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4/5页)

郑太太十分不满意,发了好一顿牢骚,却也无法可想,于是只得安慰自己,自己此时已经算又基础了,基础还挺高,将来会写得越来越好的。

萧芳见萧遥已经写完,马上拿过稿子看起来。

稿子一上手,便舍不得放下,她废寝忘食地读完,哭了不知多少场,最后哭着来找萧遥,

“萧遥你骗我,你说他们私奔成功,在一起了的,怎地最后却分开?你改一改这结局,让他们的先生救下萧显,好不好?我不想青萍为了萧显而嫁给自己不爱之人。”

萧遥摇了摇头,“这不能改。在他们的先生眼中,男儿抱负比什么都重要,远不是儿女情长可比的。”

萧芳听了这话难过地哭了起来,“这世间,这般至死不渝的爱情,为何不能完满?”

萧遥认真道,“这就是现实。”

她其实可以笔锋一转,像萧芳说的那样,让先生救下萧显的,但为了艺术性,最终还是决定,以悲剧收场。

萧芳见无法说服萧遥改结局,拿着稿子回去,又重新看了起来。

萧显与青萍靠着全班同学的相助,私奔成功,离开了当地,找了个小地方住下来。

安顿下来之后,两人一起做了教师,立志要教导小学生成才,启蒙他们的思想。她们每个月拿到的薪资虽然微薄,但还是拿出一部分钱,让尽量多的孩子能读书识字。

虽然日子过得清苦,再无大都市的繁华与方便,可是两人相守,比一切享受都要美好许多。

然而好景不长,那位已经娶妻的未婚夫路过此处,知道青萍与萧显的存在,马上让人暗中把两人的身份说出,让这个保守落后小镇的居民们知道,这两个人乃无媒苟合之无耻男女,孩童受他们教育,是否能学到知识不知,学了私奔的无耻行径,是必然的。

小镇上许多家长愤怒地质问青萍与萧显,得知两人果然是无媒私奔的人,马上对两人唾骂一顿,再打一顿,才赶出小镇。

两人栖身镇上已然荒废的土地庙,上头无片瓦遮身,又适逢下雨,加上身上有伤,很快都病倒了。

在两人生病期间,往日对他们恭敬有加的小镇人,无一人探望,便是从土地庙经过,亦要吐一口唾骂,骂一句奸夫淫妇。

若非有被两人教过的孩童暗中接济,两人差点活不下去。可即便是有孩童接济,两人还是大病一场。

两人病好后,一起离开,打算隐姓埋名,重新找一个地方住下来,继续教育村中孩童——在他们贫病交加栖身破旧土地庙时,那些来暗中接济、一口一个先生的孩童让他们明白,总有孩子能接受到他们传下的思想的,他们做的一切,并未白费。

然而走出不远,有恶少见着病后消瘦、显得楚楚可怜的青萍,要抢她做第八房姨太太。萧显反抗,让青萍先走,自己则被恶少寻了个由头送进大牢里。

青萍求救无门正欲与萧显同生共死之际,她的家人找到她,言明可救萧显,但她得回家去,与一个家族病怏怏的继承人联姻。

青萍拒绝了,她双目含泪,“我相信,萧显不会让我回去嫁与他人的,他愿意与我同生共死。”

她的家人见她执迷不悔,想暴力把她带回家去,却因她拿了剪刀抵着喉咙要自尽而没法,于是请来了恰逢来此处出差并努力营救萧显无果的一位先生,这位先生是萧显与青萍共同的师长,他劝青萍:

“这世间,爱情固然可贵,但施展才学,实现人生理想与抱负更重要。萧显才华横溢,你愿意让他就此英年早逝,一身抱负无可施展么?你难道忘记了,你们在校园里学过的东西,说过的话么?我托人打听过,萧显在狱中遭人暴打,已然陷入昏迷中,若不及早施救,怕是……”

青萍面如死灰,最终让家人拿大笔银钱救下萧显,自己与嫁人归家,择日嫁人。

萧显醒来,一切已成定局。

青萍嫁作他人妇,只托先生给他留下两句,“我嫁与南方沿海一小镇人家,据闻那里有浩瀚之大海,灿烂之阳光,翱翔之海鸥,想必能伴以度日。求君此生莫入此镇,若有来生,再续前缘。”

萧显一生未娶,有友人劝他,“青萍已嫁作人妇,你何须再守着她?人生漫长,踽踽独行,何等孤寂凄冷,不若放下前事,重新去爱一人,得一世幸福。”

萧显答曰,“她此生已交付于我,我此生亦交付于她。若未曾爱过,我可爱上许多人,可是爱上她,我再也无法再爱她人。再娶一事,休要再提。”

许多年后,时移世变,萧显已白发苍苍。他成为闻名文坛的大家,写下许多著作,启迪了许多人。

在垂垂老矣之际,他安排好身后事,只身南下,来到青萍年少时曾说过的有浩瀚大海、灿烂阳光与翱翔海鸥的小镇。

此时的华国,没有战争,没有混战的军阀,没有耀武扬威的洋大人,更没有嚣张驶进内河的各国军舰,此处是华国人当家作主的家,到处高楼林立,人人吃饱穿暖,安居乐业,于闲暇之余畅游大好河山。

青萍所在的小镇,却还是古色古香,仿佛被时光故意遗忘,每一条小巷都弥漫着旧时光缱绻的气息。

萧显发现,这里不仅有浩瀚的大海,灿烂的阳光,翱翔的海鸥,还有四季常开不败的鲜花,与及路遇的每一张笑脸。

他慢慢地走着,穿过旧日的建筑,穿过灿烂的鲜花,循着海鸥的鸣叫,走到阳光灿烂的海滩上。

他遇上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

即便她已不是昨日的面容,他仍然认出,这正是他这一生的爱恋。

面对她泛红的眼眶,他笑了,浑浊的眸子在薄薄的泪光中变得清澈起来,“对不起,我还是忍不住,踏上这个梦了60年的小镇。”

青萍看着他,轻轻地笑了,脸上笑出纵横交错的纹路。

可在他眼中,还是60年前那张宜嗔宜喜的面容。

萧芳越看越难过,忍不住又哭,哭完了,才开始誊抄。

若以后世的眼光来看,这小说俗套无比,只胜在情节设计巧妙,文笔不错,叫人看了有追下去的欲望,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可萧芳不是后世读过许多小说的人,对她来说,这种直白、又缠绵悱恻异常吸引人的言情小说,还是第一次见,所以,她被迷得丢了三魂七魄似的。

将小说誊抄完毕,萧芳很快将小说寄出去。

郑太太去报社与王编辑商量将小说装订成册出版一事,见王编辑在忙,便看了看王编辑桌上的一封稿件。

看了约莫一页纸,她完全被小说情节吸引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