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第2/2页)

农把式们还教给屯田兵一个连楚溪客都不知道的小窍门——

水稻收上一茬之后不要荒着,随便撒上一层红花草籽,既能防止杂草丛生,又能增添肥力。

“老话说得好,‘红花长一寸,抵得一层粪’,这草生下来就是报恩的,长在哪里,哪里的土地就受益。”

稻田的空窗期其实很短,像占城稻这种生长迅速的品种,放在江南一年甚至可以收三季。即便在平川,收完稻谷的地也不会闲着,秋季之后进入枯水期,还能种上油菜、菠菜、萝卜和大白菜。

就算水不退也没关系,那就种菖蒲,菖蒲喜水又耐寒,是最好的家兔草料,鸭子也爱吃。

农把式们随口一个小技巧,就让屯田兵们受益无穷,楚溪客偶尔听来一两句,也会认真地记到小本本上。

传播农具的事则由大司农负责。

不知道他是如何操作的,各州府收到图纸后,默契地没有提楚溪客的名字,只是十分一致地把打谷机和脱壳机命名为“平川机”。

不久后,楚溪客便收到了来自各地的稻谷种子、小麦种子和牧草种子。大大小小的种子袋上,往往附带类似的话:“良田万顷,不如一穗垂头,遥拜殿下,静候佳音。”

一时间,全大昭的农官们都在远远地望着平川,等待他们培育出更加高产、更加沉甸甸的谷穗。

楚溪客虽然做这件事不求回报,但能有这样的反馈,心里还是温暖的。

***

楚溪客做了一顿“全米宴”,用的就是那些淘汰下来、不能作为种子的大米。

有最朴素的蒸米饭,微微泛黄,透着自然的米香,也有的加了熏制的腊肉,肉香渗入米饭,米香混着肉香……

还有的加了天竺而来的奇特香料,做成咖喱拌饭,有人一口沦陷,也有人敬而远之……

更少不了楚溪客最爱的竹筒饭、用料十足的大饭包,以及加了芝麻粒和紫菜碎的小饭团……

这顿饭,楚溪客不是做给达官显贵吃的,而是用来犒劳那些辛苦了数月的农官和屯田兵。

许多人是生平头一次吃到大米,甚至有人不知道是像粟米粥那样用勺子舀,还是用手抓;还有人小心翼翼地把分到手里的饭团装起来,想要拿给家里的娃娃吃。

有人一边吃一边感叹,倘若全天下的人都能吃上稻米就好了;更多的人默默地下定决心,来年要好好干活,更加用心,种出更多更大的谷穗。

楚溪客喝了二两酒,情绪有些激动,端着酒盏,情不自禁地说起来——

“有一位伟大的老人家曾经做过一个梦,总有一天水稻会长成树那么高,我们可以坐在禾下乘凉;总有一天世上将不再有饥饿,人人都能吃饱饭……这并不容易,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完成,我们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环,但每个参与者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