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别给老娘逮住机会(第2/3页)
也有比较机灵的,见到难得和大官面对面的机会,立时把握住,凑到秦行朝面前,各种刷存在感。
秦行朝今天主打的就是一个亲民,所以也不拘是谁,都温温柔柔的说话。
于是伴着天下第一楼声名远播,秦大人高大威猛,但和善可亲的名声,也跟着传出去了。
袭红蕊收到这个消息后,差点笑出声。
为什么和秦行朝相关的话题,总有点迷之搞笑呢?
不过这样一来,他离宰相的位置,也更近了一步。
要是秦行朝当宰相,她就可以松一大口气了。
搞定完天下第一楼,接下来就是她的“技农工商衙”了。
该从哪个角度插入呢?
……
天下第一楼一瞬间,成了所有人的话题,每个人都很开心,除了那些书商。
大齐文风昌盛,书行是最赚钱的行当之一,以前都是日进斗金,坐收巨额财富。
现在一个天下第一楼,一个玉璋书局,直接把所有书商都干废了。
哪怕好不容易忽悠进来一个外地乡巴佬,门口的人也要自发的欠欠来一句:“你怎么还来这买书啊,天下第一楼可以免费看,就算要买也去玉璋书局啊,那的书比这便宜五六倍!”
只要一听这,所有人都会惊喜抬头:“真的吗?”
然后九头牛也拉不回地往外跑,只留掌柜的一人在那骂娘。
如果是平常人开的书局,他们肯定要联合起来,给这个绝了所有人财路的书局,一点颜色瞧瞧。
可玉璋书局,背靠的是如今风头最炽的宸妃娘娘和国公府,他们顶头上的人都未必弄得过,谁敢动这个手啊。
只能琢磨着,讨好玉璋书局的当家人,松松口。
或者琢磨一些暗地里的法子,从那些被召入宫印书的匠人手里,掏出那个印刷术的方法。
但问题是玉璋书局的书太有特色了,只要一用,肯定就会被发现。
一旦被检举出来,胳膊怎么拧的过大腿啊!
上天无路,下地无门的书商们,看着每天生意爆火的玉璋书局,只能恨恨地想:让你搞书籍降价,让你搞免费阅读,天下第一楼出来了,你们的生意也得受影响!
就如书商们所想,天下第一楼出来后,玉璋书局外面,果然退潮了一些,但也没太退潮。
天下第一楼虽然可以免费抄阅,但为了防止烛火不慎,烧毁藏书,晚上是不开的。
如此一来,重要书籍,当然是备在手边,时时翻看为要。
而玉璋书局的单册价格,比手抄书卖的价格,还要便宜点。
特别贫苦的学子,会去天下第一楼手抄,条件稍微好点的,就懒得费功夫了,直接从玉璋书局将主科买齐,太杂的直接在天下第一楼看,查缺补漏。
备考时间也是金钱啊,有抄书的时间,不如用来看更多的书,反正现在有条件了。
所以玉璋书局无论是主店还是分店,每天还是人来人往,几乎每个人进去的第一句都是:“掌柜的,书上齐了吗?”
掌柜的擦了一把汗,赶紧跑过来:“上齐了!上齐了!上齐了!”
“我说大爷们啊,天下第一楼都开了,也别总揪着我们玉璋书局不放了呀!”
“这么几个月,一天没歇过,我都不知道我娘子长什么样了!”
来人不由笑骂:“你这人,好生备懒,给你赚钱你都不赚了是不是!”
掌柜的捶着腰:“钱是好,就是人受不住啊,大爷,您想要什么书?”
买书的说出书目后,掌柜的使伙计包好,付了钱,正要走时,目光突然落在一旁的一沓纸上,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掌柜跟着他的视线看过去,顿时笑道:“啊,这个是报纸,刚让伙计拿出来,您要感兴趣,就拿一张吧,算作您买这么多书的添头。”
买书人笑道:“掌柜的这么大方?”
“哈哈,大方什么啊,就七文钱,您不嫌弃就好。”
那人顿时来了兴趣,将书暂时放在柜台上,拾起这种印满字的“报纸”,等看清上面的内容后,眼睛差点凸出来。
名曰“技农工商衙官报”的纸张上,整整齐齐地印着技农工商衙的介绍,以及新推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法”。
按照官报的说法,新开的技官衙要收天下巧计,公开挂牌,允许商户租买,而第一个挂牌的,居然就是玉璋书局铅印法,以及玉璋书局改良造纸术!
看着他的神情,掌柜的笑道:“这是朝廷新设的衙门,发的文报,允许私营商户售卖。”
“因为这个文报,用的是我玉璋书局的印刷术,所以特意开恩,允许我们做第一个售卖点。”
“看到上面说要保护技工之法了吗?”
“以后诸工百业,所有技法,只要独特,不同于往,专属一人,就可以在技官衙造册,然后挂牌租赁。”
“但以前是不是没有,是不是只有一个人会,也不好确定。”
“所以预造册的,都要在这种报纸上公示一年。”
“这一年商家给的租费,暂且扣押,如果一年没有人提出异议,或是拿不出更早的证据,就可以入册,发还押费。”
“如果有,就视情况更换他人,或者联合造册。”
“大爷们以后多留意一下,万一遇到赶巧的事,预造册里的技术,和自己身边的人撞上了,赶紧去衙门申诉!”
“时间过了一年,那可就没用了!”
“不过本期是第一期上,都是官衙筛出来,可以造册的,大家看个乐呵就行了。”
听他这么一说,那人顿时重视起来,将报纸仔仔细细地看了一个遍。
这一看不要紧,看完后瞬间陷入沉默——
怎么啥技术都有啊!
玉璋书局铅印法、玉璋书局改良造纸术、袭氏制盐法什么的,还在理解范围内。
但是谁能告诉他,这“宋寡妇骟猪法”“尤娘子避子汤”是怎么回事啊!
说起这个嘛,那当然要从办第一期报纸说起了。
那么大的版面,不能就写三个东西吧。
既然如此,袭红蕊就提议第一期,直接官衙“征技”,既夹带一批私货,也给普通百姓打个样,要不他们得很久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托底下人的能干,很快把技术划分出了官营私营,无数个科目。
袭红蕊便直接动用侯官衙,收集各个分类特别有名的技工,直接上门询问他们愿不愿意造册。
造册就意味着要公开技术,但同时也意味着可以多方售卖,孰利孰弊,让人难以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