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边界问题

“二战”结束前,美、英、苏三大同盟国讨论战后欧洲问题,波兰领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尽管波兰流亡政府始终坚持要收复他们的东部“边疆”,但不仅苏联反对,英国、美国和法国也都不支持,因为“寇松线”本来就是在巴黎和会协约国建议基础上由英国外交大臣提出来的,三国无法出尔反尔。不过对“寇松线”南段有过争议,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说那没有确切标定过,应该在利沃夫东侧(西方称之为“寇松线B线”)。莫洛托夫当即拿出当年寇松爵士签署发给苏俄的电报,把电报原文读给英国人听,明确指出了“寇松线”经过的地点,丘吉尔只好表示:“看来与会者对苏联西部边界,包括利沃夫城的问题,没有什么大的分歧了。”1943年12月1日德黑兰会议最后一天他提出著名的“三根火柴”之说,分别代表德国、波兰和苏联,表示三根火柴都应该向西挪动,波兰的损失应该由德国来补偿,波兰领土应该位于“寇松线”和奥得河之间,并且包括东普鲁士和奥德河上游西里西亚的奥佩尔省(俄语Оппельнской провинции,译自它原来的德语名字“Oppeln”),即现在波兰的奥波莱省(Opole Voivodeship)。

1945年2月4日雅尔塔会议上丘吉尔、杜鲁门(这时罗斯福已经去世)和斯大林再次为战后波兰边界问题发生激烈争论,然而这一次争论的不是波兰的东部边界而是西部边界。东部边界基本上沿“寇松线”,但也作了少量有利于波兰的调整,并且把东普鲁士南部划给它(北部则划归俄罗斯,即现在的加里宁格勒州)。波兰和德国的边界整体往西推移约200多公里,移到奥德-尼斯河一线。但奥德河上游有两条主要支流,一条“西尼斯”(波兰语称Nysie Łużyckiej,德语称Lausitzer),另一条“东尼斯”(波兰语Kłodzka,德语Glatzer),丘吉尔和杜鲁门都主张以“东尼斯”为边界,但斯大林坚持沿“西尼斯”。东、西尼斯之间的区域原来是德国重要粮仓,丘吉尔和杜鲁门指出,如果把它划给波兰,德国人将面临缺粮问题。斯大林回应说,德国过去也得进口粮食,可以让他们向波兰买粮食。丘吉尔还说:“如果用德国食物把那只波兰鹅喂得太饱以致难以消化,那就太不幸了。”(It would be a pity to stuff the Polish goose so full of German food that it got indigestion)。两位西方领导人又提出那块地方居民稠密,把它划给波兰意味着要有几百万德国人背井离乡。丘吉尔说,如果听到那样的消息英国人将会感到震惊。直到战后写那本著名的回忆录,他还念念不忘此事:

德国的粮食大部分就是从波兰人夺去的那片土地得来的,……就欧洲未来的和平来说,这是一个大错,……总有一天德国人会想要回他们的领土,而波兰人将无法阻止他们。

但是,由于斯大林不肯让步,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时美国的原子弹还没有研制出来,还指望苏联尽早出兵对日作战,最后英、美两国还是同意了斯大林的意见。值得庆幸的是丘吉尔担心的事直到今天也未发生,这证明了一点:德国人对当年发动二战的悔罪是真诚的,甚至对在英、美看来过于苛刻的惩罚也接受了,并没有反悔。

波兰尽管从西边得到了补偿,但对失去“东部领土”仍然耿耿于怀。许多波兰人从乌克兰西部移居到西里西亚,波兰第四大城市弗罗茨瓦夫即原来德国的布雷斯劳被称为“miasto lwowskie”(像利沃夫的城市)。波兰北部城市托伦、格但斯克和奥尔什丁都被称作“miasta wile ń skie”(像维尔纽斯的城市)。波兰还有不少与“东部领土”有关的组织,最大一个是“东部领土居民大会”,总部设在西里西亚第二大城市比托姆,分支机构几乎遍及波兰全境,每年都举行东部领土居民大会和到“光明山修道院”朝圣的活动。

“二战”后作为德波边界的奧德一尼斯线(Oder-Neisse Line),南段没有以奧德河上游主支流“东尼斯”而是以“西尼斯”为界。

“二战”后德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图中标记数字1—10的部分原来都属于德国,现只有标记数字2、4、5、6、7、8的部分属于德国。

希特勒发动战争、尤其是发动对苏战争的一个重要动机是为德意志民族夺取“生存空间”,结果却适得其反。按照丘吉尔“三根火柴”都要挪动的主张,德国失去了大片领土。我在哥廷根的时候,不少德国人告诉我他们来自“东部”,我以为那指的是“东德”,大概是因为不赞成那里的社会主义制度来到西德的,后来才明白“东部”所指还在“东德”以东,即奥德-尼斯河边界以东,“二战”后划给波兰的那片土地,还有南北两半分别划给波兰(占多一半)和苏联(占少一半)的东普鲁士。

与失去大片领土相伴,大量德国人背井离乡成为难民,一般估计约1,200万,还有人认为高达1,600万。逃亡途中丧生的估计有上百万,有幸活下来的大多数到了西方三国占领区,即后来的联邦德国。当时美占区人口约1,800万,英占区人口约2,200万,法占区人口约380万,合在一起约4,380万,加上苏占区的1,700万,也才6,000万,可见从“东部”逃亡来的人所占比例之大。

“二战”结束时逃亡途中的德国东部难民,基本上是妇女、儿童及老人。

“二战”德国失去的“东部”不但面积相当大,而且是历史上不少德国名人的故乡。例如,数学家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Christian Goldbach,1690—1764),第一次世界大战四部曲闻名的阿诺德·茨威格(Arnold Zweig,1887—1968),19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保罗·埃尔利希(Paul Ehrlich,1854—1915),等等。

失去这些地方,还让德国失去两所十分重要的大学,那就是1544年建立于东普鲁士首府的柯尼斯堡大学和1702年创建、位于下西里西亚的布雷斯劳大学。

德国统一之后,1990年和波兰签订《德波边界条约》,再次确认“奥德一尼斯线”。“二战”结束后失去“东部”对于德国不啻有如“断臂之痛”,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然而德国人痛定思痛,理智地接受了这个严酷的现实,并未提出异议。他们承认,由于发动侵略战争,伤害了别人,不能不受到惩罚。这对我们认识日本和邻国的领土争端应该会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