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2/2页)
可是,很多百姓都不识字啊!难不成要专门安排一个人走街串巷地念吗?还是重启“平康坊大妈计划”?
倒也不是不行,只是现在“大妈”们都成了楚记的核心成员,有着各自负责的岗位,突然把她们调出来做这种事,还挺浪费的。
其实,楚溪客并不确定他这个“平川王”的头衔公信力还剩多少,就算满大街贴告示,有几个人会看,看的人中又有几个愿意相信?
“如果有电视就好了,来个新闻联播或今日说法,一日三餐循环播放,看的人多了自然而然就传播开来了。”
“歌谣、小令、打油诗,都是百姓们容易理解的方式。”姜纾道,“或者参军戏也不错,崽崽不是很喜欢吗?”
楚溪客眼睛一亮:“我想到办法了!”
***
三天后……
“你看过了吗?”
“我都看三遍了!”
“我也看三遍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嘛!我早就跟你说,那天我就在棉田,凡是踏踏实实做事的,哪一个被赶走了?”
“害,我这不是吓怕了嘛!”
“对了,今日是不是轮到东二区演了?我想再看一遍。”
“一起一起,我也要再去瞅瞅!”
“……”
两个人一路说着话,脚下不停,直奔东二区,生怕去晚了就占不到位置了。
平川城,东二区。
十字街口原本就有个用来观看演出、举行活动的“文化广场”,这时候刚好利用起来,搭上舞台,演起了改良版的“参军戏”。
这个时代正宗的参军戏更像双人相声,一唱一和间讽喻时事。
楚溪客为了更好地展现当时的情形,利用参军戏这个壳子,排了一出小品,在符合事实逻辑的前提下,有包袱,有泪点,还有新奇的舞台设计和服装搭配,加上演员生动的表演,一下子就吸引了百姓们的目光。
只演了一场,就轰动了平川城的大街小巷。
第一场,百姓们只是瞧热闹,谈论的话题也是围绕在这种新奇的形式上;第二场,楚溪客安排的“水军”上场了,开始把众人的关注点引到内容上。
演到第三场,便有“自来水”出现了。
最初是那日亲眼见证了棉田事件的采棉人。前段时间气氛紧张,人人自危,谁都不敢出面说话。
这时候,借着参军戏的由头,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当时我就在现场”,顿时就能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过去。
原本默默无闻的人,陡然间成为人群中的焦点,谁不羡慕呢?于是,越来越多的亲历者站出来,还原了当日的情形。
这下,百姓们才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幕后黑手不甘心,依旧暗中散播“不过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全家就被赶走”的恐慌。
紧接着,楚溪客就颁布了一则诏令——
首先说明,只要拿到平川户籍就人人平等,并没有什么“新平川人”、“老平川人”的区别。
其次,明确列出做出哪些事才会被取消户籍,彻底消除百姓们的恐慌情绪。
这下,再有人说“指不定哪天就轮到你们家了”,百姓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回怼:“我家一不卖国,二不泄密,小偷小摸都不会,担心个锤子哦!”
当这种积极的情绪在百姓中蔓延开来,贺兰康手下的特种兵方才使出雷霆手段。
那些躲在暗处搅弄风云的长安细作一个个被揪出来,捆起来游街示众。
之所以会游街,就是为了让百姓们看清楚,这些他们曾经的“好邻居”、“好兄弟”,打着为他们好的旗号给他们出谋划策,其实只是为了利用他们而已。
不知道多少人幡然醒悟,庆幸自己没有着了歹人的道,更多的人相互告诫,可不能再傻乎乎地被人利用。
历经此事,平川百姓的防范意识嗖地一下拔高了一大截。
《棉田记》还在上演,不过,已经从原本单纯的“说明真相”渐渐演化成了真正有血有肉有温情的故事,还是连续不断的折子戏。
百姓们也渐渐知道了他们关心的那些人物的结局。
比如,那位做事稳妥又富有同情心的书记官,后来被平川王殿下推荐到户部,从一个九品小吏一跃成为天子近臣。
甚至,多年以后《棉田记》继续上演,这位彼时的小吏已然在金銮殿上位列首辅。
还有那个父亲战死,母亲改嫁,和祖母相依为命的采棉小童,因为平川王殿下一句“草棚中缺个添水的”,书记官便理解了其中的言外之意,把那个瘦弱的孩子提拔为“添水小工”。
这位“添水小工”见识到了平川军的威武,从此立志成为大将军,多年之后,他真的做到了。并且,他还主动放弃了去长安做大官的机会,一生都驻守在平川城,护佑着这方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