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朱元璋的执念(第2/2页)
去了就是做地主,去了就是有采邑的骑士。
更现代的社会制度没用。
那地方太大,而且人口太少,玩不起别的。
甚至目前明军的神机营这种纪律化军队都很难,朱棣虽然渴望能够建立这样的军队,但事实上他根本做不到,因为想建立神机营这种纪律化军队首先要足够人口的聚居区。因为这些士兵必须长期在一起训练,所以游牧民族进入不了这种时代,就是因为不具备这种基础,他侄子能实现,他实现不了。他侄子可是在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哪怕不算周围城市,光京城军户就得二十多万,而他的亦力把里目前大概也就是一两万人,但如果他把自己护卫都集中起来这样搞,那么他就得面对粮食运输和地方控制的问题。
他无法大聚居。
南疆各城一座城市几万人口就已经是极限了。
最大喀什噶尔两万四千户。
这是极限。
因为生产力限制了。
相反这种采邑制度,却可以用最低的维护成本,管理一片单位面积产出不如内地,缺乏连片大平原,只能依靠绿洲灌溉的破碎状控制区。
这也是西域基本上都是这种一座城市一个城主,始终不存在真正一统的主要原因,本来就是破碎的,统起来也没用。帖木儿号称帝国,但实际上还是个靠着信仰合在一起的联盟而已,他坐拥最大的城市,从各地掳掠工匠控制制造业。把儿子分封出去控制区域里的主要城市,然后各地埃米尔说了算,只是需要给他交税,但怎么治理他是不管的。不是他们不懂一个统一起来的大帝国的好处,而是他们的条件决定了只能分。
大明在西域也一样。
就是采邑制度。
去就有封地,然后玩庄园。
但是……
身份是军户。
所以,敢往回跑就是逃兵。
杨大使管杀不管埋,只管吹牛把人往那里哄,至于到了之后不满意也回不来了,无论卫所的军户还是他即将搞的商团,前者是法律压着,他是女人和赔款压着,总之去了就必须老老实实留下。
再说也不算坑他们。
现在连会宁的垦荒队都已经适应了环境。
说到底就是个初期适应的问题。
适应了之后,也就习惯了,再说反正家已经在那里了,不习惯也得习惯了。
杨丰在接下来路过的四川,当然忽悠不了多少人,四川都指挥使司摊派的就一个卫,这时候四川人口少的可怜,而且本身有的是荒地,他再吹嘘也很难动心,再说杨大使在这方面劣迹斑斑,大家其实都知道他挺能忽悠人,毕竟有会宁的惨痛教训。倒是他的义女们一片兴奋,对于这些在西域长大,日常习惯了风沙的女孩,嘉陵江大漂流和沿途的无穷无尽的绿色无疑就像异世界。她们在乘坐的船上带着憧憬看着沿岸的一切,同样也向沿岸的人们展示她们的容颜,就这样到达重庆。
重庆。
“下官见过大使!”
重庆知府迎候在码头。
“杨某只是路过而已,都没准备进城,倒是有劳知府了。”
杨丰说道。
他一路都没进城,毕竟他后面是绵延几十里的船队,一旦上岸进城很容易引发混乱,这可是数千义女,就跟几千只小黄鸭一样,而且没有经过任何训练,语言也不通,长得又不一样,一旦进城引发围观,很容易出乱子的。
就是在岸边停一下,然后补充点吃喝就行了。
“大使,下官是有京城的加急要转交大使。”
知府说道。
他紧接着拿出一份五百里加急的公文然后递给杨丰。
杨丰接过疑惑地打开……
“怎么了?”
张缨问道。
“你们皇帝的圣旨,让我暂时先别回京城,直接去广东,然后带着水师船队去吕宋迎迎马和他们。
这种事情迎有何用?”
杨丰说道。
当然,也可能是皇太孙为了安抚他爷爷,毕竟老朱这样一副状态,他不做些什么显得很不孝啊,不过这种事情的确也只能杨丰去,想在海上迎一支船队,那就只能依靠杨丰的高倍镜了。
至少这东西看的远。
而且马和的船队返航路线是杨丰设计的,虽然海上没有真正路线,但因为依赖洋流,那么至少在洋流的宽度内,但想要确定在洋流宽度内的什么位置,这个就只能靠杨丰的腕表定位了。
现在是冬天,那里也没有台风了。
“那怎么办?”
张缨说道。
“你带着她们去京城,我去广东看看,既然他请我去了,那总得意思意思。
从这里走驿站怎么去广州。”
杨丰说道。
“大使可自此处渡江,走驿道往播州再往贵阳,从贵阳到广西的安隆长官司,剩下就是走水路直奔广州了,只是沿途皆山路,甚至多处驿道也就是能通一马,路不好走。而且都是土司辖区,不过自从去年大军讨伐过之后,这些土司都还恭顺,大使天下无敌,倒也不用在乎。至于除此之外那就是走长江出川,再从湖广走驿道过去,略微远一些,不过路要好走的多。”
知府忙说道。
“走贵阳吧,山路对我来说与平地无异。”
杨丰说道。
的确,山路对他来说不用考虑,土司就更不用考虑了。
走贵州过去那就是沿着北盘江红水河西江一路漂流了。
走湖广就只能一路骑马或者徒步了。
还是去漂流吧。
反正就是糊弄一下,说不定他到广州时候,马和的船队已经返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