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寻找那一丝灵感(第2/3页)

书桌前的陈舟,一刻不停的,用手中的笔,书写着脑海里的内容。

这种完全沉浸的状态,高效的发挥着他的物理学的才能,也带动着他的物理学思维,不断的寻找着那可能的灵感。

随着笔芯里的墨水不断减少,草稿纸上的内容越来越多。

那一沓空白的草稿纸,也在以一种均匀的速度,在不断消耗着。

这也说明陈舟的思路是异常清晰的。

也代表着陈舟的目的,是绝对明确的。

临近下午1点,杨依依首先从自己的世界中脱离出来。

再次歪头看了陈舟一眼,她便准备去买午饭了。

为了不打扰陈舟,杨依依尽可能把自己的动作放轻。

为了不使椅子发出挪动的声音,杨依依是轻轻转了一下身子,才起身的。

在离开宿舍前,也是拧着钥匙关的门。

因为她知道,现在的陈舟,只需要自己的世界。

任何多余的声响,对于陈舟来说,都无异于天外来物。

在杨依依离开后,大概过去了10分钟,陈舟放下了手中的笔。

只不过,在看了时间后,陈舟一扭头,并没有看见杨依依。

愣了一秒钟,陈舟会心一笑。

先前因为杨依依的叮嘱,他不敢怠慢自己的一日三餐。

但是现在,他终于能够安安心心的爆肝研究了。

同时陈舟还有一些感慨,果然还是有对象在身边时,才能彻底的爆肝研究呀……

没有丝毫的犹豫,陈舟果断的冲入了刚离开的粒子探测器世界。

“辐射在半导体中产生的载流子,在反向偏压电场下被收集,由产生的电脉冲信号,来测量……”

对于半导体探测器,陈舟还是颇为熟悉的。

熟悉不仅仅是半导体探测器本身,还有半导体器件。

当初为了华国科技集团第四十三所的那个课题,他可没少看这方面的资料。

而且,在之后的粒子加速器实验中,在他自己的物理学毕业论文中,也都没少和这玩意打交道。

还算熟门熟路的东西,陈舟解构起来的效率,自然也高了不少。

“现在的半导体探测器,常用硅、锗做半导体材料,主要有三种类型。”

“在n型单晶上喷涂一层金膜的面垒型……”

“在电阻率较高的p型硅片上扩散进一层能提供电子的杂质的扩散结型……”

“在p型锗或硅的表面喷涂一薄层金属锂后并进行漂移的锂漂移型……”

效率的提升是一方面,经验所带来的更多思考,又是另一方面了。

草稿纸上,陈舟拿笔圈起了“硅”和“锗”。

然后在旁边注上了“金刚石”三个字。

似乎觉得不太对,又在“金刚石”后面,加上了“碳”的字样。

关于这方面的引申,或者说可能是一门新课题的展开,陈舟并没有深入。

毕竟,目前看来,这并不是重点。

在杨依依带回了午饭后,陈舟快速的解决了肚子的问题。

此后的几天时间,几乎天天如此。

陈舟是足不出户的,吃喝全靠杨依依。

他的脑海里,全部都是粒子探测器这玩意。

而数学上的那个子课题,以及哥德巴赫猜想,也全被陈舟放在了一边。

一般情况下,通过学科的交换研究,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程度的研究效率。

毕竟,当一个学科的研究陷入迟滞时,换换脑子,总是好的。

但是,在一个学科的研究,进入全面爆发状态,急需追寻那一丝灵感时。

就完全不一样了。

只有全身心,不间断的投入,脑海里的无数想法,才能得到释放。

“闪烁计数器就是通过带电粒子打在闪烁体上,使原子或分子电离、激发,在退激过程中发光,经过像光电倍增管这样的光电器件,将光信号变成可测的电信号来测量……”

“特点的话,分辨时间短、效率高,还可根据电信号的大小测定粒子的能量……”

“细分则有,既适合于能量测量,又适合于时间测量的无机闪烁体……”

“由于光衰减时间短,常用在时间测量中,且对带电粒子的探测效率将近百分之百的有机闪烁体……”

“以及采用氦等惰性气体,发光效率不高,但光衰减时间较短的气体闪烁体……”

半导体探测器之后,陈舟完成的下一个便是闪烁计数器的解构。

到这,陈舟算是把最基本的探测器给解构完了。

后面的,将会是他更加关心几种探测器。

“前面的花了有一天半,一共花了有23个小时左右……”

在开始下一个探测器的解构前,陈舟默默盘算着花费的时间。

不得不说,陈舟不管是效率,还是坚韧,都是最高的了。

但是他仍然认为这还不够。

时间,很紧。

“再用三天!”

默默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期限,陈舟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坚毅。

虽然弗里德曼教授即使在科伊尔和麦锡森两人来过后,仍然没有找过自己。

但是这个胶球实验课题,真不能再拖了。

马上就是2017年了!

难道自己要带着这玩意跨年?

如果是因为最终没有抓住那一丝灵感,那他无话可说。

可如果是因为他的认真程度,或者说解构的效率,没有到极限,导致了跨年。

那他是绝对不允许的!

时间期限定下后,陈舟再次增加了自己爆肝的强度。

“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介质中的运动速度,超过光在该介质中的运动速度时,则会产生切伦科夫辐射。”

“其辐射角与粒子速度有关,因此提供了一种测量带电粒子速度的探测器,也就是切仑科夫计数器……”

“切仑科夫计数器常和光电倍增管配合使用,可以分为只记录大于某一速度粒子的阈式,以及只选择某一确定速度粒子的微分式两种……”

切仑科夫计数器的解构完成后,陈舟紧接着便投入到了穿越辐射计数器的解构工作。

这是一个在粒子速度极高,十分接近光速时,用飞行时间和切仑科夫计数器,都无法通过分辨速度,来鉴别粒子时,可以提供鉴别该能区高能粒子的新方法。

这里的高速带电粒子穿过两种介质的界面会产生穿越辐射,其辐射能量与粒子能量成正比。

12月28日,凌晨3点35分。

陈舟在完成穿越辐射计数器的解构工作后,才熄灯睡觉。

虽然很晚,但陈舟却觉得很充实。

早上8点,陈舟起床,经过简单的洗漱后,吃完杨依依买的早餐,便继续开始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