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太子的经验(第2/5页)

李治坐起来,带笑拍了拍身边的躺椅:“大哥快来,这有一朵要飘走的鱼一样的云。”

李承乾当真走过来,兄弟俩躺在竹椅上并肩看云。

海棠花叶间漏下来的阳光,细细碎碎洒在他们的肩上面容上。

李承乾的面色,叫太阳一照,越发显得素白。

李治伸过去捏了捏李承乾衣裳的厚度:“哥哥,你冷吗?”他倒是不冷,但李承乾明显是身体不太好,看着瘦了那么多。

李承乾反握了下他的手。让李治欣喜的是,兄长的手很瘦却依旧有力量,也是温热的,是曾经手把手教他射箭的手:“不冷,雉奴也不冷吧?”

李治认真对兄长点头:“不冷。”

真好。

他与哥哥呆在一起,阿娘在身后看着他们。

与十年前一样。

*

两人就这样躺了大半日,看了白云,直到日头开始西斜。

在微微发红的夕阳中,李承乾忽然坐起来,认真道:“雉奴,我有话要嘱咐你。”

兄长要训话,李治下意识就站了起来,垂手恭敬道:“兄长请说。”

李承乾看着垂手站在眼前的小九儿。

其实挺早的时候,他就想过,他这个样子做不成太子,那父皇这么多儿子,谁能接过江山?当然,甭管是情感和理智,李承乾都早把李泰从他的脑海中踹了出去。

不过他要为自己申辩一句,排除李泰不光是因为厌恶的情感。李承乾觉得李泰不能接手大唐江山最重要的一点是——

世家!

李承乾是一直看着父皇如何一点点打压、甚至是打磨世家的。

但李泰跟世家走的很近。

他的文学馆里绝大部分都是世家子不说,朝中拥护魏王的朝臣,也多半是世家官员。

只是李泰会做样子,他知父皇对世家的忌惮,所以他跟世家子走得近,理由并不是对方的出身和家族,而是对方‘文采学问好’,是个难得的‘才子学士’。

然而,绝大多数的人可都是先出身世家,才能有机会成为‘才子学士’的。

不是李承乾带着仇恨滤镜看不起李泰,而是父皇可以对世家又拉又打又用,整的服服帖帖的,李泰却做不到边用边压得住世家。

倒是雉奴,一直跟逃离家族的崔家子关系很好。平时言谈间,对世家也颇不以为意,哪怕他定了个太原王氏女的王妃,李承乾观他都很少跟王家走动,甚至……不知他感觉得对不对,雉奴似乎因王妃出身王家,有点隐约的不高兴。

只对世家的态度上,李承乾觉得,雉奴远比那只绿肥鸟强。

可惜雉奴还有些年幼且性子太软。庶弟中倒也有几个还好的,但李承乾情感上,当然更偏向雉奴。

这两年来,他虽然一直在东宫‘闭门思过’,人出不去,消息还是能进来的。

他是从薛延陀之事后,才确定,雉奴不只是个柔和性软的孩子,他也是个有眼光的皇子——

父皇在朝上斥责了几个臣子,道,晋王虽年幼,都深知朕不与薛延陀和亲的之意,你们却只拿些腐话来劝。

所以来昭陵前,李承乾向皇帝提出,能不能让雉奴跟他一起来。

如果这个弟弟不觉得他这个废太子是瘟神,还愿意陪他来看看母亲。那他也有很多话嘱咐他,帮助他——一个失败者的经验也是很宝贵的。他虽做不好太子,但并非不知道怎么做一个好太子。

“雉奴,之前……大哥说的那些赌气话,你不能往心里去。”说来,李承乾现在最懊恼的事情,倒不是这场谋反,而是之前说要投奔突厥之事。

“我大唐就是最好的国度。”

“战火连天中,高祖开国解万民于倒悬,父皇更是千载难见的明君,补天裂续乾坤,朝中贤臣名将备出,西出长安数千里依旧是我大唐之土,诸国雌服。”

“将来边陲战事……”

“朝中诸多世家……”

“做储君……”

李承乾把父皇曾经言传身教传于他,一个太子应该看清的这个国家未来的道路,凝练成最要紧的数句话,告诉眼前垂手站着的弟弟。

直到夕阳落于山下,李承乾才讲完。

李治不由道:“大哥告诉我这些……”

“雉奴,若是你做了太子,要记得开创难,守成亦难,要多向父皇学!”

李治郑重应下来。

“那我就放心了。”李承乾似乎长舒了一口气。

一听这话,李治立刻抬起头来看他——虽说夕阳已然西下,但天色并不是完全黑下去的,还有些微亮光,他于朦胧光影中,看清了兄长那张一切都结束了一般,如释重负的脸。

他忽然过来拽着李承乾往外走。

李承乾:?

李治道:“我本来想着,大哥与母后说了那么久的话必然很累,想等着用过晚膳大哥歇一歇再寻你——但现在不等了,大哥跟我去看些东西。”

李承乾发现,这孩子是长大了啊,小时候他还抱过的孩子,现在居然能不由分说拖着他往前走。

李治很固执扯着他不放,走的也很急,似乎并不记得兄长还有足疾。

李承乾倒是很喜欢这一点——他不喜欢别人以异样目光打量他特殊对待他,走路很不好看又不是走不了路。

两个人到了燕息殿。

此处原是专为了皇帝来昭陵见长孙皇后,若是天色晚下不得山而特意建造的一处院落。

故而离凝英殿不远。

两人进门的时候,偏殿的榻上还堆着各种盒子,小山鱼和显然没收拾利落呢。

见到两人进来,忙迎上来请罪。

李治摆手:“你们出去吧。”

他们忙退出去。

李承乾看着这一堆大小不同,上面贴着各种纸笺的盒子,难得有些迷惑,甚至还带了点自己都不知道的轻松玩笑之意,问道:“怎么,这是雉奴给我流放路上备的点心吗?”

李治摇头,坐在榻上开始扒拉匣子,翻找自己想要的那个。

李承乾就在他旁边坐下来,觉得雉奴特别像个忙着翻落叶翻泥土,找食物的小松鼠。

“找到了。”

李治打开一个扁匣,从里面拿了一个绢画卷轴,在李承乾跟前打开。

李承乾扫了两眼:“这是……一处山间房舍?”画绢有些旧了,显然是有些年头的画作。

上头画了一处山明水秀,有竹林有清溪的山谷,几处房舍坐落在其中。

粗看不觉得,再细打量就觉得这几间房舍坐落之处特别妙,有种与山水天地融为一体,恰在其位的那种妙。

“大哥,父皇已命人照此修房舍去了。”

李承乾这次是真的愕然:“苦水县如何有这样的去处?”在三司官方的文书里,废太子李承乾的流放地是黔州苦水,那地便如其名,因当地的水总是发苦的,百姓们都怕有毒不肯居住,多少年来都属于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