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三十一章(第2/3页)

怂恿肯定是温和派计划的一部分,这是对“群众”的呼唤,鼓舞他们拆毁防御工事、挫败极端派向斯巴达人出卖城市的阴谋;也是向“群众”保证,新政权将依法治理国家。呼喊口号的士兵们若是有时间思考,或许会更希望直接恢复完全的民主制;但在塞拉门尼斯及其同僚的领导下,他们满足于推翻“四百人”的寡头统治,阻止极端派叛国投敌。

领导此次活动的温和派领导人不希望发生内战,所以他们的目标是迫使极端派屈服,而不是交战。次日,在军队彻底拆毁了防御工事并释放亚利西克利斯之后,他们便向雅典开进,但在一个操练场停了下来。“四百人”派的代表到达这里,与他们会面。这些代表承诺公布“五千人”名单,并允许以它决定的任何方式从“五千人”中选拔“四百人”议事会成员。代表们敦促士兵保持冷静,不要危害国家和人民,并说服他们在某个指定日子在狄俄倪索斯剧场举行一次公民大会,以讨论恢复和平的问题。

至少极端派对这个建议不是诚心实意的,因为他们相信“让这么多人参与政府事务,就等于是民主制了”(8.92.11)。他们的目标是争取时间,等待斯巴达人来救他们。几天后,消息传来,斯巴达舰队正向萨拉米斯岛前进,打算进入比雷埃夫斯的防御工事,却不知道这些工事已经被拆毁了。斯巴达人的此次远征可能是和雅典寡头派串通好的计划的一部分,目标是在比雷埃夫斯登陆:如果他们发现爱提奥尼亚落在友好人士手中,就能夺取港口或封锁其入口,用饥饿迫使雅典人屈服。如果幸运的话,他们抵达时雅典人说不定正陷入内战、港口无人把守。如果敌对势力控制着爱提奥尼亚,斯巴达人总可以撤退,驶往优卑亚岛。

由于爱提奥尼亚的防御工事已经被毁,斯巴达人的处境很棘手。在得知敌人舰队逼近后,雅典人奔去保卫港口。斯巴达指挥官阿吉山德里达斯和他的42艘战船从雅典城旁经过,南下去往苏尼昂,进而驶向优卑亚岛。在温和派与民众的努力下,雅典得救了。

优卑亚岛受到威胁

对困守雅典城、比雷埃夫斯和两地之间长墙封闭区域的人们来说,优卑亚岛“至关重要”,于是雅典人临时拼凑了一支舰队,令其在泰摩卡里斯(一位温和派将军)的指挥下匆匆去保护防御薄弱的优卑亚岛。在7英里之外、海峡对岸的奥罗浦斯,阿吉山德里达斯的舰队拥有42艘战船,雅典人只有36艘。此外,阿吉山德里达斯的船员更有经验,事先演练过作战计划,并且得到了埃雷特里亚人的支持。他们战略的一部分是在登陆之后剥夺雅典人的一个市场,迫使雅典人分散开,到内陆腹地去寻找粮食。当雅典人果然这么做的时候,埃雷特里亚人发出了讯号,阿吉山德里达斯开始发动进攻。雅典人不得不逃回他们的船只,立刻起航,因为没有时间整装列队,所以很快被驱赶回岸边。优卑亚人杀死了许多逃命的雅典人,但有些人逃到了哈尔基斯的安全地带,也有一些人逃到了优卑亚岛上的雅典要塞。雅典人最终损失了22艘战船及其船员,伯罗奔尼撒人建造了胜利纪念碑。除了优卑亚岛北端的希斯提亚之外,全岛都加入了叛乱。

雅典人在此次失败后比西西里岛灾难之后更加惊慌失措。他们囊中羞涩,船只不多,并且丧失了通往城墙之外阿提卡的道路,一直作为被占领土替代品的优卑亚岛也丢失了。城市内部分歧严重,随时可能被内奸出卖。内战一触即发,萨摩斯岛的雅典舰队可能进攻城市。民众最害怕的是,伯罗奔尼撒人会回来进攻比雷埃夫斯,那里缺少足够强大的舰队的保护。修昔底德相信,斯巴达人可以封锁或攻打比雷埃夫斯港,促使萨摩斯岛的雅典舰队回来救援亲属和城市,于是从赫勒斯滂海峡到优卑亚岛的所有附庸国就会全都丢失。按照他的说法,斯巴达人是“所有民族中雅典人打起来最方便的一个”(8.96.5),因为斯巴达人此次和之前许多次一样,白白丧失了良机。

不过后来的事件表明,即便伯罗奔尼撒人这一次更大胆地行动,也未必有好果子吃。斯巴达攻击的威胁并没有在雅典城引发内战,而是导致了“四百人”的垮台和雅典在温和派的领导下团结起来;斯巴达若是发动了进攻,恐怕只会加快这个进程。在外部,斯巴达人若是封锁或攻打比雷埃夫斯,一定会招致萨摩斯岛雅典舰队的进攻,那么阿吉山德里达斯麾下数量较少的舰队很可能会被歼灭,进而让雅典的附庸国不敢叛变。结果必然是在色拉西布洛斯等温和派的指挥下,雅典舰队合兵一处;雅典则由塞拉门尼斯和阿里斯托克拉特斯等温和派领导。新统一的雅典之后便可以寻求与伯罗奔尼撒舰队决战,并大有希望击败敌人、收复失地。因此,斯巴达人有理由不去冒险攻击雅典的港口。

“四百人”垮台

雅典人当然不知道前景究竟如何,于是采取了必要的行动来自卫。他们为20艘战船配备了人员,以便尽可能地保卫港口;然后在普尼克斯山上开会,这是民主制下召开公民大会的常规地点。这传达了一个明确的讯息,即寡头统治已经结束了。他们正式罢免了“四百人”,“将国家大事交给‘五千人’”(8.97.1),并禁止向任何公职人员发放薪水。

这实际上是批准了温和派的计划,因为舰队主力(桨手主要是下层阶级的人)仍在萨摩斯岛,参会的大部分人是重步兵阶级,他们投票赞同这个举措,并对此感到十分满意。有些人认可这样的政体,也有些人认为它是恢复完全民主制的一个步骤,因此对其表示支持。温和派领导人的警觉和勇敢挽救了城市,使之免遭出卖和内战,并阻止了倒向寡头统治的运动。塞拉门尼斯和阿里斯托克拉特斯凭借在此次危机中的行动,或许比萨摩斯岛上那位魅力十足的变节者更有资格享受这样的赞誉:他们“对国家的价值超过其他任何人”(8.86.4)。

“五千人”政体

新政权统治下,在公民大会投票、担任陪审员和担任公职的权力仅限于重步兵阶层及以上的人享有。权力中心由“四百人”议事会变为公民大会,但这个大会实际上有多大呢?“五千人”实际上只具有象征意义,不是具体的数字,因为它包括了所有能够自费配备重步兵武器装备或在骑兵部队服役的人。前411年9月,这个数字可能高达一万人。

另外还有一个议事会,大约有五百名成员,他们可能是由选举产生的,而不是被任命的,其权力比旧时民主制议事会要大。在其他方面,新政体似乎和旧时的民主制一模一样。法庭系统似乎仍然按照传统方式运作,尽管现在的陪审团不包括下层阶级成员。总的来讲,除了阶级限制之外,“五千人”政府与之前的民主制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