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令辽国无解的阳谋……(第2/2页)

而萧奉先则站出来支持第二个论调,毕竟大宋现如今边军的数量相比起之前的三十万,已经少到不足十万之数。

这难道还不够证明宋国愿意与大辽继续和平相处吗?

如果他们真的想要图谋燕云十六州,为何不趁着大辽抽调走大量的精锐之师后,迅速进攻大辽的南京道。

反而要将大辽被俘将士给赎回,还送还辽境?

只能说明,宋国仍旧惧怕大辽,所以才会做出如此讨好的举动。

而且宋国还特地遣使前来说明情况,这些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吗?

倘若耶律延禧是一位英明君主也就算了,可偏偏这货就是个比赵佶更加不堪的昏君。

偏偏就觉得萧奉先分析的十分有道理,没有继续追究此事,反倒下令,命南京道各州县官吏,征召更多的汉人入伍。

前往北方增援局势越来越糜烂的东京道,以及加强中京道的防御。

而是下旨督促北院枢密使事萧韩家奴、南府宰相张琳加紧征讨那夺取了大辽东京的高永昌,以及讨伐女直叛贼。

相比起那乱成一锅粥的辽国而言,大宋河北路的各种建设和发展,仍旧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仿佛北方的战乱,没有影响到大宋一丝一毫。清淤工程飞快的进行着。

还在河北路的主要干道,也在加紧铺设水泥路面,毕竟那么多的厢兵,既然已经脱离军队编制。

总得找点事情给他们做,让他们搞工作,这是最适合不过。

大宋的工商业十分的繁荣,对于发达的交通也有着迫切的需求。

重要的是,大量的工程,使得那些河北之地的厢军与百姓都能够在农闲之时,能够赚取到财帛。

又能够利用赚到的财帛去进行消费,带动河北路的商品经济的繁荣。

河北路的经济大面积向好,再对比那战乱频繁的辽国境内的百姓生活日渐艰辛。

自然也就让那些辽国南京道的百姓们颇有怨言。

而随着大量的辽国汉人战俘的回归故乡,宋国所赐给他们的财物,多被那些官吏所夺。

甚至还在一些地方州县引起了几场规模不大的骚乱,而这一切,都是高璋,也是整个大宋都很乐意看好的好事。

而现如今,那位辽国光禄卿马植的朋友圈正在快速的扩张。

辽国因为北方战线告急,而频频强征百姓入伍,甚至还加重汉人居住的州县的税赋。

自然也引发了这些辽国汉人官吏的不满,甚至还有大臣上书辽国天子,恳请天子为天下黎庶着想。

万万不要再加增税赋,不然,必定会民怨载道,不利于大辽的统治。

可问题是,现如今内乱频发,外面征战不休的大辽朝堂,也只能硬起头皮,继续加征税赋,以保证有足够的钱粮继续征讨和镇压那女直反贼和渤海反贼。

……

只不过,那高永昌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虽然大元国成为了大宋的藩属,并且还获得了大宋给予的武器装备的支援。

可是渤海人终究是一盘散沙,虽然数次击退了辽国的进犯。

但是麾下兵马亦是损失颇为惨重,面对着频频增兵的辽国。

高永昌不得不放弃了原本围攻沈州的计划,开始后撤。

可是令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他这边刚收拢残兵撤离了沈州。

不知何时,一支女直兵马,已经悄然地进逼到了沈州附近,并且在辽国守军因为大元国兵马撤离,懈怠之际发起了突然袭击。

等到高永昌回过神来之时,完颜斡鲁已经统帅着女直蛮夷,已经强攻下了辽国在东京道的重要据点:沈州。

高永昌顿时大惧之,连忙派遣心腹近臣铎剌拿着一方金印、五十道银牌前往女真军前议和。

一面派人速速往辰州,向驻扎于辰州的宋军请援。

何智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一重任,并且向明显六神无主,惶惶不安的高永昌进言。

请王后以及王子由自己护送往那宋人所割据的辰州,以宋人之仁厚,必定会接纳陛下的家眷。

如此一来,倘若万一不能力敌,到了那个时候,陛下也可以从容退走,也不至于因为家眷而受制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