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一章 1914年在比利时和法国北部的运动战(第10/15页)

此次炮击又持续了一个下午。但我们也借此机会将战壕的深度挖到了7英尺。一些士兵甚至给战壕的前壁挖了散兵坑,这样就能避免定时引信炮弹的伤害了。同时,有了头顶上20英寸硬土的保护,触发引信炮弹的杀伤力也大大减小。

到了傍晚,敌人的火力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用各种武器向我们发起攻击。敌人的大、中口径火炮产生的黑色烟雾飘过来,将我们的阵地遮得昏天黑地,炮弹把山坡炸得坑坑洼洼,一时间泥土和石块齐飞。这都是在给他们的步兵开路吧。让他们放马过来,干等了一天,我们早已跃跃欲试了。

敌人的炮火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其步兵并没有及时跟进。我们从战壕中爬出来,发现伤亡小得出乎意料(全营才16个人)。尽管战士们心有余悸,但依旧斗志满满。在炮击前和炮击过程中的土工作业总算是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夕阳的余晖洒满了整个战场。在部队右翼的第49炮兵团配置给我们两门火炮,但如今,炮组人员不是阵亡就是重伤。机枪排阵地也受损严重,根本无法继续战斗。处在我们右侧树林中的3营看起来同样损失惨重。茂密的灌木丛加大了他们修建工事的难度,在敌军密集炮火尤其是侧面火力的攻击下,他们遭受了极大的损失。除了炮弹的直接伤害,大量炸断的树木也砸伤了不少士兵。

我前往团指挥部接受命令,顺便领取食物。哈斯上校对3营的严重损失十分忧虑,只能让他们从树林里撤退。这样一来,失去两翼支援的情况下,2营仍要继续坚守德福依树林的东侧山头。哈斯上校最后强调,第124步兵团誓要同阵地共存亡!我回到营里传达了团部的命令。右翼的8连随即重新部署,6连也要按照指示沿德福依树林东侧加筑战壕。其他部队则要进一步加固已有阵地。战地厨房车在午夜时分到达,也再次带来了士兵们期待已久的信件。同前一晚一样,士兵们又在坚硬的硬土上凑合了几个小时。第二天,敌军炮兵开始攻击的时间点几乎同9月8日一样。不过,深藏在战壕中的我们并没有过分担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尽管炮击经常炸断电话线,但我们一直同团部保持电话联系。当天,我在第5连待了很长时间,又同第7连的班特勒中士一起侦察了敌人的阵地。结果,我们发现法军炮兵大多部署在开阔阵地上,完全忽略了隐蔽工作的重要性,其步兵同样缺乏必要的警觉。我立即起草了一份带有简要地图的报告,经由营部转呈给团部,请求派遣炮兵联络员到2营前沿阵地来,制定对敌军暴露炮兵阵地的打击计划。

第120步兵团的左翼处在285高地南侧的山坡上。他们600码外有一段铁道,铁道对面就是敌军。对方的预备队集结在沃克斯·马里车站西面半英里处的一个山口附近。倘若我们把机枪排布置到阵地左侧的小山丘上,或许就能给敌方沉重打击。我跟机枪排排长详述了计划,但他经过一番仔细思考后却拒绝执行该任务。我只得越级指挥,接管了该机枪排。为了避免法军炮兵的反击,我们必须速战速决,不能拖延。几分钟后,我们的机枪对集结中的敌方预备队进行了射击。这次行动把对方打了个措手不及,也造成了一定的伤亡。任务完成后,我们立即撤离到有掩体的隐蔽之处。尽管机枪排无一伤亡,但排长还是向团长申诉了我的越权行为。听了我的解释后,团长认为行动合理,也就不再追究责任。

白天,炮兵联络官先后数次来到我们前沿阵地。我们为其详细描述了敌军炮兵阵地的位置,但我军炮兵弹药供给过于匮乏,根本无法对敌军发起有效反击。虽然如此,在我方炮兵连的努力下,还是迫使对方的炮兵连转移了阵地。

当天晚上同前一晚如出一辙,对方炮兵对着我军阵地一阵猛烈炮击,像是为我们演奏安眠曲,然后便没了动静。据推测,他们应该是再一次趁着夜色悄然转移了。

为了抵御敌方炮击,我们继续加固战壕,几个小组负责去树林里砍树。幸运的是,我们的伤亡再次降低。战地厨房车到来时已经是22点左右了,7连的士官长罗滕豪斯勒还弄了一瓶葡萄酒和几捆麦秆。在临近午夜时,我在营部不远处的地方躺下,枕着麦秆进入了梦乡。

战地观察

因为阵地太接近树林,第3营伤亡很大,被迫在夜间撤离阵地。敌方密集的炮火对处在树林边缘的驻防部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我军因此伤亡惨重。同时由于林子里有不少灌木,这些部队的工事修建相当艰难。如果他们处在荒凉的山脊上,敌方的炮弹根本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但因为身处树林,大量炮弹因为树枝的缘故而提前引爆,炮弹在空中爆炸让我军猝不及防。而且,炸倒的树木直接砸在士兵身上,对我军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这片树林就是一个巨大的死亡陷阱,敌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对我们造成巨大威胁。而且现在敌人的引爆技术更加的成熟,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我军的伤亡可能比现在还要严重。

相对3营,2营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因为驻守在山脊上,而且对阵地进行了多次加固,所以尽管敌军炮击不断,阵势也很大,3营的伤亡却很小。真正有威胁的是那些定时引爆的炸弹,因为会有相当多的弹片直接飞进战壕。

坚硬的地表让2营阵地的工事修建困难重重。尽管如此,在9月7日到8日期间,我们还是督促着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士兵不断加固阵地。若是没有切实有效的指挥和以身作则的指挥官,这一切也不可能如此顺利。

从9月7日到9日,法军朝我们头顶招呼了不少炮弹。因为附近有弹药补给点,所以他们的攻击一直没有间断。而我们的炮兵却一直缺少弹药,根本无法为步兵提供充足的支援。

现代的阵地防御体系同1914年早已大相径庭。原来我们只有一道简单的一线阵地,其余部队都镇守在第二道防线。而当下(1937年),一个营的阵地通常由前哨阵地和主体阵地共同构成,这样的部署方式具有更好的防御纵深。在正面和纵深都有1100码到1200码的防御面上,数十个互相支援的步枪、机枪、迫击炮和反坦克武器火力点组成了十分严密的防御网络。这样的部署既能确保自身火力集中,又能迫使敌人分散火力。而且,由于各个火力点之间互为依托,防守部队的机动性也就大幅提升。即使敌人攻破了主阵地,防御部队也能迅速组织反击。如此一来,敌人突破防线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1914年9月9日到10日的夜袭

我枕着麦秆酣睡之际,半夜却陡然惊醒。战斗在我们正前方和左翼的高地上打响。当时还下着瓢泼大雨,我整个人都湿透了。身体左侧信号灯在不断地闪烁,步枪也在剧烈的交火中发出嘈杂的声音。通信兵告诉我营长正在团部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