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杀猪不吃大骨头哪能行呢?墩墩给老太太准备的寿礼!(第2/3页)

猪皮中富含胶质,只要把煮透,就能把肉块粘合起来。

要是想让口感更加多变一些,可以在焖子中加一层猪耳朵,熬猪皮的时候顺便放点蹄筋进去。

这样吃起来,不仅有猪耳朵的脆感,同时也能吃到柔韧耐嚼的蹄筋,喜欢喝酒的人,会对这道菜爱得不行。

林旭啃了两块骨头,去厨房将那一箱猪皮搬出来,用温水浸泡一下。

开化后清洗一遍,再放进热水中焯烫一遍,这样做是为了去除肉皮上的杂质,同时也为了让毛茬凸显出来。

买的成品猪皮全都来自屠宰场,这些用机器设备刮的猪皮,基本上都会把毛茬留在毛孔呢。

如果直接拿来做菜,毛茬会凸出来,吃到嘴里甚至还会有扎扎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就得先把猪皮烫一下,让猪皮收缩,毛茬显现出来,等毛茬清理干净再进行烹制,就不会有扎嘴的感觉了。

很快,水烧开,用勺子撇去浮沫,又煮了两三分钟,约莫猪皮已经被煮透,林旭用漏勺捞出来。

先在冷水中过一遍,接着拿出来用喷枪燎皮。

燎好再次放进清水中,里面加点蹄筋和增加胶质的鸡爪,放入葱段姜片,再放点食盐、黄酒等调味品,开始熬煮。

外面,锅里的大骨头已经捞出来,大家一起动手,正在拆骨头。

这些拆骨肉会留下一部分,中午切成丝回锅热一下,再跟酸辣爽口的凉拌粉皮掺在一起,上桌。

北方很多地方都有熟肉丝拌凉粉皮的菜品。

东北叫大拉皮,中原这边叫带底,京城叫肉丝粉皮,名字不一样,但做法都大同小异。

接下来,大家各忙各的,切肉的、剁馅的、择菜的、打下手清洗食材的,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为老太太的寿宴做准备。

林老太太跟往常一样,吃了一碗饭和一个白水煮蛋,然后便出去遛弯。

对她来说,寿宴什么的其实无所谓,只要子女后代一个个平安健康,有工作有奔头,这比什么档次的寿宴都让人欣慰。

猪皮煮好,林旭将锅端到一边。

先将猪皮捞出来盛到盆里,再用漏勺将锅里的葱姜以及煮烂的鸡爪全都捞出来,除了蹄筋之外,其它全都弃之不用。

将这些肉汤倒进拆骨肉中,撒一些五香粉、胡椒粉、食盐等调味品,搅拌均匀,让肉汤和调料把肉包裹起来。

然后拿来一个做豆腐用的木质托盘,底部垫上一块超大的干净白布,铺上一层猪皮,再将拌好的拆骨肉铺上去,铺平整。

接着把剩余的猪皮盖在上面,白布叠上去,系紧,放上重物开始挤压,让拆骨头和猪皮中的缝隙变小。

再利用胶质降温后凝固的原理,让猪皮和猪肉凝固在一起。

“旭宝,这肉啥时候可以吃啊?”

“明天吧,晚上过一夜凝固得更好,明天早上就能吃了。”

林旭说完,压上一块石板,便来到库坑旁边,开始生火,为烧猪做准备。

整整一上午,他都没闲着。

先做烧猪,猪皮燎一下之后,用松肉器把猪皮表面全都扎满小孔,让皮下脂肪能够滴落出来。

接着挂进炉坑中,开始做烧肉。

忙完烧猪,他又和面开始做寿桃,另外红烧鲤鱼、剁椒鱼头、干炸鱼块、生焗鱼腩等菜品,也得准备。

亲戚们来得很早,大姑林红新给老太太做了身身衣服,二姑林红霞利用上班时间,偷偷给老太太纳鞋底,做了双老布鞋。

两个女儿的礼物都不算贵重,甚至还有些寒酸。

但林老太太却高兴得合不拢嘴,尤其是小女儿亲手做的老布鞋,捧在手里都舍不得穿了。

“奶奶,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是我和旭宝给您准备的礼物。”

沈佳悦很清楚自己的动手能力没有大姑二姑强,所以走了氪金路线,给老太太买了根野山参,价格不便宜,陈美娟还生怕两人被骗了。

不过林旭有鉴别之眼在,想在食材方面骗他,难度不亚于国足捧起大力神杯。

大家各自奉上礼物后,便来到厨房门口,开始跟着林旭学寿桃的做法。

今天为了方便教学,林旭特意在院子里支了张大桌子,这样大家看得更真切,同时也不会耽误厨房的正常运转。

“做寿桃其实很简单,外面的面足够硬,支撑的模具耐高温就行了,只要能在烤箱里定型,就能组合成一个大寿桃。”

寿桃的难点在于大寿桃的制作,解决了这个问题,剩下的问题都不大。

甚至哪怕不像桃子呢,只要上色时用点心,尽量像真桃子靠拢,照样能做出来让技惊四座的大寿桃。

寿桃做好,烧猪也已经烤好。

林旭将猪调出来,放在案板上开始斩切。

站切好装到盘子里,再配上蘸的白糖以及酱汁,一道让无数岭南人魂牵梦萦的脆皮烧猪就正式做成。

他忙活的时候,石文明等人也将其它菜品准备妥当。

五大桌菜上得差不多时,开席。

林旭和沈佳悦端着大寿桃来到主桌前,将寿桃摆到餐桌正中间,陈燕在后面举着手持云台拍摄,记录着这温馨的一刻。

林老太太抱着墩墩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的大桃子格外高兴。

“真是辛苦我乖孙了,做这么大的桃子,快打开给大家尝尝。”

按说这一步应该是寿星来做,但老太太抱着墩墩不撒手,林旭只得下手,将面前的大桃子分开。

里面盛满了小桃子,他一盘一盘装好,分到了别的桌上。

刚端上来,亲戚们就开始抢了。

这不是他们嘴馋或者没见过世面,而是寿桃代表着寿星的福分,大家越抢,寿星的福分就越多,子孙后代也越旺盛。

“小宝贝,别人都给我送礼物了,你有没有给太奶奶准备生日礼物啊?”

林老太太抱着墩墩,笑着问了它一句。

原本就是心里高兴,调侃一下这个小宝贝,谁知墩墩歪着脑袋想了想,随即伸出爪子,在老太太腿上、腰上、颈椎等部位都点了一遍。

老太太笑着问道:

“你咋知道太奶奶这里不舒服啊?跟个小神医一样。”

当了一辈子教师,林老太太也有着这一行的职业病,比如因为久站带来点腰腿疼,比如长期伏案导致的颈椎问题。

这些都是老毛病了,她也没在意。

但现在墩墩居然准确的点了出来,让老太太觉得很神奇,连夸怀中的小宝贝是个神医。

墩墩得意的甩了甩尾巴,又亲昵的蹭了蹭老太太。

坐在对面的陈燕轻轻一撇嘴:

“这小家伙跟我可没这么亲,回头还得收拾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