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他们懂 嬴政:绝不承认是眼馋羡慕了……(第2/3页)

就算打心底里认为要恭敬孝顺,可某一时刻,难道就真的没有其他想法过??

恐怕谁都不敢如此说。

但她们不敢表现出来,不敢明目张胆的去说什么,毕竟这是不对的,为人妻如此,是要被人拿捏住话柄去说事的!

可《女诫》,甚至是那“女四书”,在天幕,在后世之人眼中是不值得提倡的,这才是不对也不正确的……

心中本就有一丝缝隙想法在,这一听下来,岂不是又被撬动了几分?

【为什么《女诫》听下来,维持家庭和睦,好像最主要是靠女子?】

【班昭在“训女”的时候,难道就没想想丈夫,公婆和叔妹要怎么做?就一味要求女性要如何如何??】

【可真是会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所以即使和女性无关,是丈夫做的不好,是公婆有失公允,是叔妹刻意针对,身为妻子,媳妇,嫂嫂等,也要打碎牙齿混血吞,逆来顺受,曲意顺从?那这究竟是娶了个正妻过去?还是买了个姬妾过去?怕是连姬妾都不如吧?!】

【要么就公平一点,既然要求女子如何做,那也出个《男德》,《公婆德行》,《叔妹规矩》好了,这样一来,岂不是家家户户都异常和睦,不会出现半点问题了?!】

【啧啧,整天要求女子如何如何,却不说其他人如何如何,这究竟是何用意,可真是昭然若揭啊。】

【无论班昭本意如何,这一个《女诫》,可真是被利用个彻底,甚至连女性思想都荼毒不浅!】

【而又岂止是荼毒了女性思想行为等,就像先前视频说的“裹小脚”危害,诸如《女诫》之类,禁锢和约束女子的思想篇章等等,其表面看只是给女性上了道层层枷锁,殊不知这层层枷锁之下,是对社会国家更深的危害!】

东汉邓绥临朝称制期间——

班昭闻此言,又是狠狠一震,满目惊惧。

她不过是写了一篇《女诫》,竟是会危害社会与国家?!

这怎么可能?!

【不过在讲具体危害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像《女诫》这类对女子的“教导”篇章等,对后世的影响究竟有多离谱,顺便看看那些男人们,又是如何利用这些禁锢和约束女子思想观念的“枷锁”的——】

【如元朝有一杂剧——《临江驿潇湘夜雨》】

【其内容讲的是——有一位名叫崔通的书生,在探望伯父崔文远时,和与父失散,然后被崔文远收养为义女的翠鸾相遇,从而对其一见钟情,最后由伯父作主结为夫妻。】

【紧接着,崔通赴京赶考,幸运的中了状元。】

【但在这之后,他却背亲忘旧,另攀高门,娶了主考官赵礼部之女为妻,授官秦川县令。】

【那翠鸾寻夫至秦川,可结果崔通不但不相认,反而诬蔑翠鸾是逃婢。

而后在将其严刑拷打后,还刺配沙门岛,并吩咐解差于途中将她害死。】

“负心汉!”

“这不是负心汉是什么?!竟是还要将翠鸾害死?!”

“这崔通简直太狠毒了!”

有众多女子不禁感同身受,怒骂起了崔通,又迫不及待想知道接下来会是如何——

【在发配途中,翠鸾行至潇湘地界,夜宿临江驿站。

当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雨,于是在这种凄风苦雨中,翠鸾不禁悲从中来,向天哀鸣哭诉着自己的苦处,结果恰是此时,她竟是被歇宿孤馆,现已做了廉访使的父亲张天觉发觉,从而得到了解救。】

“太好了,翠鸾这是得救了!”

“她父亲竟是做了廉访使?那岂不是可以找崔通报仇了?”

【张天觉的确要为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也想要将崔通就地正法。】

【但是到最后,不止那崔通的伯父崔老汉为其说情,竟是连翠鸾都为其说情,于是张天觉只能赦免了崔通的罪过,不仅让翠鸾与崔通重新团圆,还在那试官之女脸上辞“泼妇”二字,使其沦为了使唤丫头。】

【嗯,真是好一个“大美满结局”啊。】

历朝历代下的众人:“……”

有那正常思维的,都不觉得这是什么大美满结局吧?!

那崔通可是要杀了翠鸾,还说那翠鸾是逃婢啊!并且还将翠鸾给严刑拷打,发配出去,这是人做的事情?

还有那翠鸾,最后怎么会……

【那翠鸾只有一个思想,就是《女诫》中所提到的——“一女不事二夫”,所幸崔通都回心转意了,为什么不原谅?】

【可我们再来看看崔通是怎么想的——】

【在试官提出要招崔通为婿时,他思忖道——“我伯父家那个女子,又不是亲养的,知他哪里讨来的?我要他做甚么?能可瞒昧神祇,不可坐失事机。”】

【而在崔通得知翠鸾是廉访使的女儿时,却又立刻告饶道——“小娘子,可怜见。可不道夫乃妇之天也。”

然后又后悔想——“我早知道是廉访使大人的小姐,认他做夫人岂不好也。”】

【再说那崔通也与试官之女有了三年夫妻之情,却仍是央求崔老汉为他求情,说道——“伯父,你与我劝一劝波。我如今情愿休了那媳妇,和小姐重做夫妻也。”】

【而翠鸾也与自己的父亲说——“这是孩儿终身之事。也曾想来,若杀了崔通,难道好教孩儿又招一个?”

她这是遵循“一女不事二夫”的古训,所以虽然“伤心切齿,怒气冲天”,可却仍要委曲求全!】

回心转意?!

这就是天幕说的回心转意?

这就是翠鸾说的原谅求情?

可真是……憋屈死她们!

为什么听到这里,竟更是憋屈了?!

【崔通薄情寡义,趋炎附势,狠辣无情,眼中哪里有情义,分明只有权势!】

【翠鸾可怜吗?可她也可悲可恨!最后竟是因为“一女不事二夫”的古训,于是只能委曲求全,然后将怒火发泄在无辜的试官之女身上,将其脸上刺字,让其沦为使唤丫头?!】

【一来对方并不知情,也是受到了蒙骗,二来最可恨的难道不是崔通?】

【连对方想要杀了自己,命人严刑拷打,发配出去这等行为都能原谅,这已经不是委曲求全了,而是低贱下等!原先有多可怜,现在就有多可笑,将自己的苦楚再负累到另一个女子身上,更是可恨可耻,恶心至极,此才是泼妇之行径!】

【而说到底,翠鸾能有如此想法,就是因为“一女不事二夫”的训诫!】

【于是崔通什么事也没有,翠鸾要委曲求全,而那毫不知情的试官之女,却要为此承受最终的苦果和悲惨命运!】

【殊不知,若是翠鸾没有遇到她父亲,她最后的命运又岂会比那试官之女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