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乱世出英雄(第2/3页)

“这种国家大事,也不是我们这些人就能商谈决定的,我认为,陛下应当召集大臣们,一同来商议这件事,或者,单独召见他们,一一来询问。”

刘长摇着头,“朕已经提了几次,大臣们都没有什么好的意见。”

“陛下,臣想起一件事来。”

“你说。”

“先前太尉重组三军,需要布帛为大小令旗,令我往少府取,少府令说要等七日方能做成,不肯与我,奈何太尉要的急,几次派人催促,称要以军法处置,少府令便想出办法,令人带布帛往百姓之家,以钱令妇制旗,数百户同制,一日乃成。”

周亚夫认真的说起了这件事。

刘长若有所思的问道:“你的意思是……只要朕逼得够紧,群臣就能想出办法来?”

周亚夫摇了摇头。

“臣只是想说,少府令这个人,非常能干,就是懒惰成性,不肯做事,您只要逼迫他,他就一定能想出办法来!”

夏侯灶却很不服气,“陛下,其实我也有很好的办法,绝对可以让您拥有很多的贤才,而且绝对不逊色与萧相,留侯他们……”

“好了,吃你的肉!”

刘长大手一挥,决定安心跟群贤们吃喝。

夏侯灶忍不住对身边的卢他之抱怨道:“陛下居然不知道礼贤下士的道理!”

卢他之一愣,放下了手里的羊肉,对着夏侯灶微微一笑。

你开心就好。

樊哙却很是好奇,趁着众人吃饭的时候,他悄悄坐在了夏侯灶的身边,问道:“你倒是给我说说,你那个好想法到底是什么?”

夏侯灶得意的说道:“你是个识人的!我问你,高皇帝之时,为什么贤才就那么多呢?”

“我不知道。”

“那是因为正逢乱世,他们会经历各种锻炼,故而人才辈出,不然,我阿父还在养马,你阿父还在杀猪……你说对不对?”

“你说的有道理!”

“所以啊……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各诸侯王们带着军队互相打仗,只要他们打起来,将现在的盛世变成乱世……”

“好了,你吃饭吧!”

群贤们吃饱喝足,便开始高歌起舞,喝的上头了,便驾车外出,准备在城外狂奔,这么一伙人在长安里,简直就是无法无天,就是张释之对他们都是无可奈何,就在他们的车架冲出长安的时候,从远处行驶而来的一辆车,却注意到了他们。

晁错皱着眉头,看着远处那些飞奔而去,甚至不走在道路上,直接翻山越岭就消失在远处的战车,不悦的质问道:“什么人敢在长安这么横行霸道呢?”

“这是陛下的车。”

晁错恍然大悟。

他在接到刘长的命令之后,就从南越国开始往长安走,也不知走了多少时日,总算是来到了长安,看着远处那些消失的战车,晁错笑了笑,说道:“陛下登基之后,仍然是这般的好武,这是大汉之幸啊,若不是这样,陛下能击败匈奴这样的强敌,给大汉以安宁嘛?真雄主也!!”

城门校尉瞥了他一眼,好嘛,又来了一个申不害的门徒。

可晁错随即皱着眉头,又说道;“只是,其余众人又怎么能跟随陛下做这样的事情呢?陛下可以做的,他们却不能做!也不该去做!他们这样的行为,就该斩首,来告诫其余的人!”

城门校尉又愣了一下,哦,搞错了,原来是慎到的门徒啊。

晁错摇着头,“大汉的律法明确的规定,不许在城内纵车,在城外三里之内不得飞驰,不得偏离道路,您作为城门校尉却没能拦下陛下,没有去劝谏陛下,甚至还纵容那些人跟着陛下一同违背律法,这怎么能行呢?若是国中权贵都不遵从律法,您又不能尽到自己的职责,其余人又怎么会履行呢?”

城门校尉这下确定了。

这厮不是申派,不是商派,不是慎派,这是韩非的门徒啊!!!

晁错进了城,也没有去休息,直接来到了皇宫门口,等待着陛下回来。

只是,刘长在城外玩了一整天之后,却没有回皇宫,反而是来到了张苍的府邸。

“师父!!!”

“哈哈哈,来,你拿着!这都是朕今日的猎物!”

刘长将车上的猎物丢给了周围的家臣们,让他们去收拾干净。

这些人有些茫然的看着手里的猎物,这獐和野鸡,野兔也就算了,可是这羊……您是从那里猎的??难不成大汉的上林苑里还能找到羊???

张苍笑呵呵的看着刘长,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

刘长看了看周围,说道:“师父,朕可得提醒你一句,你这家臣的数量可是严重超标了,朕的新律规定好了,您的爵位,只能留下八个家臣,您这规模都已经有三四十个了吧??”

张苍摇着头,“这不是我的家臣,那些都是我的儿子。”

“哦,那没事了。”

“你怎么忽然来我这里了?”

“格外想念师父,就特意前来了。”

张苍对这话是一点都不信,这厮定然是憋着什么坏水呢,刘长此刻也是有些为难,若是其他大臣,他直接掐着脖子,就让对方拿出好办法了,想不出办法就扭断他的脖子,可这毕竟是他的老师,这么做实在是有一点点的不合适。

而言语的恐吓吧,张苍又不会放在眼里,这厮身为大儒,完全就是流氓本性,根本不在意那些恐吓。

刘长也不知该如何下手,两人就开始聊起家常。

“我的孩子虽然没有您的多,不过也要诞生新的子嗣了。”

“朕的妃子雍娥,即将临盆,但愿是个女儿……”

张苍点了点头,问道:“名字可取好了?”

“还没有取……老师学问高深,不如帮我取一个?”

张苍想了片刻,认真的说道:“德音无良,良者,善也,不如取名为良,无论是男是女,都能用,陛下觉得呢?”

“良?刘良?好啊!就叫良!”

刘长拍了拍手,忽然反应过来,问道:“师父,你不会是因为留侯的缘故,才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吧?”

张苍严肃的说道:“为师怎么会是这般的人呢?我向来敬仰留侯,留侯之名善也,取作皇子之名,多好啊!老夫有个儿子,也叫良,我所赞赏的就是这个字,这跟留侯有什么关系呢?”

“啊??您的儿子叫良??那不就跟留侯同姓名了吗??”

“咳咳,我儿子颇多,纵然有同名,也不值得惊叹。”

刘长点着头,随即一脸苦涩的说道:“师父啊……如今大汉各处都缺少官吏,朕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想来想去,只能是想到您,您是朕的老师……朕自幼就跟随在您的身边……唉,如今朕是茶饭不思,整日都在想这件事……肉也吃不下去,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