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行(第2/2页)
宋雄笑道:“寇兄可知现在的泉州、广州是什么光景?”
寇湘微微摇头,说道:“只是听说发展的不错。”
他主要负责刑法事务,并不涉及内政,对于经济方面的事情,只有耳闻,不知详情。
宋雄放下手中酒杯,以手比划了一下:“八个字,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他带着几分激昂的说道:“陛下对南海的布局,实属高瞻远瞩。我朝商船往来于南海各国之间,以我们的高端产物换取他们廉价货物,赚得是盆满钵盈,南海所有利润皆在我朝掌控之下。具体数字,某并不清楚,不过照我估计,整个江南这些年上缴的赋税,直追除京畿地以外,大虞赋税的总和。”
寇湘惊得是目瞪口呆:“此言过了吧!”
宋雄道:“毫不为过。”
身为进奏院的一把手,宋雄经过这些年的历练,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来称呼,毫不夸张。
进奏院除了保证,还有一个任务,接待南北进京述职的官员。
这天南地北的官员聚在一处,谈论他们本地事实。
没有人比他们更加了解自己所管辖之地的事物,宋雄每日与他们接触往来。北到云中,南达交趾,东临东海,西至凉州。若说见识之广,汴京文武百官鲜有人比得上宋雄的。
宋雄能够通过接触各方官员面,了解大虞朝廷四方情况,其中自然包括经济。
江南的发展情况,宋雄虽不在其位,脑中却有一个大概印象。
“寇兄当知昔年黄巢在广州屠戮十万胡商之事。”
寇湘道:“知道,广州通海夷道的通畅,致使西方胡商齐聚广州,为当时朝廷带来了丰厚利润。但因数量太多,渐渐生出动荡,与黄巢发生了冲突,最终覆灭。”
宋雄问道:“那寇兄可曾想过为何会有十万胡商齐聚广州?”
寇湘理所当然地道:“商人逐利,自是有利可图。”
宋雄微微摇头道:“寇兄高洁,看不上商人逐利,却不知这利润能让朝廷更加强大,让天下读书人有更好的读书环境,让百姓更加富足……”
寇湘道:“某并无此意。”
他有些纠结,其实不只是他,很多庙堂上的文人都陷入了纠结。
士农工商,老祖宗定下的规矩。
重农轻商是之前历朝历代的铁律。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商人的存在价值意义开始为世人所接受。
就连郭荣,早年为了补贴家用也去当过一阵子的商人,贩卖过茶叶。
在唐末商人之子已经允许科考了。
大多数人都重新认识商人存在的价值意义,如宋雄这种开明的,完全接受。
寇湘这类思想顽固的,难免有那么点点不适应,但他们也承认商人确实能够带动经济,促进国家的强大。
宋雄也不点破,只是道:“华夏素来轻商,并未真正意识到十万胡商齐聚广州这背后巨大的利润。华夏自古以来皆以天朝上国自持,欢迎他国远来贸易,自身却鲜有大商走出去。陛下高瞻远瞩,他在南海采取了主动贸易的手段,将近海利润接收为己用。为此西方的胡商还闹过,说什么于民争利。让泉州刺史符昭信逐出了泉州……事情还传到了陛下耳中。陛下直接下令,让南海诸国不得与其通商,还命南海水军对方不在护航之内。整个南海,无敢不从。”
“陛下此去北征两载,朝廷多路并进,何故国内经济不大受影响?便是得江南、南海诸国支助。”
“交趾地处偏远,可交趾的叫什么来着,对,红河三角洲……还是陛下给取的名。那是一块未打磨的璞玉,俶宝若贬至此处,大有可为。至于崖州,不及交趾,却也极有潜力。就看俶宝能不能再次把握机会。”
寇湘举杯叹服道:“听兄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宋雄打趣道:“朝廷前途似锦,未必全是好事。也不知此生能不能攒够一套房的钱……”
很多时候,现代人头疼的东西,古人一样头疼。
宋雄深得罗幼度器重,自他登基以后,宋雄就为州府一把手,后来调到汴京掌管进奏院,也是一个极好的职位。
罗幼度给官员的俸禄可比朱洪武大方的多,采用高薪养廉,严惩贪腐的态度做法来避免贪腐。
贪腐是无可避免的,可一旦贪腐的代价与利益不对等,就能相对减少贪腐的出现。
不过就算高薪,在汴京,宋雄一样买不起房。
大虞汴京比不上宋朝以天下养一城的繁华,但是大虞威扬四方。
寇湘说道:“迁都便好了!现在出城一探,来去路不长,得走大半日,有车马都快不了……”
对于汴京的拥堵,他也是深受其害。
宋雄心中一动,问道:“寇兄可知详细迁都时间?某得让人先一步去洛阳瞧瞧宅子。某算是明白了,这买房越早越好,要是晚了。这涨的钱,都得超过积攒的钱。”
迁都洛阳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寇湘调离开封府,执掌大理寺,就是为迁都作准备。
开封是汴京、汴梁的另外一个称呼。
迁都洛阳,自然不能将开封府一起搬走,重新授予大理寺因有的地位,削弱开封府的权势就是前兆。
宋雄在庙堂的地位比不上寇湘,细节方面知道的不详细。
寇湘道:“详细情况某也不了解,不是年底,就是年后。”
宋雄笑道:“那得快些去洛阳看看,就现在朝廷的发展势头,要不了数载,洛阳必将超越昔年长安。得在这之前,住上自己的屋子。”
言语之间,对于大虞朝廷的未来,充满了向往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