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第3/3页)
再有一堆小吏。
文官不少。
武官也不少。
出力最多的今安县吴将军,宁兴县武知县,凉西州指挥使,副指挥使,以及手下兵将。
更有右县带头反抗的,灌江城带头反抗的。
算起来,名单都能拉一长串。
不少官员小吏羡慕不已。
跟着纪炀就是好啊。
人家不仅自己能升官,能得恩赏。
带着手下一起封赏?
随着圣旨送到灌江府,领头的内侍纪炀认识,上次就是这位天家使者送封赏到今安县的定江关。
他这次一来,纪炀就笑:“每次看到大人,总有好事。”
内侍如今看向纪炀的目光更加热切,满眼都是欣赏,再想到陛下私底下对皇子夸纪炀的话,恨不得能留在灌江府,当个左右随从都行。
凭借这样的功绩,纪炀已经平步青云。
天下间还有年轻人比他更厉害的吗?
陛下派出多少青年官吏,纪炀是最突出,最厉害的那个。
有那样的功绩,还这样客气,内侍笑得眼睛都没了:“纪大人,您真是太客气了。”
“是您的功劳大,也是您治下有方,这才觉得每每看到我都是好事。”
“您这次的威名,只怕要传遍整个承平国。”
“陛下从未对官员这样赞不绝口,一定要说,那就是当年的林大学士,才有此殊荣。”
纪炀笑:“怎么能跟长辈相提并论。”
纪炀深知骄兵必败,再说,他现在做得,不过是让百姓日子好过了一点点,哪里值得骄傲。
抚恤百姓,最忌讳的,就是抱着高高在上的心态,以为自己是来解救他们的。
实际上他们这些官员勋贵所做的一切,要带着歉意跟谦逊。
这是在了解古代百姓生活之后,纪炀最大的感受,他们跟朝廷亏欠此地百姓的,如今只是一一偿还而已。
内侍只当纪炀谦逊,笑着客气几句,这才宣读旨意。
这圣旨极长,也没什么啰嗦的话,全都是重点。
先是夸纪炀明察秋毫,发现灌江府豪强所作所为,这才让边关免于更大灾祸。
这话就是跳开私自调兵遣将的错,归结于时不我待。
过错直接免了。
后又夸凉西州指挥使判断正确云云。
从灌江城夸到古博城,又说了一堆本朝太宗一直念叨收复失地,没想到如今终于成了,所以纪炀等人有功。
今年冬祭,陛下会率领群臣祭祖祭天等等。
夸的纪炀耳朵都麻了。
这些天已经听过无数次。
以至于内侍说他直接连跳六级,直接成为灌江府代理知府的时候,纪炀都没反应过来。
后面甚至加了句,一年后就能去掉代理两个字。
纪炀看起来很淡定,周围人还是不敢置信。
他们以为,顶多是汴京派来个知府,让他们知县大人做个五品布政使,已经是连跳好几级了。
别说承平国没有先例,就算是放眼前朝,前前朝,也没有这样的事啊。
现在呢?
这,直接从正七品,跳到正四品?
直接从扶江县最小的芝麻小官,变成权知府事的知府?!
这跨度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再看他们知县,一脸的淡定,好像很正常一样。
难道是他们少见多怪?
等纪炀反应过来,倒是笑了下。
他也想过会连跳,没想到陛下倒是大方,直接把知府给他做了。
这算不算五年内做到知府?
算吧?
今年是他到灌江府的第二年。
勉强算超额完成任务?
纪炀不笑也就算了,他这一笑,更显得胸有成竹。
其他人:是我们少见都怪了!
学学知县大人啊!
不对。
学学知府大人啊!
现在的纪大人,就是灌江府知府了!
如果这是陛下对他功绩的恩赏,那接下来的安排,更让人看出陛下对他的信任。
新收回的古博城并入灌江府,成为灌江府真正的边城。
怎么建设,怎么修复屯兵旧址,要看纪炀的了。
古博城在前朝,确实属于灌江府。
但这么一并入,灌江府就从几十万人口的地方,一跃成为百万人口大府。
纪炀,一个刚刚还是七品知县的人,刚刚过了二十一生辰的人。
就要掌管百万人口衣食住行?
这种封赏跟信任,前所未有。
可还是那句话。
想到这是纪炀,又没问题了。
要是不服,你也挣个他这样的功绩?
等纪炀要当灌江府知府的消息传开,满城都是欢欣鼓舞。
让纪炀当知府!
他们愿意的!
非常愿意!
但对纪炀来说?
只是继续忙公务而已,有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