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2/3页)
族长以及一众族老都下意识地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望向了皇宫的方向,即便从他们此刻的位置,也根本看不到皇宫。
族长差点没掐了自己一把,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转头再看向萧燕飞红扑扑的小脸,族长觉得自己几乎无法正视她了。
狠,这是真狠。
这丫头是要把她亲生父亲往死路里推啊!
萧燕飞又收回团扇,悠然扇了两下,脸上始终漾着一抹清浅的微笑。
“伯祖父对萧家的良苦用心,族人们必是会看在眼里的。”她云淡风轻地直视着族长晦暗不明的眼眸。
可族长根本就笑不出来,疲惫无力地问道:“燕飞,非要这样吗?”
族长心里清楚地知道,他根本没有别的选择,却又忍不住勉力一试,希望萧燕飞能改变主意。
萧燕飞脸上的笑意深了三分:“乾元十年,李澄犯了谋叛之罪,被先帝下旨夷三族,其余六族流放边关,女眷入贱籍。”
族长与几位族老们的脸色愈来愈难看。
顿了一下,萧燕飞徐徐环视几人,道:“伯祖父觉得,李氏族人当时想不想和李澄脱离关系,以保性命?”
“……”族长沉默了。
当年李澄在南境因为不敌,主动开城门投降,成了降将,这是大景的耻辱,彼时先帝雷霆震怒,下旨夷李氏三族。
李澄三族的男丁在菜市口被一一斩首,据说当时血流成河,那里的血腥味更是弥漫了月余才消散。
李氏族人又何尝会想死!?
想起这段几乎快被遗忘的往事,族长的心情也觉得压抑,面色苍白,如枯枝般的手指在体侧轻颤不已。
萧燕飞说完后,也不管族长和那些族老们什么反应,就径直往盈福居的大堂里走。
跨过大堂高高的门槛后,萧燕飞又蓦地驻足,回首淡淡一笑。
精致的眉眼微弯,如新月般清亮皎洁,带着一丝灵动的狡黠以及恣意的飞扬。
这娇艳明丽的笑容落在族长的眼里,只觉心里发寒。
只这么一笑,萧燕飞就又回过头,继续往盈福居里面走去。
“表姑娘,里边请。”盈福居的小二甩着块长长的白巾,热情地迎了上来。
盈福居是殷家的产业,因此小二也认得萧燕飞,言辞之间除了热情外,还透着股亲热劲:“郡主与顾姑娘已经到了,就在二楼的梅间。”
“把你们拿手的点心、蜜饯和果子露全上一份。”萧燕飞一边走,一边吩咐道。
那小二唯唯应诺。
盈福居外,族长与族老们齐齐地望着萧燕飞的背影,一个个如丧考妣。
那歪胡子族老甚至烦躁地在原地转了个圈,粗声问道:“大堂哥,怎么办?”
“这丫头真是狡猾!”另一个三角眼的族老气急败坏地跺了跺脚。
其他几个族老也全都眉宇深锁。
他们之前就打算好了,这件事最是由萧燕飞来做领头人,是她想大义灭亲,决心将她祖父、父亲除族,而族里是拗不过她,才不得不同意。
可结果,萧燕飞这丫头片子狡猾得跟狐狸似的,完全不搭话,反而想逼族中当这个出头的恶人。
“燕燕,你可来了!你再不来,我都想去五里亭找你了。”
二楼某间雅座的一扇窗户后,探出了两张年轻娇美的面庞,其中一个头戴赤金红宝石鸾凤发钗的少女娇滴滴地对着萧燕飞唤着。
另一个梳着双丫髻斜插碧玉簪的少女也对着大堂的萧燕飞轻快地挥了挥手,眉目含笑。
歪胡子族老抬眼望着雅座中的这两个少女,双眸瞪大:“刚刚萧燕飞那丫头说什么?”
“我好像记得,她说,她约了郡主和顾家姑娘?”
另外几位族老点了点头,就看着大堂中央的萧燕飞抬手向着二楼的宁舒与顾悦挥了挥:“来了来了。”
她说话的语气轻快随意,难掩亲昵,而非恭敬。
这丫头竟然与堂堂郡主这般亲近,与顾非池的妹妹也走得很近……
“走!”
后方突然响起了族长铿锵有力的声音,颇有种一锤定音的气势。
“去哪儿?”三角眼族老愕然问道。
“敲登闻鼓。”族长断然道,眸中迸射出坚定之色。
歪胡子族老咽了咽口水,心里仍有几分犹豫:“真要去?”
“去。”族长沉重地点了点头。
不过这短短几句话的功夫,他一度混乱纠结的眼神沉淀了下来,徐徐环视众人。
族长语气冷静地又道:“萧衍已经完了,不能让他连累我们全族。”
“燕飞那丫头将来是要嫁进卫国公府的,看她与顾家姑娘这般亲热,也就是说,卫国公府那边对这桩婚事并不排斥。”
“而且,她还与郡主交好。”
“她这一房才是我们萧家未来的希望。”
既然萧燕飞要让萧烨以“三代归宗”的名义,回归萧氏一族,那他们就是一家人。
一荣俱荣。
“大堂哥说得对,既然要做,这件事就得做得漂亮点。”歪胡子族老一拍大腿,咬牙道,“为了萧家!”
族长以及其他几位族老的老眼中都绽放出灼灼的光芒。
族长又说了一句“走”,他们几人上了两辆马车,不一会儿,两辆马车一前一后地沿着北大街往皇宫方向疾驰而去。
二楼的雅座中,一道似笑非笑的目光望着这两辆马车渐行渐远,那把团扇自窗口探出,随意地扇了两下。
知秋从盈富居大门走出,回头与楼上的萧燕飞对视了一眼,立刻翻身上了马,耳边隐约听到窗口传出小郡主清脆中略带几分急躁的声音:“燕燕,快说说,后来呢?”
知秋利落地一夹马腹,策马朝族长他们的马车追了过去,不急不燥,根本就不怕把人追丢了,毕竟她很确信他们的目的地。
穿过八九条街道,路上愈来愈热闹,人流川息不止,知秋抬眼望去,遥遥地看到了正前方的承天门。
路上往来的百姓一个个面露异彩,四下都有人在说承恩公叛国的事,斥承恩公乃奸佞,唏嘘谢家满门英烈,死得悲壮……
“咚!咚!咚!”
道路的尽头隐约传来了一阵阵的擂鼓声,知秋勾唇,继续往皇宫的方向驰去。
街上的那些路人也大都好奇地闻声望去,前方的人群渐渐嘈杂,有人在激动地拔高嗓门喊着:“登闻鼓被敲响了!”
登闻鼓被设在皇宫的长安右门边,任何人只要敲响登闻鼓,便意味着要告御状,求皇帝亲审,而这御状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告的,若是一介白身,第一关便是要廷杖三十。
“老大媳妇,这京城的登闻鼓已经二十几年没有敲响过了吧?”路边,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兴致勃勃地与自己的儿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