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驴肉火烧(第2/3页)
“这南华楼才开了一个多月,在京城可出名了!”
“听说开酒楼的东家还是个姑娘家呢,还说那姑娘长得跟仙女似的!”
“对,我听威远侯府的人说,那家酒楼的菜都特别好吃,还有奶茶喝!”
“还有个游乐场呢,只要去吃饭就能在里面玩,听说到处都是玩具!在京城里都是独一份!”
尤其是孩子们,听说京城里开了这么一家又好吃又好玩的酒楼,谁不是跃跃欲试?
只是靖国公府一向管得严,他们也不敢吵闹着要去南城吃喝玩乐。
大家这么一打岔,靖国公想说的话就不好说了,拿起酒盅喝了一口酒。
唉,刚才怎么就只顾着吃牛肉,忘了喝酒了呢?
回想起酱牛肉的香味,靖国公十分遗憾,那可是顶好的下酒菜!
靖国公夫人却是头一次听说南华楼竟然是这样的,不禁来了兴趣。
“一个多月就能在京城打出名声来,这南华楼说不准还真有些本事。”靖国公夫人转向顾安氏,说道,“你安排一下,叫那家厨子来府里做一桌菜,咱们也尝尝外头的手艺。”
顾安氏起身刚要答应,却听见一个略显突兀的声音。
“不成!”
靖国公夫人和顾安氏一惊,齐齐看向顾南箫。
迎上母亲和长嫂的眼神,顾南箫才意识到自己不小心插嘴了。
府里的事务本就是顾安氏打理,请个外头的厨子来做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一向连家都不怎么回的顾南箫,为什么会突然提出反对意见?
可是他一想到府里要雇梅娘来做菜,心里就觉得极不舒服。
顾南箫抿了抿薄唇,冷声说道:“要过年了,南城那些铺子早就关了门,就算是派人去请,也找不到人的。”
他是南城兵马司指挥使,自然比家里人更熟悉南城的情况,虽然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不过也算是勉强说得通。
靖国公夫人倒是多看了顾南箫一眼,才对顾安氏说道:“箫儿既然这么说,想必去了也是白跑一趟,罢了罢了,过完年再说吧。”
见她们把此事撂下不提,顾南箫才放下了心。
后面的菜,他便有些食不知味。
好不容易挨到大家吃完饭,顾安氏和顾魏氏伺候婆母回房,顾南山和顾南江也起身告辞。
顾南箫刚要走,却被靖国公叫住了。
“箫儿,你随我来书房。”
顾南箫只当他还是想问那牛肉干的事,便依言跟了过去。
到了书房,靖国公果然问起了牛肉干。
听了顾南箫详细的描述,再看他叫金戈去房里取了几根牛肉干送来,让他亲眼看过之后,靖国公不由得点了点头。
“这牛肉干比鞑靼人做得还要好,酱牛肉也不错,如果咱们也有这样的军粮……”
顾南箫不得不打断靖国公的幻想,说道:“鞑靼地广人稀,到处是牧场,养羊牛马都比咱们要容易得多,咱们汉人人多,又有朝廷禁止杀牛的法令,怕是做不出来太多的牛肉干。”
靖国公不死心:“那做猪肉干、鸡肉干、羊肉干呢?”
顾南箫想了想,说道:“这倒是个法子,而且咱们不必把这些供应给所有军营,只要供给骑兵营就行了。”
他知道靖国公一直羡慕鞑靼的骑兵,要不然也不会看见个肉干也会如此激动。
靖国公叹气道:“还是你最知道为父的心意,我年轻的时候啊,吃了多少鞑靼人的亏,要是咱们也有这样的骑兵,跟鞑靼打仗可就容易多了……”
父子俩说得兴起,又说起鞑靼马跟中原马的不同,北方何处有牧场能大范围的养羊养马,以供军需,连羊皮能做靴子皮具水囊之类的小事都讨论到了。
说着说着,顾南箫却发觉靖国公的情绪逐渐低落了下来。
他便止住话头,陪着靖国公默默坐着。
许久,靖国公才叹了口气,说道:“先皇好大喜功,一心要打败鞑靼,收复北疆,当初为了寻求武将势力的支持,便立了你的姑祖母为皇后,要不然当年你祖父也不会带着我拼死拼活地打北疆,我这条命,能留到今日都是运气……”
顾南箫不愿见老父伤感,便安慰道:“如今国泰民安,都是当年祖父和父亲出生入死的功劳,祖父在天有灵,定会为咱们高兴的。”
靖国公缓缓点头,说道:“好在你姑祖母是个明白人,见那时候武将势力如日中天,便做主立了出身清流的李氏嫡女为太子妃,文臣一派才算是缓过气来,可这也有弊端,李氏嫡女身子骨不好,诞下太子后更是损耗颇多,皇后这位置没坐上几年就去了,你姑祖母见太子年幼失怙,便把太子带到身边,请了名师悉心教导,还叫你进宫陪读……”
说到这里,靖国公看向顾南箫,难得的露出几分内疚。
“说起来,为父这三个儿子中,最对不住的就是你。”
顾南山身为长子,早早就被封为世子,日后只管继承爵位,掌管侯府。
顾南江夫妻俩精明能干,帮着靖国公夫妻打理庶务和产业,早就为自己那一房攒了无数资财。
只有顾南箫,爵位没他的份儿,庶务产业也不如二房多,从小进宫更是吃了不少苦头,最后还要去兵马司历练。
顾南箫察觉到靖国公的语气低落下来,便说道:“父亲说的是哪里话,儿子在宫中过得很好,现在手中又有实权,太子表哥也很看重儿子,父亲只管放心便是。”
他停顿片刻,轻声说道:“儿子知道父亲的心意,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父亲的苦心,儿子都明白的。”
当初顾太后要娘家送来一个侄子陪读,他年纪最小,跟太子一向能玩到一起去,就被靖国公送进了宫。
也是在宫中,他小小年纪就见识了无数险恶,年纪轻轻就练就了沉稳成熟的性子。
如果不是靖国公看重他,早早为他的未来谋划,又何必把他送进宫中,靖国公府家大业大,他上面还有两个兄长,养一个富贵闲人是绰绰有余。
靖国公听他说出这番话来,心里越发愧疚。
顾南箫才二十一岁,却如此通达明理,可想而知他在宫中都经历了什么。
靖国公说不出话,只是伸手重重地拍了拍顾南箫的肩膀。
不知道什么时候,最小的儿子已经长成了这样一个男子汉,而他却如日薄西山般老去,只能在书房里夸夸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