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四章(第4/5页)

但是,伯里克利设计了一种新颖的战略。正是由于雅典力量的特殊性质和宏大规模,这种战略才能奏效。雅典的海军使雅典人能够主宰一个帝国,这个帝国为雅典人提供金钱,他们可以用金钱来维持自己的海上霸权,以及通过贸易和收购来获取自己需要的物资。尽管阿提卡的土地和庄稼很容易遭到破坏,但伯里克利建造了连接雅典城和比雷埃夫斯的港口、海军基地的长墙,于是雅典几乎变成了一个岛屿。当时希腊的攻城战术还很落后,这些长墙只要有人防守就几乎是不可攻破的,所以雅典人可以撤退到墙内,在那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而斯巴达人没有办法攻击他们,更不可能打败他们。

伯里克利在世的时候,雅典一直执行他的这种战略。它在根本上是防御性的,尽管包含有限的进攻性元素。他相信,“如果雅典人不动声色,照管好自己的舰队,在战时不要企图扩张自己的帝国(因为那样会让他们的城市陷入危险),他们就能胜利”(2.65.7)。因此,雅典人应当拒绝在陆地上交战,放弃自己的乡村,撤到城墙之内。不管斯巴达人怎么破坏他们的田地,都不会有什么效果。与此同时,雅典海军将向伯罗奔尼撒半岛沿海地区发动一系列袭掠,这不是为了给敌人造成严重伤害,而仅仅是骚扰敌人,令其苦恼,让他们尝尝滋味,知道如果雅典人愿意的话,能够给他们造成怎样的打击。海军袭掠的目标既是向斯巴达人及其盟邦证明,他们没有力量打败雅典;也是从心理上拖垮敌人,而不是用武力或物资优势打败敌人。斯巴达联盟是个松散的组织,其内部存在着天然裂痕,比如在代价高昂的争斗中,那些较脆弱的沿海国家和较安全的内陆国家之间的矛盾必然会浮现出来。伯罗奔尼撒人很快就会清楚地认识到,他们是赢不了的,于是两国就可以通过谈判缔结和平。斯巴达的主战派会丧失公信力,自前446/前44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维护和平的较为理智的派系就会掌权。然后,雅典就能期望一个更稳定的和平年代。由于敌人认识到自己没有办法取胜,这样的和平会更可靠。

这个计划比步兵方阵对抗的传统战法更适合雅典,但它的确有着严重缺陷,而且雅典人依赖于这个计划,也是伯里克利的威慑外交策略失败的原因之一。它的第一个缺陷是,它在根本上难以令人信服。后来的事实证明,伯里克利的确能够说服雅典人采纳他的计划,并且在他担任雅典领导人期间,始终坚持这个计划,但很少有斯巴达人,甚至很少有希腊人,在亲眼看到它实施之前相信它是可行的。比如,敌人会在城墙下羞辱雅典人,漫骂他们是懦夫。雅典人不得不忍耐这些。忍受这种屈辱意味着违背了整个希腊文化理念,因为英雄的希腊传统将英勇作战奉为希腊美德的巅峰。而且,大多数雅典人居住在乡村,他们将不得不躲在城墙后,眼睁睁地看着敌人摧毁他们的庄稼、破坏他们的果树和葡萄藤、洗劫和焚烧他们的家园。任何有哪怕是一点点反抗机会的希腊人都不会愿意干瞪眼看着。就在十多年前,雅典人还选择了出城作战,而不是允许敌人如此放肆。

伯里克利计划的第二个缺陷是,很难说服雅典人以此种战略投入战争,一旦战争开始,就更难让雅典人坚持这种战略。斯巴达人入侵的时候,雅典人“沮丧而愤怒,因为他们不得不拋弃一直属于他们的家园和神庙、古老城邦的祖先遗物,并且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这实际上就等同于每个人都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2.16.2)。在入侵者逼近城市的时候,许多雅典人,尤其是青年男子,坚持要求出城应战,狂怒地反对伯里克利,“因为他不率领他们出城作战,于是他们将自己的所有苦难都怪罪于他”(2.21.3)。最后,伯里克利不得不运用他的特殊影响力来阻止公民大会的召开,“因为他害怕,一旦群众聚集起来,就会酿成大错,被愤怒冲昏头脑,感情用事,而不是用他们的理智”(2.22.1)。

除了伯里克利,没有任何人能够劝服雅典人,让他们采纳这样的计划并坚持下去。他已经六十五岁了,如果危机快速平息下去,但在他死后复燃,那么这种战略就不可能实施了;而如果不使用这种战略,雅典必败无疑。或许就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伯里克利在外交政策上才愈发固执。

伯里克利计划还有另外一个缺陷。乍看上去,它的手段似乎特别合适:因为雅典的目标是防御性的,所以它的战略也应当是防御性的。但由于最理想的结局是通过威慑来避免战争,所以防御性的计划并不合适。威慑的目的是让敌人非常害怕,不敢打仗,而伯里克利的战略并不能让斯巴达人恐惧。例如,如果雅典人拒绝正面交锋,那么斯巴达人唯一的成本就是进驻阿提卡一个月左右并开展大规模破坏行动的开销。如果雅典军队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登陆,除非他们在那里建造要塞并长期驻守,否则就无法造成多少破坏。如果他们在远离海岸的地方建造要塞,就会被敌人包围并因断粮而屈服。如果他们在海岸上建造要塞,就可能被孤立起来,无法对敌境造成任何破坏。而斯巴达人要对付他们并不困难,代价也不大。更有洞察力的人或许能预见到,假以时日,雅典人至少可以通过袭掠沿海国家并阻滞其贸易活动,对其造成相当程度的破坏,而斯巴达无力保护它们。因此,斯巴达对联盟的领导权会受到损害,有的国家也许会叛变,这对斯巴达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但很少有人拥有这么丰富的想象力,能够看到晦暗不明的未来中竟有这样的前景。

如果雅典人能设计出这样的计划(袭掠沿海国家并破坏其贸易,打击斯巴达的领导权)并预见到这样的结局,他们或许就根本不会选择战争了,但伯里克利没有想到这样的办法。他的威慑外交策略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令人信服的进攻性威胁,因此有着很大缺陷,必然会失败。

如果伯里克利相信自己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攻势来威慑敌人,进而避免战争,那么他或许就不会对墨伽拉实施禁运,或者在斯巴达人要求他撤销禁运的时候就满足他们,并接受未来出现麻烦的风险。但伯里克利确信自己的防御性战略一定会胜利,所以他坚定不移。他说服了雅典人,在给斯巴达人的最终回复中使用了他自己的措辞:“雅典人绝不接受别人的颐指气使,但他们愿意根据和约,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仲裁来解决争端。”(1.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