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七夕(第6/13页)
她身子微微一颤,似乎被什么击中了一般,他扶着她的肩,说道:“怜悯和心悦,是两回事,阿萤,你不用因为怜悯他,就必须喜欢他,爱慕他,这对你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她有些仓促地移开目光,似乎不敢直视他的双眼,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只是震撼于原来他什么都知道,耳中只听他不徐不急的声音说道:“你曾经跟我提起,当初崔倚说,成大事者,必经大悔恨。我做的决定,你恼我恨我,我受着便是。我并不想致崔公子于死地,你说得对,他罪不至死,我当时也确实犹豫了,并没有立时冲下来救他,因为我着实恼恨他害得裴献大将军陷入九死一生之地,更恨他害得裴洊伤残,那是我视作兄长一般的同袍。你要是问我,此事我后悔吗?其实我也不知道,就像你曾经说过的那样,在我在山上冷眼旁观战事的时候,我便该当知道,我既做了这样的事,便没得悔恨之处。”他说道:“可是我心里笃定,阿萤,哪怕我做了这样的事,你还是会喜欢我的,就像哪怕你现在因为这事恼恨我,捅我一刀,我也还是会喜欢你的。”
他从腰间取出那柄匕首,递到她的手中,说道:“你想好了,如果要刺我,我绝不闪避。你自幼受了崔公子的恩情,你刺我一刀,就此报恩,这是公道应该的。”说完就看着她,她拿着那柄匕首,不知为何,手指微微颤抖起来。他浑不在意地看着她,不知过了多久,匕首无声地滑落,掉在软榻上。她脸色煞白,忽然转身匆匆而去,像在逃离什么似的,她本来穿着素色的薄纱衫子,裙袂被风吹得飘然,转瞬就消失在翠竹之间。
他看着她的背影,又看着满地的竹蜻蜓,风里似乎还有她身上幽淡的香气。他不禁长长叹了口气。
她匆匆而走,脚步匆忙,也不知道行了多久,这才发现自己原来走到了竹林深处,她终于停下脚步,过了片刻,才发现自己的双手在微微发抖。四周是千万杆翠竹,只有她,独自伫立在竹海。从小到大,她很少有这般失态的时候,只是因为他说得对,她恼恨的并不是别的,而是恼恨自己不论如何,都仍旧会喜欢他啊。
风吹过,竹海发出沙沙的声音,她慢慢扶住了一杆修竹,抬眸望去,竹子笔直地生向高处。世人爱竹,因为如君子,直而有节。她也曾经希望自己能如这竹子一般,有青云之志。今日他这一番话说得甚是清楚明白,她心里的纠结之意渐渐淡去。她对公子有万千负疚之感,因为……因为从小到大,许许多多的缘故,但是确实如他所言,自己并不能因为公子心悦自己,更不能因为怜悯他,就必须喜欢他,爱慕他,别说蒙蔽不了自己,对死去的公子来说,也是极不公平的。
毕竟公子如同自己的兄长一般,他有自己的骄傲,她早就知道的。
她伫立在竹林中,想了很多,也想了很久,直到黄昏时分,这才慢慢走回精舍去。
桃子正在发急,见她回来,不由得喜出望外:“校尉,你到哪里去了?我要去寻你,秦王却说不用,他说让你静一静,想一想,不要去打扰你。”
她点了点头,说道:“我确实想明白了。”
桃子是个率直的人,也不问她想明白了什么,只喜滋滋地道:“那就好,校尉,你常常跟我说,凡事都有法子解决,你想明白了就行。”又絮絮叨叨,问她晚上吃什么,她定了定神,说道:“晚上便吃鱼丸吧。”
桃子见她有胃口想吃东西,又是一喜,说道:“那可好,秦王送来的鱼,还有几尾养在厨下水缸里呢,我去做鱼丸。”
桃子喜滋滋地去了厨下,李嶷还没走,听说她要吃鱼丸,也不用桃子动手,自己净手剖鱼,捶打鱼蓉,挤作丸子,用清水煮了一锅鱼丸,又另调了汤羹,下了鱼丸煮沸,闻得清香扑鼻,并无腥气,这才令桃子送去。
桃子见他这么费劲巴拉做了鱼丸,心里都不禁不好意思起来,不由问:“你不自己送去吗?”
李嶷想了想,却摇头道:“今日我就不送去了,待过些时日吧。”又额外叮嘱桃子:“若是她想吃什么,用什么,你告诉谢长耳就是了,我定让他想法子送来。”
桃子闻言,点了点头,自端了鱼丸汤回精舍去,果然何校尉吃了一盅鱼丸汤,喝药的时候也一饮而尽,十分痛快。桃子心下欢喜,说道:“校尉,你想明白了,这可真好。”
她点了点头,说道:“是的,咱们得尽快养好伤,然后从容地想一个脱身之计。”
桃子道:“我拿话套过谢长耳,他说这太清宫里里外外总有两千人,其中还有几十个是李嶷亲自调理出来的斥候,咱们要走,只怕不容易。”
阿萤点点头,说道:“徐徐图之,要紧的是徐徐二字,天时地利,谋得良机方可。”
桃子见她神气恢复,不由得精神大振,说道:“校尉,我就知道你定然有法子的。”
从这日起,她在吃药治伤之事上,不再纠结耽搁。桃子又有谢长耳可供驱使,但凡桃子一开口,各种珍稀伤药,滋补食材,皆如流水一般,由谢长耳送到太清宫中来。
如此又过了旬日,裴献率诸将至东都,陛见天子。自皇帝登基后,裴献忙于战事,还从未至陛前面圣,又因为裴献忠勇,镇西诸将功勋卓然,皇帝也格外重视,连日设宴,君臣宴饮,而秦王李嶷还兼着西北道行军大总管,名义上乃是裴献的顶头上司,实则又在镇西军中多年,与裴氏父子熟稔无比,自然连日相陪,也因此,一连数日未得空能到太清宫中来。
这一日恰逢七夕,李嶷虽连日有事,却着实惦记着。洛阳之前虽久陷战火,但眼下战事既定,孙靖大败,天子于东都正式登基,驻跸于此,更有镇西军于城外驻扎,城中民心早已安定,今逢光复后的第一个七夕,早由天子名义降下旨意,解了此日宵禁,九门大开。城里城外有小儿女的人家,哪肯错过这般热闹,不仅白日里结伴去城外烧香许愿,捉喜蛛以便结万字,更有折花插鬓、制同心脍等等东都旧俗,黄昏时分更是张灯结彩,欢声笑语,准备蔬果,预备月下乞巧。
李嶷陪着裴献在宫中领宴,君臣尽欢,直到起更时分才散去,退出行宫。今日过节,九门不禁,仰头见满天星河灿烂,他便也不回住处,径直骑马出城,快马加鞭,直奔太清宫而来。
等到了太清宫,谢长耳早就候在此处,一见他来,喜出望外,上前替他拉住了马,又见他拎着一个食盒,便问:“十七郎,这是带了什么吃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