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3/4页)
与此同时,欧律罗科斯从敌军身旁溜过,在奥尔匹与安布拉基亚人会师。两军合二为一,北上进入内陆,并在一个叫作麦特罗波利斯的地方扎营。不久之后,20艘雅典战船抵达,封锁了奥尔匹港。德摩斯梯尼带着200名忠诚的美塞尼亚人和60名雅典弓箭手赶来了。阿卡纳尼亚人撤到阿尔戈斯,让他们自己的将领服从德摩斯梯尼的指挥。德摩斯梯尼在阿尔戈斯和奥尔匹之间宿营,他与斯巴达营地仅隔着一道干河床。两军在那里对峙了五天。
德摩斯梯尼军队的兵力逊于敌人,但他制订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计划来克服人数上的劣势,这足以证明他的才华,以及他多么迅速地从之前的错误里吸取了教训。可能成为战场的地域是一条长着灌木的洼陷道路。在道路的一侧,他部署了400名重步兵和一些轻步兵。为了防止自己的重步兵方阵遭到侧翼包抄,他命令他们埋伏起来,等到战斗打响,再冲出来袭击敌人背后。这远远算不上重步兵的常规作战,而是一种出人意料的打法,后来被事实证明起了决定性作用。
两军在交战之前等了五天时间,原因可能是雅典人希望斯巴达人主动进攻,落入德摩斯梯尼布下的陷阱,而斯巴达人则在等待安布拉基亚盟军的抵达。欧律罗科斯最后决定主动进攻。后来有人对他的这个决定进行严厉批评,但他的任务毕竟是占领阿尔戈斯,所以他不能无限期地等下去。按计划将要抵达的增援部队未必能真正赶到,而且即便没有这些增援部队,他的兵力也超过雅典人。况且也不可能让一支军队,尤其是由不同民族构成的军队,在敌人视线之内长时间保持克制。不管怎么说,增援部队不可能改变结局,因为战役不是由数量而是由优秀的战术决定的。
两军最终交锋时,伯罗奔尼撒军队左翼在欧律罗科斯的指挥下,包抄了德摩斯梯尼统领的雅典军队右翼和美塞尼亚人。在欧律罗科斯正要包围对方右翼的时候,德摩斯梯尼的陷阱突然发挥了效力。阿卡纳尼亚人从埋伏点冲了出来,猛击欧律罗科斯背后,将其军队的后半部分杀得落花流水。他们被打得措手不及、四散逃命,惊慌情绪迅速蔓延。德摩斯梯尼麾下的美塞尼亚人打得最精彩,很快就开始追击大部分敌军。在战线的另一端,安布拉基亚人(修昔底德说他们是该地区最优秀的战士)击溃了对方,将其追杀到阿尔戈斯城。但安布拉基亚人从阿尔戈斯城返回时,看到己方的主力部队正在溃败,然后迎头撞上了得胜的阿卡纳尼亚人。安布拉基亚人杀出一条血路,撤到了奥尔匹,损失惨重。夜幕降临后,德摩斯梯尼控制了战场。遍地是敌人的死尸,包括两名斯巴达将军欧律罗科斯和马卡里乌斯。
次日,斯巴达军队的新指挥官麦涅代乌斯被包围在奥尔匹。陆地上有敌人围困他,雅典舰队则从海上封锁奥尔匹。他不知道安布拉基亚增援部队会不会来,以及究竟什么时候来;而目前没有办法逃脱,于是他要求休战,以便收回死者遗体,商讨让他的军队安全撤离的条件。德摩斯梯尼安置了己方死者,并在战场上竖立了胜利纪念碑,但做出了一个不符合常规的新举动:他没有按照惯例允许被打败的敌军安全撤离,而是缔结了秘密协定,允许麦涅代乌斯、曼丁尼亚部队和其他伯罗奔尼撒部队的指挥官,以及“最优异的”士兵离开,假如他们能够快速离开的话。据修昔底德说,德摩斯梯尼允许这些人离去,“是为了打击斯巴达人和伯罗奔尼撒人在该地区全体希腊人心中的公信力,揭露他们是背信弃义和自私自利之徒”(3.109.2)。在希腊历史上的冲突中,还不曾有过这种政治战和心理战。
这种令人不快的协定执行起来并不容易。被围困在奥尔匹的士兵们得知了此项协定,开始以搜集柴火为由偷偷溜走。被选中的伯罗奔尼撒优异人士没有向普通士兵保守秘密,大多数士兵似乎都逃走了。非伯罗奔尼撒人的其他士兵看到这种情况后,也加入了逃跑队伍。阿卡纳尼亚军队开始追击的时候,他们的将军努力阻拦士兵,在混乱的局势下解释协定条款,但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伯罗奔尼撒人被允许逃跑,而追击的阿卡纳尼亚人杀死了他们能抓住的所有安布拉基亚人。
与此同时,安布拉基亚增援部队抵达了伊多门涅(奥尔匹以北几英里处),在它附近两座陡峭山丘中较低的一座过夜。德摩斯梯尼得知这支敌军正在逼近,于是派遣一支前卫部队去埋伏,并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点;这支前卫部队控制了较高的那座山丘,而不知道他们下方的较低山丘上驻扎着安布拉基亚人。德摩斯梯尼已经做好准备,要把他学到的关于山地作战和非常规策略的知识付诸实践。
他在夜间行军,派遣一支部队走直接路线,其余部队则穿过山地。他在天亮之前抵达敌军驻地,这时安布拉基亚人还在睡觉。德摩斯梯尼利用了每一个天然优势,自己还创造了一些优势。为了加强出其不意的效果,德摩斯梯尼让美塞尼亚人(他们说的多利亚方言与安布拉基亚人的方言类似)打头阵,这样他们也许能混过敌人的前哨阵地而不打草惊蛇。这计谋非常成功,被惊醒的安布拉基亚人起初还以为攻击者是他们自己人。大多数安布拉基亚人当场就被杀死,少数企图从山地逃跑的人也被德摩斯梯尼的预备队抓住了。混乱之下,而且是在陌生地域,这些安布拉基亚轻步兵面对敌军重步兵,没有任何胜算。有些人慌乱之中奔向海边,游向雅典战船,宁愿被雅典水手杀死,也不愿意死在“野蛮的、可恨的安菲洛奇亚人”手中。安布拉基亚人几乎遭到灭顶之灾。修昔底德记录了安布拉基亚人的死亡人数,因为安布拉基亚城的总人口不多,死者数量与之相比简直令人不敢相信。修昔底德写道:“这是本次战争中,在同等时间内,单一城市遭到的最惨重灾难。”(3.113.6)
德摩斯梯尼希望在屠杀安布拉基亚人之后乘胜追击,占领他们的城市,但阿卡纳尼亚人和安菲洛奇亚人不愿意,因为“他们现在害怕,若雅典人与他们直接接壤,会比安布拉基亚人更难对付”(3.113.6)。他们将战利品的三分之一给了雅典人;多达300套甲胄被送给德摩斯梯尼,这个数字非常惊人。
新的战略
有了这些战利品和它们所代表的荣耀,他现在可以回家了。他非常精明地将自己得到的战利品全部献给神祇,将战利品存放在神庙内,自己一点也没保留。这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手段,公开表示了自己的虔敬、谦卑和无私。20艘雅典战船返回了纳夫帕克托斯,让雅典西北方的盟友松了一口气。阿卡纳尼亚人和安菲洛奇亚人允许被困的伯罗奔尼撒人安全回家,也允许幸存的安布拉基亚人撤退,并与安布拉基亚人订立了为期一百年的条约,以结束宿怨,让该地区不再参与伯罗奔尼撒战争。安布拉基亚的母邦科林斯派去了300名重步兵,为其城防提供一支小小的驻军;一度强盛的安布拉基亚如今需要这样的驻军,说明它已经变得十分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