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第2/4页)
因为另一个人很快会过来。
太子。
不是纪元自大,而是太子一直想拉拢他,却不得其法。
如今这么好的机会,难道不出现吗。
纪元默默给大家倒茶,笑着道:“都消消气,我都不着急。”
倒给穆状元的时候,穆状元直接站起来了,激动的满脸通红。
榜样给他倒茶!
他何德何能!
太子那边,确实在思考这件事。
他的手下为此吵得口干舌燥。
没办法,纪元太不按常理出牌了。
有人说,他就算想把橡胶司挪回国库,也该缓一缓,至少等他的官职确定了,好有个缓和的余地。
纪元太着急了吧。
闹这一出,他的官职悬而未决。
如果皇上真的不高兴,那纪元可能一辈子就是个正五品的翰林学士,妥妥的赋闲。
所以他们救还是不救。
要不要帮纪元解决困局。
如果趁这个时候解决了纪元的官职问题,那他是不是就会忠心投靠?
反正太子是想帮一把纪元的。
但身边陈均等人却是沉默。
陈均心道,你是太子,不缺银子用。
可我们这些人需要啊,纪元挪走橡胶司,那就是挪走我们的钱!
还帮他说好话?做梦啊。
太子身边一个人小声道:“或许,纪大人是故意的。”
故意?
纪元的存在,本身就引人瞩目。
便是京城百姓闲暇的时候,也会多聊一句。
这事不算秘密,朝堂能知道,百姓间也能知道。
崔伟把收集来的信息递过来,太子皱眉看完,又把信件给了陈均等人。
从滇州府回来的官员,皆是论功行赏,然后安排职务。
除了纪元。
民间对此也有议论。
没办法,谁让纪元太扎眼了。
特别是在学生当中,农户当中,几乎都在讨论这件事。
“为什么别人都做了大官,纪大人没有啊。”
“只有一个正五品的翰林,这不是闲职吗”
别的地方百姓或许不懂,京城脚下的百姓,对此还是有些了解的。
“是啊,为什么?”
既然有疑问,那就会找到答案。
书生们知道答案后,自然告诉了同样对此事上心的普通百姓。
因为他们两者,好像是最关心纪大人的。
“因为橡胶司!”
“纪大人上朝头一天,就提议把橡胶司的税收转到国库!”
剩下的细节,大家自然也打听到了。
好啊。
竟然因为这件事。
纪大人是为了给百姓们谋好处,所以被皇亲国戚针对了?
“那肯定啊,橡胶司那么多税收,都进了皇室的口袋。”
有些事可以做,但有些话却不能明说。
百姓们又不是傻子。
橡胶司的事朝廷也吵好几年了,不少百姓都是知道的。
虽然大多数人认为,国库的钱跟自己也没关系。
但国库的钱跟自己没有关系,不代表大家同意钱进皇上的私库。
以前只是隐隐有这样的想法,现在看到纪大人被这件事连累,难免多想一些。
“纪大人为百姓们做了那么多事,竟然因为这件事被冷落?”
“皇室也太贪了。”
“就是,国库的钱,本来就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进私库算怎么回事。”
“皇家的日子,是我们能想的吗。”
这些讨论,随着纪元赋闲的时间越来越长,讨论声也更大了。
太子这边拍板。
他要帮纪元要来实职。
这样不仅帮了纪元,还能让百姓们知道,皇室不是这样的。
反正,反正橡胶司的事,再挣扎也是徒劳的。
朝中争执那么多年,纪元这个对橡胶最有话语权的人也开口了。
此事多半也不能更改。
除非。
除非纪元改口。
但让纪元改口?
怎么可能呢。
太子这边已经做好决定。
皇上那边,自然也知道民间的传言。
民意如水,平常或许不用在意,但要惹怒他们,便是皇上也要请罪。
至少不能忽略。
到底是谁想让纪元回京的。
现在他终于被大家弄回京城了,你们满意了?
但皇上同样明白。
橡胶司强行放到内务府确实不妥。
橡胶司的利润越来越多,养的不少皇亲国戚胃口都大了。
而且纪元说的没错,熟橡胶怎么可能属于山泽之物,此事确实要有定论了。
说来说去,橡胶司的归属,只有纪元说了算。
“陛下,赵国公跟陈国公求见。”
“宣。”
两人急哄哄的一起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沓“罪证”。
“皇上,臣要状告纪翰林!”
状告纪元?
皇上懒得抬眼,纪元能有什么问题。
“纪翰林贪赃枉法!贪污金银无数!根本不是百姓们以为的青天大老爷!”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真的为百姓好!”
“这种品行不端,言行不一的人,说的话完全没有意义!”
攻击不了事情本身,那就解决提出事情的人。
要说橡胶树税收挪到国库,谁最不高兴?
自然是皇室的人。
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但纪元都开口了,加上李首辅他们的努力,此事基本更改不了。
可陈国公的孙儿陈均随口吐槽的事,让陈国公一家好像抓到救命稻草。
吐槽的事也简单。
就是陈均在开解自己的亲妹妹,大概意思是:“别惦记纪元了,纪元是不错,但他跟他夫人关系极好,根本容不得第二个人。”
“对,他在宁安州的时候,还给他媳妇做饭呢,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
“我知道他一拳能打翻我。他跟那个程学政感情真的很好,你上赶着也没用,做妾?你疯了?”
“听说他下聘的时候,请的是自己恩师亲自写聘书,一个是启蒙的夫子,两个五经夫子,还有一个不知道什么夫子,反正都是极重要的人。”
“人家聘礼都送了三次,还有几匹上好的西北宝马,你觉得人家是凑合吗?”
“对,别想了。”
这原本也没什么,只是郡主越劝越心动,这话还说给母亲听了。
郡主跟陈均倒没什么,家里女主人则仔细问了聘礼的事。
“以纪元的俸禄,怎么可能买得起那么多聘礼,听说他还在养着启蒙夫子一家,这又是哪来的银钱!”
“单那些西北宝马,都价值万金了!”
“他纪元看着清正廉明,其实都是假的!”
陈国公听说之后,又跟赵国公商议一番,算是定下纪元的罪证,前来向皇上禀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