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3/6页)

竟然是许春的声音。

“你们是蠢吗!?”

“连夜去了合远县?是要做什么?!”

“赢了钱?还想去合远县赢?别说你赢钱了,你是不是今日还要去?!”

许春声音气急败坏。

让其他学生根本抬不起头。

许春如今是秀才,按理说应该得体一些。

但他还是往日的脾气,再加上他对赌这个字印象极差。

原因自不用说。

被他训斥的两人跟鹌鹑一样,头埋在胸前。

纪元也是认识这两人的。

都是以前丙等堂的同窗,家境一般,平日很努力。

“纪元来了。”

纪元刚出现,就被人看到,立刻喊了出来。

许春等人像是找到主心骨,下意识道:“纪元,那合远县的赌坊竟然来我们县学拉人去赌。”

“同郭训导说了吗。”

“还没,我刚刚看他们神色萎靡,语气也不对,问了几句才知道的。”

正荣县不管是衙门,还是县学,今年都换了许多人。

衙门就不说了。

现在是聂县令的人占了一半,之前的人占了一半。

县学则因为这次成绩过于好,所以不少人都被调走。

严训导,李夫子,还有其他四个夫子都被调走。

如今的县学人手并不够。

教谕自然还是程教谕。

郭助教变为郭训导,又从夫子里提了一个王助教。

但总体来看,夫子们还是少了六个。

如果想补充夫子,也要等到九月份再说。

所以许多地方难免有漏洞。

这就被隔壁合远县的赌坊找到空子,竟然在县学附近设了赌局,专门诱骗这些学生们去玩。

县学学生年纪都不大,稍稍引诱就能上钩。

眼前的两个就是例子。

纪元听着,又看了看围观的众人,在人群里又看到几个心虚的表情,

果然,这不是个例。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如果发现一只蟑螂,说明暗地里就有无数只。

他们县学人手不足也不止一两天,从严训导他们被调走之后,也就是半个月前就这般了。

那些走偏门的对此十分敏锐,像苍蝇闻到肉味一样,估计早就找上来。

去年安纪村青储料还没卖的时候,他们就盯上了,可见这些人钻空子的本事有多大。

正荣县县学可是个香饽饽。

这里的学生相对来说还很单纯。

从许春被骗,他们就能看出来了。

那些混迹赌场的老手们,随随便便就能骗走一群学生。

纪元,许春,如今都是秀才,对乙等堂,丙等堂的学生也有命令的权力。

纪元直接点了那几个心虚的人,开口道:“去空出来的冲刺班等我们。”

被点名的人心里一慌,再看向纪元的时候,根本不敢反驳。

许春猜到什么,指着他们简直说不出话,心里也痛恨自己为何误入歧途。

或许就是那些人知道他如此好骗,所以才来骗同窗们?

其实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但纪元思虑得更多。

没记错的话,骗许春那四个学生中,有一个是陈举人的儿子?

那为何自己老爹是举人,他却要留在合远县?

这里面必然有原因,肯定是留在合远县,会比找举人老爹日子还要好过。

而那人又跟赌沾边,难免让人猜测。

大早上,正荣县县学人心惶惶。

赌?

跟他们有点远啊。

县学的学生们,对许春在府城的遭遇并不知情。

听说此事的刘嵘似乎想到什么,他祖父到底有些关系,听说了府城惊险之事。

还说,要不是纪元以府案首的名义求情。

那许春院试的时候也争气,否则他就不会是秀才了。

刘嵘祖父说这事的时候,是让刘嵘自己警惕,不能步许春的后尘。

许春经历这事虽然成长许多,但还是在府学官员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这份印象,就能决定以后的命运。

当时刘嵘也觉得是许春自己不争气。

可这会看着,分明是隔壁合远县赌坊的人故意引诱。

而且这也不是头一回了。

纪元所在的安纪村,不就被引诱过,肯定不是第一桩了。

纪元开口道:“除了他们之外,其他人去上课吧,要是有什么事也可以出来说。”

“若错过这个机会,以后再被发现,那就不是简单处理了。”

纪元说话很有分量。

不说他本就是夫子博士们的得意门生。

再以小三元的身份,足以对学生们警告。

说罢,纪元跟许春直接去研学处。

路上正好碰到赶来的郭训导,程教谕。

郭夫子如今是训导了,脾气好像暴躁了些,看着有些往严训导的方向走。

也不能怪他,谁让事情太多。

他也是经历过许春赌钱一事的,明白这对学生们危害有多大。

程教谕同样皱眉,最近县学事多。

想要县学夫子的不止一个望同县,但县学培养学生不易,培养夫子也不易。

更别说嫉妒正荣县县学的人越来越多,想塞学生的人也不少。

他最近都在处理这些事。

没想到县学竟然出问题。

看到纪元跟许春,两人点头:“走吧,一起去看看。”

作为秀才,已经可以参与到这些事情里面。

只是平日甲等堂秀才们多要备考。

但纪元今年不用乡试,而许春自觉跟自己有关,肯定要跟上的。

李锦跟蔡丰岚归家还未回来,还不清楚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

一个上午过去。

再加上被拎出来的七八个学生,总算把事情拼凑完整。

本就是六月的天气,七八个学生大汗淋漓,既有热的,也有怕的。

因为许春看到他们之后,直接把自己在府城的事讲了个清楚。

纪元,教谕他们都没想到。

毕竟这事并不好听,大家基本是瞒着的。

一起回来的同窗基本也不怎么说这事。

许春把自己的经历讲完,又道:“要不是纪元,郭训导他们去找府学右训导,给我争取了机会,你们以为我还会是秀才?”

“右训导愿意见纪元他们,也是因为纪元为府案首,所以卖这个面子。”

“你们要是遇到这种事,也能遇到府案首帮你们求情?”

许春说得肺腑之言。

如果不是纪元,右训导根本不会见他们。

毕竟毫无情分。

程教谕也是这么认为,他跟那位右训导是旧识,那位不会无缘无故帮人。

而且聂县令求情的信件送得那么快,也还是没赶到。

不是纪元,许春过不了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