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3/6页)
他们想的,都是保住自己掠夺来的土地,少交田税,拒绝把田税给到国家。
大白话就是,都想谋取私利,国家如何他们并不是很在乎,只要能正常运转,下面人过得好不好并不考虑。
纪炀在灌江府收拾的豪强们,除了通敌卖国那两个之外,其他人掠夺土地兼并田产的豪强,就是他们的缩小版。
或许他们的手段更柔和,对佃户没那样苛刻。
但也改不了他们吸血百姓的事实。
井旭忽然道:“若当初你跟文家小姐的事成了,或者林五姑娘跟文家四哥的事成了,那?”
那林家想反对宗室,就有文家拖后腿。
纪炀想平分土地,也是跟自家岳丈过不去,到时候最大的阻力,还会来自自家。
井旭一说,正想得意夸耀自己几句,就见颜海青跟晁盛辉一幅早就知道了的表情。
颜海青自然是吏部老爹给他分析的,晁盛辉向来话不多,但他心里什么都明白,又跟报纸的事接触最深,也想到这一层。
他们都能知道的,纪炀跟林婉芸自然明白。
或者说,他们当年就明白。
只是当年不知道文家的立场到底如何。
他家是忠君的,但也是忠于家族的。
如果国家利益跟家族利益并排,那又会先顾自己,再顾皇上。
现在再看当年的三派,实在是有些意思。
怪不得皇上更信林大学士,可惜林大学士那一派,只有他一人独自支撑。
宗室只想着敛财。
文家想着的是家族。
只有林大学士,想了国家,想了皇上,想了百姓。
众人一时沉默。
以前心里只是隐隐有些想法。
可今日跟纪炀吃酒,算是什么都明白了。
纪炀缓缓道:“若真继续做下去,谁也预料不了后果。”
谁能想到,这些纨绔有一天也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选忠君,还是选其他路。
而纪炀的忠君更为可怕,林家忠君,忠于陛下就好。
纪炀的忠君是会为百姓谋取利益,直接跟宗室文官对上的。
他们只是纨绔啊!
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但不得不承认,纪炀的过往,纪炀做过的事,让他十分有底气坐在这,成为林家,宗室,文官之外的另一个选择。
更要承认的是,纪炀所做的事,更让人激动,更让人心潮彭拜。
什么叫敢为天下先,什么叫安天下必先正其身,什么叫忧济在元元。
晁盛辉率先道:“自从办报以来,我也算接触汴京各行各业,若说天下最苦,莫过于百姓。”
这世上百姓的苦难,甚至是看不到的。
晁盛辉夫妇在日复一日搜集新闻的时候,在看着纪炀在灌江府做的种种事情的时候。
心里在这些日子有了偏向。
井旭拍着桌子喊道:“兄弟去哪我去哪!”
井旭这一嗓子,颇有些武将模样了,不愧在兵部做事的。
剩下的颜海青举双手道:“我家的情况远不如林家,也是那些世家大族看不起的,我们会跟他们一起?”
众人忍不住笑,心里激动万分。
再说,他们早跟纪炀绑在一起,怎么可能分开。
这世上不是说你不站队,你就不站队的。
文家当初看着中立,实际怎么样,现在大家都清楚。
可话说回来,他们这些人厉害了。
竟然敢跟那几家叫板?
宗室,文家一派,哪个好对付啊。
不过怎么越想越激动呢!
纪炀气定神闲,给娘子倒杯酒,自己也吃了杯。
等颜海青他们问他:“那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不搞事吗!
不搞事吗!
不搞。
纪炀笑道:“按兵不动。”
日子还长呢。
再说,他回来之后,该着急的是别人,可不是他自己。
一顿酒宴过后,纪炀等人各自回家。
汴京夜晚是没有宵禁的,到了子时还是十分热闹。
纪炀跟林婉芸并未坐车马,而是慢慢往回走。
几年不回汴京,倒是很有些意思。
纪炀牵了林婉芸的手,笑道:“汴京有变化吗?”
谁料林婉芸摇头:“我没见过汴京夜晚的街道。”
她娘那种性格,怎么会让他们子时出来走动,这竟是她头一次逛夜晚的汴京城。
“不过我见过扬州夜晚的道路,那里水多桥多,小舟多,若有机会,我带你逛逛扬州的夜市。”林婉芸想到从小生活过的地方,言语都多了些江南特有的软糯。
纪炀笑着点头:“好,有机会我们一定去。”
“说不定等我们退休了,就到扬州定居,肯定也有意思。”
在夜晚的街道闲逛,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
只是刚走几步,就听那边有人大喊:“妖怪吗!”
“金色的头发!肯定是妖怪!”
“他眼睛还有绿光!”
纪炀扶额,稍微听听就知道是卡里。
卡里身边的小吏俞达赶紧解释:“他不是妖怪,他只是西域人。西域过来的!”
这俞达就是纪炀安排在外乡人卡里身边当翻译的。
既然带卡里到汴京,俞达肯定也跟着。
到了汴京之后,自然跟着进了伯爵府,不说那卡里一路上有多震撼,那伯爵府的雕梁画栋都让他眼花缭乱。
下午的时候,纪炀让王伯带来的小厮陪着卡里跟俞达在街上逛逛。
没想到卡里去哪都被当妖怪。
好不容易等人晚上,还包了头巾出门,又被人发现。
这会碰到纪炀跟林婉芸,纪炀干脆道:“食物打包,一起回伯爵府吧。”
卡里沮丧得很。
他们都城确实繁华,可竟不如灌江城包容。
他在那的时候,也没有被人赶啊。
卡里这就冤枉汴京了,当初他在灌江城被包容,那也因为他是纪炀带回来的,所以当地人才强忍不适。
如今汴京人还不知道他是身份,自然不会多看。
但看到打包的烧鹅跟腊肉,灌汤包之后,卡里瞬间只顾着流口水,半点惆怅也没了。
果然,他们的美食可以治愈一切不愉快!
纪炀还看了看买来的包子,就听店里伙计道:“我们的灌汤包用的可是灌江羊!特别好吃的!”
纪炀跟林婉芸几乎同时挑眉。
灌江羊在汴京竟然早就成了招牌,不错不错。
“再来二十屉,带回给护卫们吃。”纪炀从灌江府带来的护卫们基本都是灌江府本地人,拿点家乡的美食不为过吧?
谁料那伙计竟然一仰头,骄傲道:“这位客官,我们小店的包子一人只可买两笼屉,多了不卖!”
这竟然还骄傲起来?
行吧。
伙计解释:“灌江羊太难买了,要是哪家敢说自己不限量供应,必然是假货,你们可要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