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2/3页)

“罢了,”乾隆又不提这事了,“皇后当了贵妃那么多年,没必要让令妃也坐上贵妃位。”

乾隆到底还是顾及皇后的心情的,就算皇后现在不为贵妃了,但让一个妃子轻而易举坐上皇后曾经做了十多年的位置,乾隆想想觉得挺不快的。

想到令妃生下两个阿哥,又想到他和皇后至今都只有一个女儿。

他叹息道:“若是朕跟皇后有嫡子就好了,朕就不必在意这储君之位了。”

李沐笑了笑,皇上跟她是没有嫡子,但富察皇后跟皇上不有个嫡子还活着吗,皇上这是忘了永琮,还是下意识觉得永琮极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皇位?若是如此,那她生下来的孩子估计也不会落得一个好下场。

“妾身跟皇上有了和静,就什么都不遗憾了。”李沐主动抓起皇帝的手,“皇上,如今看着和静成家了,有了孩子,妾身也不想其他了,还是说皇上觉得和静不够好?”

乾隆哈哈大笑,“朕怎么会觉得和静不好,那是朕和皇后的骨肉,你说得对,是朕想太多了。”

乾隆心里仍叹着气,只是纠结的事都抛到脑后了,皇后无子也好,至少皇后会一直真心待他,而非像宫里的妃子那样除了谋求他的宠爱,就是谋求子嗣。

等阿哥到手了,还会苦心谋求皇位。

如何比得上皇后对他全心全意的恋慕。

乾隆道:“皇后,日后朕和你的日子长长久久的,可好?”

李沐笑着点了点头。

乾隆这么说并非是胡言乱语,他知道他那些儿子都想谋求皇位,哪怕是最小的永璘也会在令妃的教导下对皇位产生执念,但他对这些想夺走他权势的人没有多少好感,即便那是自己亲生的儿子。

越是年老,就越发明白当年皇玛法对皇叔伯警惕的感觉。

哪怕是永琮出现在他面前,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皇家无父子’这句话,早晚有一天,身为嫡子的永琮会夺走他的皇位……因此他丝毫不敢放权给这些子嗣,就怕有一天会得到像圣祖爷那样的结果,底下子嗣都在结党营私,连他皇阿玛都不在例外。

还是皇后好,一直都在他身边。

乾隆长吁一口气,心道接下来的日子他也不管他那些儿子了,就陪着皇后过完这下半生吧,他那些儿子能得什么造化就看他们自己的能耐,他有皇后和小女儿就好。

乾隆二十六年年底,愉嫔珂里叶特氏被册封为愉妃,此后五阿哥永琪在朝廷的地位更上一层,毕竟五阿哥是实际上的皇上长子,生母还是宫中妃位,与其他庶出阿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而七阿哥永琮在朝廷的名声地位丝毫不输给五阿哥永琪,毕竟他才是中宫嫡出的阿哥,背靠富察一族,朝廷上大多数臣子都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至于八阿哥永璇和十一阿哥永瑆,至今在朝廷上像是哪哪都不参与的中立者,明明有着争夺皇位的机会,但自始至终都不参与进去,冷眼旁观五阿哥和七阿哥相争。

十三阿哥永琰和十五阿哥永璘年纪都过小了,就算令妃有心思谋求皇位,也得等自己两个儿子长大。

翊坤宫内,和静又带着自己的一对孩子过来,彼时这两个孩子已经会蹦会跳了,缠着郭罗玛嬷不放手。

李沐点了点女儿的额头,“有时候本宫看着你这对小子,总想着你要是再有一个女儿就好了,也好让本宫亲近,但想想你生这两个孩子不容易,现在只求两个孩子平安长大就好。”

和静笑嘻嘻道:“这还不容易,等明儿女儿就给你送来孙女儿。”

“可别了,”李沐没好气道:“你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明哲保身,再生养一个孩子的风险太大了。”和静生双生子时就足够让她提心吊胆了,要再生一个,就怕有人将心思动到不该动的地方。

和静点点头,表情倒是严肃许多,“皇额娘,女儿知道富察一族有意让女儿在您面前说情,可女儿是嫁给福隆安了,不代表女儿就一辈子被富察一族绑定了。”

和静明白的很,她额娘本就是在宫里不沾染俗事之人,若非富察皇后将她额娘拉入局,她额娘就算接手后位,也未必跟富察一族拉上关系,如今还在宫里快活的当着后宫之主,反正她们母女俩又不会涉及皇位之争。

但额娘为了她入局,现在不得不跟富察一族扯上关系,她怎么可能让额娘继续委曲求全下去。

和静心里冷笑一声,这天下的皇帝还是她皇阿玛,还轮不到她那些兄弟来当!就算今后新帝继位,她很可能因为不曾帮过新帝而被新帝冷待,但那又如何,皇阿玛百年后的事还未必呢。

李沐瞥了她一眼,心道她这个女儿就是想的多,有没有一种可能,她们什么都不帮,安然过着自己的日子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得了皇上的信任,哪怕不是永琮登基,她们母女俩都只会被新帝供起来。

一个作为母后皇太后,另一个作为固伦长公主。

不过女儿并不像她从原身记忆里窥得许多东西,也只能让她多看着点人了,别让和静做出冲动之事,谁叫这孩子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

李沐无声叹了口气,但看着女儿生机勃勃的样子,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

在往后的岁月里,被所有人视为与嫡阿哥永琮最有一争之力的永琪因患附骨疽在乾隆三十一年逝世,被皇帝追封为和硕荣亲王,五阿哥平生有六子一女,但活下来的只有一子一女,子是由侧福晋郭络罗氏所出,女是由格格胡氏所出,现在都交给嫡福晋西林觉罗氏抚养。

在五阿哥永琪逝世后,七阿哥永琮终于得了长子,在朝廷行走的底气更足了。

只是这份好运气没有持续多久,七阿哥身为皇上现在的长子、嫡子,风光无限,但也让皇帝更警惕了,重要的差事都不让七阿哥办,宁可让在朝廷默默无闻的两个已经过继出去的儿子办差。

在乾隆三十五年时,永琮这才得了嫡子绵宁,只是彼时因为皇上的不看重,以及自己几个弟弟的受宠让他心气不复以往,但皇上对自己的嫡孙绵宁还是挺重视的,将永琮的嫡子放到李沐身下养,翊坤宫平日里也算多了一丝乐趣。

但若只是皇帝的不看重也就算了,皇帝将数个儿子熬走,眼下即便已过天命之年都还是精神奕奕。

皇帝底下的这些儿子都在辛辛苦苦熬着,等到令妃的儿子永琰和永璘长成之时,已经是乾隆五十年左右了,彼时十三阿哥永琰二十八岁左右,但七阿哥永琮已经是四十岁了。

李沐看着皇帝的这些儿子由起初的意气风发到最后的落寞丧气,心里什么感触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