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五章 “这是一支张皇失措的部队”(第5/9页)

种种迹象表明,汉城之敌正在做撤退的准备,毛泽东决定趁着“联合国军”内部混乱、举棋未定的时机,立即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然后休整。他于12月13日致电彭德怀并告高岗:

(一)目前美英军各国正要求我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以利其整军再战。因此,我军必须越过三八线。如到三八线以北即停止,将给政治上很大的不利。(二)此次南进,希望在开城南北地区,即离汉城不远的一带地区,寻歼几部分敌人。然后看形势,如果敌人以很大力量固守汉城,则我军主力可退至开城一线及其以北地区休整,准备攻击汉城条件,而以几个师迫近汉江中游北岸活动,支援人民军越过汉江歼击伪军。如果敌人放弃汉城,则我西线六个军在平壤、汉城间休整一时期。

彭德怀接到毛泽东的电示后,坚决克服因连续作战部队异常疲劳、兵员不足及供应不及等困难,决定发动第三次战役。12月15日,彭德怀致电金日成和毛泽东:我以六个军向开城、涟川、金化线攻击前进,求得在汉城、原州线以北歼灭一部敌军,得手后再看情况。

同日,彭德怀、邓华、朴一禹(中朝联军副政治委员)、洪学智、韩先楚、解方致电西线各军、东线宋时轮并报军委:为粉碎敌企图以三八线为界,重整残部准备再战之阴谋,奉毛泽东主席命令决心继续向三八线以南前进,求得在汉城、原州、平昌线以北地区歼灭美军和南朝鲜军一部,第一步以三八线以北的市边里、涟川为目标攻击前进。

志愿军西线6个军冒着严寒,踏着积雪向南前进。“联合国军”未做抵抗,继续向南撤退,于1950年12月16日全部撤至三八线以南。这时,朝鲜党政军民士气高涨。朝鲜党和政府出于尽快统一朝鲜的意愿,希望志愿军和人民军能迅速解放朝鲜全境,苏联方面也有这样的考虑。

这一仗能使美军撤离朝鲜全境吗?朝鲜战争能迅速结束吗?即使在美军全线向南撤退的时候,彭德怀也并不乐观。朝鲜战争仍是相当长期的、艰苦的。敌人由进攻转入防御,战线缩短,兵力集中,正面狭小,自然加强了纵深,对联合兵种作战有利。美军和南朝鲜军士气虽然较前低落,现还有26万左右兵力。政治上,敌人马上放弃朝鲜,对于帝国主义阵营来说是很不利的,英、法也不要求美国这样做。如再吃一两个败仗,再被消灭两三个师,可能退守几个桥头阵地(釜山、仁川、群山),也不会马上全部撤出朝鲜。彭德怀将他的想法电告毛泽东,并提出了“我军目前应采取稳进”的方针。

为避免意外过失,彭德怀又提出:“拟集中4个军(50军、66军在两翼牵制敌人)首先歼灭南朝鲜第1师,后相机打南朝鲜第6师。如果战役发展顺利时,再打春川之南朝鲜第3军团,如不顺利即适时收兵。能否控制‘三八线’,亦须看当前具体情况再行决定。”

毛泽东于12月21日复电:

你对敌情估计是正确的,必须做长期打算。

美英军正在利用三八线在人们中存在的旧印象,进行其政治宣传,并企图诱我停战,故我军此时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然后进行休整是必要的。

打法完全同意你的意见,即目前美英军集中于汉城地区,不利攻击,我应专找伪军打。就总的方面说,只要能歼灭伪军全部或大部,美军即陷于孤立,不可能长期留在朝鲜。如能再歼灭美军几个师,朝鲜问题更好解决。……

在战役发起前,只要有可能,即应休息几天,恢复疲劳,然后投入战斗。在打伪1师、伪6师之前是这样,在打春川之前也是这样。总之,主动权在我手里,可以从容不迫地作战,不使部队过于疲劳。

如不顺利则适时收兵,到适当地点休整再战,这个意见也是对的。

4 李奇微临危受命

“联军”的士兵只有一个念头,“把那可怕的敌人甩掉”,拼命跑呀!控制不住的“后退狂”蔓延开了。

12月23日,沃克乘一辆吉普车行驶在从汉城至议政府的公路上,准备视察部队。这天天气很冷,公路上已铺上一层厚厚的冰面。

这时,南朝鲜军的一批运输车正排成长龙对着他们朝南驶来。突然,一辆军用卡车想超到前面,一下子撞在沃克那辆吉普车的左后部。吉普车飞快地顺着冰面滑向路旁,随着咣当一声巨响,吉普车翻了个底朝天,沃克当场身亡。

麦克阿瑟得知沃克死亡后,立即打电话给华盛顿的陆军参谋长柯林斯。他们俩早已达成一致意见,一旦沃克发生什么意外,就由李奇微来接替他。

当晚,李奇微正携其妻玛丽参加宴会。晚会就要结束时,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只听柯林斯通知他:

“马修,我很难过地告诉你,沃尔顿·沃克在朝鲜的一次吉普车车祸中遇难了。我要你收拾一下东西,尽快离开那儿。”

“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根据麦克阿瑟将军与我早就拟定好的名单顺序,应该由你来接替沃克担任第8集团军司令。”

第二天,李奇微登上飞赴东京的飞机。飞机穿过层层云雾,飞行在一碧万顷的大洋上,他的思绪也像大海一样激起海波汹涌。李奇微出生于弗吉尼亚州门罗堡。1917年毕业于西点军校。军校毕业后留校当体育教官。这时,麦克阿瑟任西点军校校长。1939年李奇微在陆军参谋部任作战计划处参谋,后任第82空降师师长。1943年在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中,指挥空降师实施美军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夜间空降作战。1944年6月率部参加诺曼底登陆战役,8月任第28空降军军长。战后,任地中海战区总司令和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驻联合国安全会军事参谋委员会代表。后任陆军副参谋长。

李奇微想到了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溃退局面,想到了自己面临的艰巨任务。他难以理解,为什么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的中国部队如此强悍?竟然能将“联合国军”从中朝边境击退到三八线附近。

李奇微极为敬佩麦克阿瑟的非凡才能。麦克阿瑟思路敏捷。尽管他可能暴露出一些弱点,但他仍不愧是一位真正的伟大军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一位胸怀广阔的领袖。对有机会同有幸认识的少数天才之一再次共事感到高兴。

飞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后,李奇微立即驱车前往美国驻日大使馆。

麦克阿瑟热情地接见了李奇微,然后简要地介绍朝鲜局势。

“从清川江撤退下来的美军正据守三八线一带。第10军好容易刚从兴南撤退完毕。部队疲劳,士气不高。”麦克阿瑟抱怨说:“我是在一个任务真空中进行作战—没有明确该干些什么。如果能将蒋介石军队放出来进攻大陆中国,这将大大减弱联合国军在朝鲜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