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2/2页)
反对的人则觉得,那么多大队都没成功,说明该项技术还不到位,当时手把手教都教不会,那时可是有不少人兴致勃勃的跃跃欲试,但大多最终渐渐都没了动静。
没必要浪费财力物力来大力推广,即使真要推广,那就再选一两处试点,像前进大队那样先搞个半亩地、一亩地当试验田,成功了再慢慢扩展。
王县长倒是很坚定:“今年启动!”
周嘉妮道:“那我回前进大队问问刘岩,跟专业团队那边有没有保持联系,要一下他们的联系方式。”
“辛苦小周同志了。”
刚才赵玉珍远远的冲她打了个招呼,见县长在,也没过来打扰。吃完饭,她去找了赵玉珍一趟,跟赵玉珍聊了会儿,借单位电话给西河国营饭店打了个电话,定了三十个肉火烧、一锅馒头,之后才离开县政府。
周嘉妮也没回厂里,去了趟以前的宿舍区,看了看戴嫂子,傍晚准备坐最后一班车回西河公社。
结果一上车就听见有人喊她:“嘉妮姐。”
周嘉妮转头看到了肖敏。
肖敏还有些不好意思,扭捏了下,道:“嘉妮姐你坐我这里。”
周嘉妮愣了下才反应过来,挤过去把她按住:“你踏实坐着。”视线在她脸上来回睃了两眼,“啥情况?”
肖敏不好意思笑道:“当朋友处处呗。”然后又不好意思道,“我跟我妈说来找你玩的,要是我妈打电话你可别说漏嘴。”
周嘉妮捏捏她的脸:“拿我当借口,我却最后一个知道。”
“拜托啦嘉妮姐。”肖敏拽着她的手晃,“我请你吃饭。”
周嘉妮笑道:“吃饭也不能让你请,某人把你拐过来,他不出点血?”
肖敏脸色微红:“都行都行。”
两人笑闹了两句。
到了西河公社,就看到了等在那里的白昊阳。
白昊阳不知道借了谁的二八大杠,准备来接肖敏,结果看到车上下来两人,他顿时窘了:“嫂子,你咋今天回来了吗?你不是明天的课吗?”
周嘉妮翻了个白眼:“我今天晚上回来备课不行啊?”又摆摆手,“你俩走你们的,天还早呢,我慢慢走回去。”
这哪行?让他铭哥知道了不得削了他啊,白昊阳没那狗胆。
但周嘉妮委实不想当电灯泡,异地恋不容易,又是刚处上的,她就不讨这个人嫌了,挥挥手把两人撵走了。
两人离开,周嘉妮去国营饭店拿中午定的肉火烧,又等了一锅刚出锅的馒头,拎着离开。
出了镇子后看到四下无人,收进仓库,只留了五个火烧放到了背包里。
从背包里摸出一瓶可乐,拎着边走边喝,溜溜达达回了村里。
她晚上回来还是住在张惠惠家,村里管周嘉妮吃住的,给赵梅家补贴了粮食,赵梅嫂子推了好几次没推掉,周嘉妮也让她收着,赵梅无奈道:“我些粮食我拿着烧的手慌,等你回去的时候带上,或者拿去粮站换点全国粮票,等开学了补贴到口粮里。”
周嘉妮不与她争,给张惠惠手里塞了俩火烧:“趁热吃。”
赵梅嗔道:“你呀,不花钱难受是吧?”
吃过晚饭,周嘉妮去了大棚那边。
一号大棚外头摆了张小方桌,桌子腿缺了一块,拿碎砖头垫着,刘敬国、刘岩爷俩一边拍打着蚊子,一边低头唏哩呼噜的喝着粥。
余光瞥见周嘉妮过来,刘敬国忙招呼:“嘉妮过来了,吃了吗?”
“刘叔我吃过了,我来找刘岩问点事儿。”
刘岩转身去值班的屋里拿了个马扎出来,道:“有啥事您说。”
周嘉妮就问起他跟赵教授的团队有没有联系。
刘岩挠挠头,不好意思地道:“刚开始打过几次电话,后来我不好意思老麻烦人家,有啥事就找邱哥,邱哥跟他们联系。我这越不跟人家联系就越怵头…就没再联系过。不过前几天邱哥来聊到这块儿,听邱哥说他们现在换地方了。”
得,还得是她对象。
周嘉妮就眼巴巴等邱则铭的电话,她对象也没让她失望,她前脚才回到赵梅家,村里一个孩子就跑来让她去村委接电话。
邱则铭早上就到了,但那边临时有事,一直到现在才有空打电话,他先打去厂里,从厂里知道周嘉妮回了前进大队,又打到这边。
周嘉妮问了问他路上顺不顺利,胳膊有没有疼,问了问他哪天跟着一起走,末了才提到蔬菜大棚和赵教授团队的事。
果然还得是她对象,张口就来。
周嘉妮赶紧拿笔记好,有点替邱则铭委屈道:“当时来学的那么多,没想到都没发展起来。”
邱则铭倒是很平静:“不意外,当时我与所有人都交流过,来学习时其实都挺认真,但我从他们的话语里能听出他们、或者说他们当地干部在对待塑料大棚这件事上,目的不是为当地谋福利,更多是想借着塑料大棚出成绩,有点急功近利,只是我们与他们交浅言深,也提醒过,人家不以为意,所以失败是必然的。”
“王县长想大力推广,所牵扯的方方面面,范围肯定小不了,阻力肯定也不小,就看能不能坚持下去吧。”
当时前进大队的风光让太多人眼馋了,出尽了风头。
周嘉妮心里有点不舒服,她以为当时影响大家最多的是创收,创收之后老百姓受益,没想到影响他们最多的是出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