烟也不抽了,颠颠儿地过来听响。
陈家人都不小气,只是这样一来人都在堂屋,陈晚不方便做衣服。
“咱们把缝纫机抬到六儿屋里去吧。”陈前进说干就干,跟陈勇飞合力将缝纫机抬了进去,跟书桌并排放好。
陈晚很满意这个结果,省得他每天在堂屋里吹穿堂风了。
旧收音机陈勇飞修了一半,发现缺了个重要零件,准备过完春节带去厂里试试,要实在修不好就算求。
来听收音机的人越来越多,坐的坐站的站,幸好陈晚是那种不容易受外界环境打扰的,否则可能会被吵得没办法集中精神。
“请问周嫂子在家吗?我给你们报喜来啦——”媒人前脚跨进院门,没等看清屋里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嘴巴已快过眼睛把话喊了出来。
霎时间堂屋里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看向她,媒人被吓得往后一退,陈家这是在干啥,怎么这么多人。
她下意识想走,周梅走出堂屋:“我在,你找我吗?”
听到报喜二字,周梅第一反应是陈晚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了。
尽管陈晚一再表示他考得很差,没有考上的希望,但周梅心底仍有一丝侥幸。俗话说破船还有三千钉,陈晚不是破船,以前的成绩是实打实的,万一写的全对呢,也能拿分不是。
看到对方的瞬间,周梅的侥幸破灭。来人不是他们村里的,穿着大花棉袄,典型的农村妇女模样。
此刻再走显然晚了,媒人扯着笑脸:“周嫂子,我是杨二妮。”
周梅最近在帮张诚他们找合适的相看对象,对杨二妮的名字有所耳闻,知道对方的媒婆身份。
正是因为知道她是媒婆,周梅才更加疑惑,报喜,喜从何来?
伸手不打笑脸人,周梅端了根凳子让杨二妮在屋檐下坐,堂屋是挤不下了。
“周嫂子你家今天这么热闹啊。”做媒婆的没有怕跟人打交道的,杨二妮只失态了进门那一会,此刻面上无比自然。
“家里买了收音机,大伙来听个热闹。”周梅不跟杨二妮东拉西扯,直奔主题,“你找我啥事啊?”
“喜事,天大的喜事。”来都来了,不说显得她多心虚似的,杨二妮压低了声音,“有人看上你们家陈晚了,特意托我来说合。”
看上陈晚?周梅怎么觉得听着那么不得劲呢,她敛了笑意:“麻烦你白跑一趟了,我们陈晚现在没有说亲的想法。”
“哎,周大嫂,你等我说完嘛。”眼看着周梅想送客,杨二妮抓住身下的板凳,“女方你也认识的。”
杨二妮自认为压低了声音,然而她习惯了大声,再压低屋里人还是能听见。一时间无人再管收音机,全竖着耳朵听杨二妮说话了。
不说亲跟认不认识有什么关系,不过周梅好奇托杨二妮说媒的人是谁,便任她继续说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