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民间(第2/2页)

“那还有别的路可以绕吗?”

“有倒是有,就是有点远……大约要多绕上四五十里。”

这便是要多费一日半的脚程了。

“走吧。”

一行人商议之后,便决定改一条远路,继续向东走。

有数百精锐甲士护送,倒也不虞有什么差池,毕竟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只有南面的丘陵地区相对平坦一些,而且,东边是常州府方向,只要能穿过丘陵,再走一百余里左右,应该就会到常州府的武进城。

或许对于现代人来说,四五十里根本不算什么,踩一脚油门一会儿就到了。

但这里不同,这里是明初,离开官道后,走的路根本就不叫“路”,而且天气恶劣导致地面泥泞湿滑。

若是平常一个人走路自然不碍事,但现在这种情况,却是步骑混编队伍,而是士卒也不是姜星火前世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行军都要全程披甲……一般是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轮换,以备突发意外,其他人的甲胄都是放在辎重车辆或是骡马上的。

便是这一部分披甲的士卒,在这种天气下,也极容易得卸甲风,更遑论小路不好走,稍有不慎便会摔跤跌倒,甚至摔伤了。

走了半日,原本在官道上旌旗鲜明的队伍,竟是走出了曹丞相败走华容道的落魄感。

绕过一处山脚。

“前面有个挺大的村子。”王斌遥遥指道。

正打算实地考察这些地区赈灾情况的姜星火闻言一喜,赈灾这种事不进行实地调查就容易被这些知府蒙蔽,之所以不走寻常路,不就是为了看到民间最真实的一面?

“你们先在这里等着,王斌挑几个没披甲的、裹着刀跟我进去,宋大人也一起。”

宋礼是历任过山西、陕西按察司的,倒也不算对民间疾苦一无所知,自然欣然应允。

几人进了村子,眼见因为天气炎热,又经历过雨水冲刷,很多房屋的茅草屋顶已经坍塌。

土路上也无行人,偶有看到他们的村民,都躲回了家里,此刻的村子显得颇为萧索。

然而诡异的是,村中心的大槐树下,开着一处大粥棚,正有不少人在吃粥。

“这是赈灾?还是义粥?”

姜星火看着粥棚里的青皮无赖,有些诧异。

还未待派人询问,忽有一孩童埋头哭着从旁边的茅草房里跑了出来。

“我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