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谁都可以阴阳怪气李隆基(第3/4页)
李白的诗好是好,才华很出众,但是无论比风雅还是比格律,都没有杜甫厉害。
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也给李白写了首千古流传的悼念诗。他并不是不喜欢李白,只是觉得李白在内容上不如杜甫。
因为当时很多诗人学李白的诗,学得非常烂,强调辞藻华美,没有什么思想性。白居易觉得诗歌应该针砭时弊,所以自然更加推崇杜甫。
韩愈觉得白居易脑子可能有什么大病,居然不喜欢李白的文章,于是讽刺道: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蛾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李白和杜甫谁更厉害,在干年前已经让他们的粉丝打破头了。
妻子有些不能理解:“文无第一,这不是常识吗?你们就因为这个闹得不开心?”.对我有微词。
韩愈摇摇头,欲言又止:"不止,白居易性格有点怪.
饰烟摄出大,故口文正。
个正。白店易任信有点性……对我有微信。
白居易觉得韩愈官位大,有点看不起自己,曾经写下一句:“近来韩阁者,疏我我心知。”
其实他们俩有个共同好友张籍。别人问张籍最近在和谁来往,张籍说韩愈。
白居易酸唧唧的,给张籍写了首诗《酬张十八访宿见赠》:“问其所与游,独言韩舍人。其次即及我,我愧非其伦。”
我官位低,终究是我不配!
妻子恍然,叹息道:“原来如此,看来没什么机会了。”
韩
愈闻言,双手负在背后,不置可否:"这有什么难处,我跟元稹有点交情。元稹他们家的墓志铭都是白居易写的,可他夫人过世的时候,却让我来写墓志铭。”
“你要是想见白居易,我请元稹,再请白居易,白居易自然会来。”
妻子:“!!!”
“元稹怎么不找白居易写?”
韩愈但笑不语,白居易啊白居易,你性格古怪,总觉得我看不惯你,可你怎么想得到,你最亲近的朋友来找我写墓志铭?
这一波是他赢了。
【年轻的时候,白居易喜欢搞浪漫,在中年的时候,他越发体会到底层百姓的不易,越发推崇杜甫的诗风,开始走现实风了。
他老是在皇上面前逼逼:“皇上,百姓好苦啊,你不能这么做,你不能那么做。”
据说,唐宪宗听多了,很不高兴,对大臣说:“我一手把他提拔起来,他天天对我逼逼赖赖,我真的是服了。”
他以为白居易写《长恨歌》,是个浪漫人,和他相处会很愉快,没想到是个刺头。
事实证明,唐宪宗李纯虽然被称为小太宗,可他不是唐太宗。唐太宗能忍魏征那么久,他忍不了白居易这么久。
听到皇上不喜欢白居易,白居易的政敌高兴坏了。
搞白居易的机会来了!
815年,唐宪宗的宰相被刺客杀了,这可是震惊朝野的大事情。当时白居易上表,要皇上彻查此案,调查凶手。
结果别人觉得他管得太宽,越职了。
而且不久之前,白居易的母亲看花坠井而亡。白居易在这段时间里,恰好写了"赏花"和"新井”。
————他母亲死于坠井,他还写这种诗,是不是在为母亲之死而高兴?
皇上老是听白居易的牢骚,心里不耐烦,对他渐渐冷下来。
白居易被贬到了江州当司马,相当于地级市市政府的秘书长。这个职位没什么职务,定位非常尴尬,主要安置有罪官员。】
天幕下,年轻的白居易听到未来的事情,心中倍感不妙。
他已经写了很多讽喻诗了,皇上不会早就对他不满了吧?
元稹劝说道:“白兄,写这些做什么呢?别惹
麻烦,好好过日子吧。我还等着你哪一天当宰相,照拂我呢。”
年轻的白居易还没有被磨掉锐气:"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就要写!"
如果他不写,还有谁愿意为底层百姓发声?还有谁的意见能够直接上达天听?
弟弟白行简也非常鼓励哥哥:“如果哥哥没有写这些讽喻诗,未来的评价还会那么高吗,天幕还会把他评为十大诗人吗?”
“你们啊。”元稹有些无奈,不过也不意外。
白居易要是胆小怕事、畏畏缩缩,他们也不会成为知己了。
元稹为朋友惆怅,压低声音说:"听悠悠我心的意思,好像未来的人也很推崇太宗。如果位置上是太宗……唉。”
他话音落下,白居易等人心情都有些低落。
太宗之于唐朝,类似于管理员之于现代。
全民白月光,那可不是吹的。
唉,太宗离开的第xx年,想他。
今天又是嫌弃唐宪宗李纯的一天。
被唐宪宗迫害的著名文人不仅有白居易,还有柳宗元和刘禹锡。
这对好基友正在被贬谪的路上。
他们望着天幕,唉声叹气,他们被贬到了偏远地方当司马。
唐宪宗李纯还说:"即使遇到恩赦,也不会赦免你们。"
他们心里都说了句大逆不道的话。
皇上被民间称为小太宗,这个小是微小的意思吗?
不及太宗万分之一。
唉,今天也是怀念太宗的一天。
唐太宗李世民搞明白了宫市原来是缺乏监管所以被异化,皇帝本人不是想欺压百姓,心情好转些许,不算特别高兴。
唐太宗冷着脸评价:“那些皇帝不无耻,但是无能,连手下的人都约束不好,还怎么治理天下?"
他记得天幕之前说唐宪宗李纯被称为小太宗,也就是小版的自己,现在来看,落差未免太大。
看来自己在未来的评价也很一般。
房玄龄说道:"陛下,天幕之前也说了,大唐后期宦官专权,阻力太大了。"
隔
着遥远的时空,唐太宗也不能插手,只能下决心,编一本《帝范》,教导后世子孙如何做帝王。
谁知这个时候,便听见天幕说:【白居易被贬官,心情很不好,他讽刺了唐玄宗李隆基,也和唐宪宗李纯闹得不太高兴。那他最喜欢唐朝哪个皇帝呢?
毋庸置疑,答案是李世民。
可以说,大唐乃至历朝历代就没几个文人不喜欢李世民。
杜甫《北征》: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白居易:“圣人有作垂无极!”
苏轼:“太宗之从谏近乎圣。”
司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监未之有也。"
对文人来说,唐太宗时代文治武功理想结合。他精力充沛,聪明谨慎,却又保留着谦虚之情,善于听从大臣的意见。*
什么叫全民白月光啊?
贞观之治也不是文人吹出来的监世,更是百姓捧起来的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