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 横跳(第2/2页)
杨维聪叹道:“岂不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有人扯杨维聪的衣服,但杨维聪却很执拗。
其实杨维聪也想投靠杨慎这棵大树,但问题是他自己也看出来了,这两年并不受杨慎待见,这时候他为何不能自立山头呢?
余承勋道:“我看用修说得有道理,京师中刊印书籍,公然议论朝事,这本身已犯了忌讳,不能因为有人站在我们立场上,就包庇纵容,应该一视同仁,如此方显得吾等并无立场上的偏颇。
“议礼的事以我等出面,难有成果,应当与朝中有份量的大臣商议后再做定策,共同进退……用修的立场诸位难道还不清楚吗?他这是以自己的血肉和仕途前景,做了先驱,现在让我们知晓只有稳扎稳打才有胜算,我等应该支持他才对。”
“嗯。”
在场大多数人都见风使舵。
他们本来就不想在大礼议的问题上过于激进,都是被胁迫不得不如此,现在眼见挑头的先退缩了,反而觉得更好。
只有几个抱有一定政治目的的人,才觉得杨慎如此做是一种投降和妥协,对杨慎有几分不满,但因为主要舆论都站在杨慎一边,那些有意见的人也就只能暂时选择隐忍。
……
……
联名参劾京师刊印议礼书籍者一事,办得很顺利。
朱浩挑头,杨慎发动翰林院的人,一下征集到七八十人联名,就算是先前反对意见很重的杨维聪等人,也一并联名。
杨慎把联好名的奏疏交给朱浩时,跟朱浩做了私下沟通。
朱浩问道:“现在翰林院中,没有对你不利的风闻起来吧?”
“没有。”
杨慎摇头道,“其实我也担心,要是陛下暗中散播一些消息,说是我跟他们做了什么不当的交换……”
朱浩叹道:“无论如何,等你升侍讲学士的时候,还是会有非议声起来,不过怕什么呢?只要我们在议礼事上大的方向不变,别也只会妄自揣度,根本成不了气候。”
杨慎听到这里,心里好受了些。
杨慎道:“说来也是,陛下为何不想让我直接加入到议礼一方呢?”
朱浩笑道:“用修兄,你这是在言笑吗?你不会真的这么没原则吧?”
“当然不会。”
杨慎道,“只是陛下让我暂缓议礼,却给了如此丰厚的条件,我怎么都想不明白……我在整盘计划中,真的有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