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2/5页)
他们有什么错?又不是圣母在世,难道还要为这些路过的旅人们,把自己的生命献出来么?躲藏的位置只有那样大,他们让给了旅人们,这会儿横尸在街上的,便是他们了。
所以周梨并不恼,“人之常情罢了。”
这是一个关乎人性的问题,但却又与善恶无关,她也是无心去想,只不过看了对面那亮着灯光的客房,总归今日欠了对面那病弱公子救命之恩。
店家女儿也没想到她会这样说,紧绑着的神情明显松缓了下来,“谢谢你的理解,尊贵的客人,真神会保佑你的。”她说着,以他们的礼节朝周梨行了一个礼。
周梨想,她什么都没有做?如何受得了她的大礼,便也回了一个。
等人走了,她端着水煮羊肉和那馕往桌上放,“说起来,也不是他们的错,却要叫他们来承受这良心不安。”丰州的衙门都不管这些沙贼么?想那李木远既然如今有大批的兵马,只管调遣一路来,即便是不能将这些沙贼彻底铲除,但好歹也能起到一些震慑作用,叫他们不会这样嚣张,隔三差五来绿洲里抢夺杀伤。
“姑娘可不要操这份心了,等沙尘暴一过,我们就立即启程。”水煮羊肉大块大块的,并没有一点腥膻,但她们两个中原来的人,对于这种大口吃肉还是有些不习惯,所以殷十三娘正用小刀一点点将那羊肉片得薄薄的,“也不晓得羊汤还有没有,姑娘你先吃,我去看看。”
她放下小刀,便出去瞧。
周梨拾起小刀来,学着她片羊肉,却发现这原来是个技术活,没有两把刷子在身上,是不行的。
她明明看着殷十三娘那样轻松简单,可自己半天才切下来一片,且还十分不像样子,也就放弃作罢。
很快殷十三娘用大陶碗端着一碗新鲜的羊汤进来,又说遇到了对面那病弱公子的随从,问了一下他家主人的状况,说是好了些,那都是旧疾,吃药好好休息就能恢复了。
说着一面又忍不住吐槽,“他那随从说,他们主人是做香料生意的,经过这丰州,是要去往西域那边收购香料,叫着我说就这样的身体,在中原待着,随便做一样生意罢了,那三十六行难道还不够他挑选?非要跑到这里来受罪。”
说罢,又有些担忧起来,“我今儿管他那随从套话了,改
明儿他们不会也来问姑娘,你一个姑娘家不好好待在中原,跑丰州来作甚?姑娘你到时候如何说?”
周梨喝了一大口羊汤,很鲜香,脑子里正筹划着,要不要弄点这里的羊去半月镇那边饲养?这羊肉好吃,没有一点膻味,羊汤也好喝。
听得殷十三娘这话,方抬起头来,一面噘嚼着嘴里的馕,“这有什么?我就说未婚夫到西域做生意,几年不曾归家,我如今快要二十一的年纪了,总叫邻舍言语嘲讽,受不得就亲自出来寻他回去成亲。”
“噗。”殷十三娘听罢,笑得险些将一口羊汤喷洒出来,一面忍不住夸赞道:“妙啊。”
果不其然,这羌城又恢复了此前的模样,昨日那些沙贼来此之事,仿佛就不存在一般,街上那几个没来得及找到躲藏之处的倒霉人尸体,已经叫他们拉到城外的沙地里去埋了。
街上的血液也被黄沙说遮掩,到处都热闹不已,周梨买了些新鲜的葡萄和杨桃,正巧遇着那病弱公子主仆俩在天井里坐着,便将葡萄杨桃洗净送了过去,“昨日之事,万幸有这位恩公,不然我二人只怕也难逃一劫。”
病弱青年今天的气色果然好了许多,抬手示意周梨坐下,“出门在外,理当相互照应。”然后果然如同殷十三娘说预想的那样,寒暄了几句他便问起周梨,“姑娘你一个女儿家,也不带个男仆,怎么跑到这丰州来?”
周梨听得这话,似有若无地叹了口气,又作出些为难的样子来,最后看朝对方,“恩公你与我有救命之恩,我也不瞒你。”
然后便将昨日编好的那番话说出来,言语间只有那无尽的委屈和无奈。末了只甚至她自己都快要信了,眼圈竟然微微有些泛红,“不然,我一个姑娘家,怎么可能到这样偏远的地方来,实在是和他这婚约两家长辈订下的,如今他父母不在,我又不能自己单方面退了婚,便只能来寻他,若是他已经另娶他人,便是把我家的信物归还,自此一别两宽,再也不见。”
病弱青年本是随意问的,哪里晓得这其中竟然是有这样的曲折,见周梨又伤心难过的样子,竟是有些过意不去,想要拿手绢给她擦拭眼睛,好像又有些逾越了。
“对对不起,姑娘,我实在不知是这个原委,反惹你伤心。”他有些手足无措,似乎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状况一般,而且也不懂得如何宽慰女孩子。
周梨见好就收,忙抹了两回眼睛,见对方因此一副十分愧疚的样子,就转过了话题,“还不知恩公尊姓大名?”
病弱青年怔了一下,见她还一口叫着自己一个恩公,只觉得十分不好意思:“不敢当,顺手之举。”又说他乃那燕州人士,姓曰京景,字允之,家中做香料生意的,从前都是弟弟去往西域,只不过今年年初,弟弟成了婚,他不好再叫他与弟妹受这新婚分离之痛,便亲自来此,不想才入这丰州半步,便遇到这凶名在外的沙贼。
他道了家门,自然也是问起周梨来,“姑娘是芦州人士?”
他既然是行商之人,那么这天南地北的人,想来是见了不少,从自己的口音里听出来,也不意外。因此周梨只笑起来自报姓名:“正是呢!我便是芦州人,姓离,我娘总唤我叫粥粥。”
那景允之听了,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实不相瞒,我正是听着你说着芦州口音,觉得亲切无比,那时候才冒险拉你藏地窖去。”又说他年少之时,家中弟妹众多,父母照顾不过来,只雇佣了一个从芦州来的奶娘照顾他的起居。
他自幼身体也不好,一宿一宿总是在半夜醒来,就是他这奶娘抱着他用芦州话哄。
周梨听罢,心里有那么一点后悔,自己这样骗人不好吧?人家如此真心实意,连幼时之事都道了出来。但想了想,还是马儿重要,于是将那点良心不安都压了下去。“如此说来,我倒也谢谢恩公这奶娘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