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返京(第2/2页)
“……”
听着奇怪,但是逻辑又极具说服力。
庄冬卿多想了一步,“若是……日后他知道了,想讨伐王府呢?”
岑砚神色从容:“那他冒的风险可不小,滇地广阔,气候又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若是我不依,反了,自立为王,他岂不是得不偿失。”
“要知道,滇地在我阿爹之前,一直都独立中原之外,自管自的。”
庄冬卿眼睛睁圆了。
惹得岑砚发笑道:“卿卿没想过这种可能?”
庄冬卿叹道,“……我确实没什么政`治头脑。”
利弊分析,他不行。
岑砚只抱着他笑。
笑罢,又仰头看他,眼尾弯弯的,浅瞳倒映出庄冬卿的身影,问他,“所以不管这些扫兴的,你想在哪儿办?”
庄冬卿实话道:“我没想过。”
拉了拉岑砚的手,问他,“你觉得呢?”
果然岑砚早就想好了,“若是可以,自然上京办一次,封地办一次,最好。”
“但其实上京的人现下和我们也没什么干系。”
“以后都在封地了,我还是想把精力都花在封地,大办一场。”
庄冬卿察觉到了话里的重点,试探问道:“你……不会把流程都想好了吧?”
得到回答:“流程都是固定的,关键还是请的人,排场和用度。”
“……”
庄冬卿不说话,岑砚捏了捏他手,“不喜欢吗?”
“不,也,也不是。”
思索片刻,庄冬卿艰难问道,“一定要大办吗?”
岑砚不答,反而垂目道,“我想。”
“在一起的时候没人知道……”
“你生了安安也没人庆祝……”
“转眼安安也大了,除了册封和婚宴,别的错过了也只能错过了,也没有第二个孩子的。”
这是庄冬卿他们那一族的体质决定的。
能生,但都是单个,生完和正常男子就没啥差别了。
庄冬卿:“……”
数的这么细,让庄冬卿有些不好意思了,因为从头到尾,他都捂得很严实。
但他能瞧出来,岑砚是愿意显露他们关系的,而且……很愿意。
岑砚抬头,眼神让庄冬卿无法对视,又道,“你加冠的冠礼也没有……”
“办!”庄冬卿一咬牙,阻止了岑砚接下来的话,“你办吧!”
早办晚办,迟早有这么一遭,办办办,之前都依他的意思,对外他是王府门客,等关系过了明路,肯定要依一回岑砚,也得让他高兴高兴的。
说完,果见岑砚喜笑颜开,抱着他道:“卿卿真好。”
“……”
人就是这样被甜言蜜语腐朽的。
但是,真的好顺耳哦。
庄冬卿想了想,本着不能吃亏的念头,要求道:“再夸我两句。”
岑砚笑,凑他耳边又说了两句。
说完便被庄冬卿瞪了,“不要这种!”
哪有夸到床上去的!
岑砚乐不可支。
庄冬卿后知后觉,对方就是故意的。
庄冬卿脾气来了,要走,岑砚不让,拉拉扯扯……还是扯到了床上去。
*
李央确实也开始发力了。
在与岑砚商谈的几日后,将私兵的消息透露了出去。
四皇子那边立即利用了这个消息,宣称八皇子豢养的私兵,然后将盛武帝昏迷一事也和丹药扯上了关系,造反的名头变成了名正言顺的清君侧。
如此杭州看似还是一片的风平浪静,但是却暗暗的将冯公公架了起来。
依照八皇子李德的性格,私兵一事已经不太容易放过了,眼下又走漏了消息,怎么看,冯公公也搭不上李德的那艘船了。
冯公公焦虑,却也无奈,面上还是谁都不得罪,私下却试探了两次岑砚的口风。
岑砚自然只说且看,多的一句没有。
十日后,四皇子的兵马到了上京周边,战事一触即发。
半个月时间不到,仗打得有来有回,有输有赢。
但上京周边的流民增多,据说因着打仗,很多富人要么跑到京城内,要么直接举家迁徙,到外地找亲戚去了。
一月后,四皇子的兵马逼到了城门。
而岑砚,在这种乱局中,也终于拿到了谋算已久的丹药。
从宫里流出来的。
正是盛武帝服食的第二种。
不容易,若非趁乱,是万万拿不到的。
拿到便将丹药给了赵叔。
重金属中毒的知识在这个年代应当无人知晓,想着这点,庄冬卿主动也加入了研究。
赵叔管药材的部分,庄冬卿用还记得的反应,看看重金属有哪些。
忙活了一个多周,终于写出了一份解药单子,按药方服下,再加以针灸,盛武帝应当还是能醒过来的。
而忙完,外间局势又变了一变,四皇子已经落了下风。
再两天,得到线报,岑砚看过道:“李仁要输了。”
“看来老天都在帮李央。”
庄冬卿闻言没有说话,心里却想着,可不是么,男主啊,天命所归。
又三日,上京传来四皇子李仁被活捉的消息。
岑砚想都不用想,“肯定直接杀了。”
转头请了李央到府,不知道两个人聊了些什么,反正就庄冬卿的感受,两三句就谈妥了,再往后,郝三徐四开始日日操练亲兵,岑砚一日的大半时间也都在兵营里度过。
感觉到了气氛的紧张,庄冬卿哄着岑安安,觉着他们在杭州住不久了。
果然,李仁身亡,和八皇子被立为太子的消息是一道传来的。
当是时,已至金秋时节。
正好尝过了满是蟹黄的大闸蟹,府里开始收拾东西,他们要动身了。
“什么名头呢?”
庄冬卿问。
正在擦剑的岑砚道:“李仁不是已经说得很完善了吗?”
“豢养私兵,把持朝政,毒害陛下,样样都让人看不过去。”
庄冬卿:“……”
倒是没想到李仁还有这个用处。
确实,借口都是现成的。
岑砚放下帕子:“至于发兵理由,不是和我来上京的时候一样吗?”
长剑入鞘,寒光内敛。
岑砚朗声道:
“清君侧,除佞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