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温茶(第4/5页)
虽然《明报》并没有直接说明,这件事与救出孔希路的联系,但既然地点就设在诏狱前面的一条街,任谁都看出来,这就是在拿孔希路作为最终的筹码。
很无耻,但是大儒们对此都很兴奋。
这是博取前所未有的名望的好机会,只要赢下哪怕一场辩经擂台赛,都可以立即从无名之辈,变得名满天下。
虽然镇守擂台的三人,卓敬、张宇初、姚广孝,实力都很强劲,但是文人不上去试试,谁会服气呢?
只不过,这里还有一个说法,却是要大儒们先推举出来挑战擂台的人。
当然有人看出来,这是姜星火的阳谋,是要他们先养蛊一般内耗一番,甚至激起内部的仇怨和纠葛。
但是阳谋的意思,就是你没得选。
大明朝的大儒们,大抵都是一副忠厚道学先生的模样。
在某些关键时刻,他们或许会有骨气一点,但这绝不是在对抗权贵阶层的斗争里,这个世界上是有勇敢的英雄,但大部分的人都做不了“直面惨淡”的这种勇士,所以他们的骨气,都体现在了吵架上面。
这些大儒都不是傻瓜,知道这次机会难得,万一赢了就能名震四海,扬眉吐气;输了倒也没啥损失,又不影响仕途,所以他们其实早就吵翻天了。
由于在任的官员不能参加,所以眼下京城里,有资历和能力参加的人其实极为有限,而且基本上是都互相认识的,所以聚在一起商讨,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秦淮河畔的一间酒楼,已经被包场。
“让我去!我是戊辰二甲第四名!”
“老夫年纪大了,让老夫去。”
“你身体都这样了,不怕有个三长两短?”
“哼,老夫不惧。”
“这是公平较量啊,既然有能力,本就不应该畏缩退却。”
“没错,就算输了也不丢人,大家都是老朋友老伙计,谁还能笑话谁?我等虽然年迈体衰,可卓敬和姚广孝,也没年轻到哪去,若不敢站出来,岂不是令人看扁?”
“……”
“诸位不要争吵了。”
一个苍老浑厚的声音响起,一名老者走了进来,此人非是旁人,正是从江宁镇赶来的高逊志。
“高太常?”
高逊志属于弃官离京,并非是建文余孽性质,所以他出现在这里,倒是没人意外。
高逊志须发皆白,但腰背笔挺、精神矍铄,作为理学大佬,又是杨荣、金幼孜等人的座师,甫一出场,话音落下,一阵纷纷扰扰之后,很快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
“高太常资历、威望、学识都没有争议,支持高太常代表我们。”
高逊志环视四周,目光扫过众多老朋友和晚辈们,最后看向一旁坐着的一位农夫模样的青年人。
这些大儒但凡考过功名的,基本都超过了二甲,或是翰林、或是庶吉士,甚至还有几位致仕的高官,虽然这些老头子平时都不显山不露水,但他们都有一套完善的理学理论和擅长的东西,而在野,意味着旁观者清,他们对整个局势的判断和把握都十分准确。
此时这些人都知道,这是明初学界想要奠定地位最关键的一次机遇,一旦错过,以后想要在大明朝的学界占据一席之地,恐怕就千难万难了。
所以,除了高逊志这种公认的强手,其他名额却是绝对不会相让的。
“你便是曹端?”
身着布衣的青年人站起来认真作揖行礼,他黝黑的皮肤和粗糙的大手,显得与周围养尊处优的大儒们格格不入。
“正是末学后进。”
曹端,字正夫,号月川,河南渑池人,十七岁遍览群书,十八岁师从宜阳马子才、太原彭宗古,博通五经,曹端如今已经是陕西河南一代毫无争议的学界魁首。
事实上,如果没有其他干扰的话,这位学术界的大佬,将会逐渐成长为被《明史》所公认的“明初理学之冠”。
但有了姜星火的存在,历史线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偏移,曹端也出现在了这里。
“既如此……那么就请诸位先生和学子做个见证。”
高逊志微笑点头,转眼望向曹端:“我听闻你自小读圣贤书,颇具仁心,年纪轻轻便已名扬豫、陕,今日老朽打算给你一个机会,参与竞争剩下的名额,不知你意下如何?”
高逊志的态度极为诚挚。
事实上,此地基本都是南直隶,乃至以南京本地的大儒为主导,若是没有人引荐,曹端再有能力,也不过是在陕西和河南有点名声,就连公平竞争出战名额的资格都没有。
在场的大儒们和学子们,都不会允许这件事情发生。
原因也很简单,出战名额,一定是最有资历、能力的大儒的。
而“竞争出战名额的名额”,则是留给各自后辈用来露脸的。
这是早已有了默契的自留地,是为了各自学术传承所必须的资源交换,怎么能让一个外人抢了风头?
曹端沉默良久,终究抬起了头:“谢老先生信任!晚辈一定尽力而为!”
“哈哈,好。”
高逊志抚掌而笑,脸色欣慰。
“这个年轻人是谁?”
此时在场之中,也有许多人对曹端产生了兴趣。
毕竟,在场的众多大儒都是饱读诗书,除了儒家经典,各种各家典籍、传记、游记、杂书数不胜数,每天闲暇之余翻阅研习,所谓学富五车,自然不是空口说说罢了。
在场没有白给的,高逊志为何偏偏对此人有信心?而由于地域和信息传播的缘故,曹端的名字,他们有的人甚至从未听说过。
“高太常这是要捧杀啊。”
一个大儒摇摇头:“这个曹端,虽然在豫陕声名鹊起,但年纪太轻,资历太浅,若是让他代表士林出战,恐怕根本不能服众。”
“是呀,高太常这个提议,看似是在帮曹端,可实际上却是害了他,这是一步险棋,稍有差池,就容易毁掉曹端的前程。”
“不过曹端说不得也是一片赤忱之心,也值得敬佩。”
……
一些大儒在议论着。
这种事情不需要他们去劝说曹端,毕竟他们都知道,如果曹端真的愿意接受高逊志的提议,那他自己肯定不愿意放弃的。
只是这种举动,却是隐约间犯了众怒。
一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人,竟然想代表他们出战?这是狂傲?还是疯狂?
即便不是如此,光是竞争出战名额的名额,也已经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高太常,这是何故?”
此时,一个声音响起。
“徐老。”
高逊志连忙拱手。
另一名老人蹙眉道:“老夫知晓您一片拳拳之心,可惜此人资历尚浅,年龄偏小,恐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