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独子难教 九(第2/3页)

一行人浩浩荡荡将周氏抬进了庄子,顾秋实没有吩咐人去庵堂报信。

周氏当日没醒,倒是晚上的时候,庵堂那边来了人。

来的人是周夫人,也是周是的母亲。

周夫人比梁母要年轻两岁,但看着却很是苍老,脸上皱纹深深,手上也有不少茧子。当初还在城里时,两人就认识了,周夫人进门之后,对着梁母纳头就跪。

梁母惊了,急忙上前把人拦住:“不必如此,你这是做什么呀?”

周夫人未语泪先流:“若不是你们出手搭救,我女儿怕是……我怕是要白发人送黑发人了。大恩不言谢,我也拿不出像样的谢礼,唯有一拜,以表心意。”

梁母不允,愣是将年近五旬的周夫人扶了起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周姑娘经此一难,后半生一定会平安顺遂。”

周夫人擦着眼泪。

她们母女这些年在安堂一日日熬着,看不到翻身的希望。平安顺遂……不过是奢望罢了。

“先别回庵堂了,就在这里住下吧,等周姑娘好转了再说。”梁母都摸到了周夫人手上的老茧,猜到母女俩在庵堂里的日子不好过。

周夫人不怕吃苦,但她不想折腾女儿。

“那我就厚颜留下,梁夫人大恩大德,我……”

“不说这种话。”梁母起身,“我带你过去。”

顾秋实也站在旁边,跟着一起去探望周氏。

周夫人看到头上包着布,满脸苍白,连唇上都毫无血色的女儿,心痛得无以复加,扑到床前握着女儿的手:“玉宜……玉宜……你千万不要有事,我……我……要是你出事……娘还怎么活啊?”

她哭得伤心至极,顾秋实听到她喊出的名字,心都跳了跳。

他侧头吩咐:“胡林,这屋子有点闷,床上的帐子都旧了,一会儿找些鲜亮的颜色来换上。”

胡林愕然。

说实话,这屋子里的摆设和床上的帐子确实需要换,因为周家母女这么多年住在庵堂,身上也穿着师太独有的素袍。

她们虽然不是方外之人,也算是半个出家人。不应该用这些鲜亮的颜色。

胡林得知周氏要留在庄子里养伤,都让人去库房里翻素帐子了。

结果主子居然嫌弃帐子不鲜亮……按理说,主子那么忙,应该不会想着给客人安排一个什么帐子,尤其这还是女眷。难道……他不敢多想,立刻答应了下来。

明月才知道周家母女这些年的遭遇,颇为唏嘘。

因为梁昌平对妻子一心一意的缘故,夫妻俩在城里是出了名的恩爱,好多人都说白水灵运气好……而关于两人当初定亲的原因,也总有知情人。

有不少人怀疑两人的这门婚事是白水灵算计得来的,明月身为白水灵的侄女,也听说过不少类似的传言。

她不知道白水灵有没有算计,只知若不是当年的意外,如今梁府的家主夫人就是周氏。凭着梁昌平对妻子的一心一意,周氏的日子绝对会很好过。

果真是命。

周夫人不肯去客房,只愿意守着女儿。

男女有别,顾秋实想要多看看周姑娘,也不好进去。只能等人醒了再说。

好在周姑娘醒得很快,翌日顾秋实用过早膳,就听说人醒了,还喝了半碗粥。

在当下,所有人都认为,这人不管是受伤也好,生病也罢,只要能吃下东西,就会慢慢好转。

没过多久,又有丫鬟来报,说是周家母女想要见他和明月,问他们什么时候有空,母女俩想来亲自道谢。

顾秋实立刻过去了一趟。

胡林有发现,主子跑去探望周姑娘时,走路比以往快了些。

周玉宜清醒过后,只是勉强能下地而已,由丫鬟扶着才能走上几步路。她头受了伤,躺着都昏昏沉沉的,站起来也看不清脚下的路。

不过,她还是执意起身去给恩人道谢。

母女俩才折腾到院子门口,还没有出拱门,顾秋实就到了。

他先看了一眼周玉宜,对上她感激的眼神,他忽然就不慌了,笑吟吟道:“周姑娘可好些了?受了这么重的伤,该在床上好好躺着,道谢的事情以后再说,来日方长嘛。”

周夫人觉得他话里有话,好像有点不对劲,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周玉宜苦笑:“什么姑娘,梁家主太客气了,我都是一把年纪的人,哪里还配称姑娘?”

她今年三十有二,换别人家都是要做祖母的人了。

当然了,周玉宜心里也清楚,她这年纪还没嫁人,旁人确实不好称呼。

“称呼静心吧,这是师父给我取的。”

顾秋实一本正经:“那不行,我知道你住在庵堂是不得已,并不是真心想要出家。事实上,半个月之前,母亲心疼我孤身一人,就在我面前提过你。”

他目光落在周夫人身上:“伯母,周姑娘摔倒在山崖下,刚好被我们父女碰上,这如何能不算是缘分呢?若是伯母放心,我愿意照顾周姑娘下半辈子。”

周夫人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她狠狠掐了自己一把,疼痛传来,不知道是不是她下手太重,眼泪瞬间滚滚而落。她想要说话,可张口却找不到自己的声音,好半晌,她才泣声道:“你……你这是真心的?”

“当然,婚姻大事该慎重,不可草率。”顾秋实说到这里,冲着周夫人一礼,“今日是晚辈孟浪,夫人勿怪。我会尽快找人帮着上门提亲,还请夫人不要怪我唐突。”

周玉宜惊呆了,此时才回过神来:“梁家主,你看中我什么?我不需要你可怜。”

周夫人一把摁住女儿:“胡说什么?”

周玉宜低下了头。

母女俩在过去那些年里,特别希望周府的人来接她们回家。等了又等,母女俩想了许多办法求情,结果府里一直没有动静。

后来,周夫人就想着,若是有人看中了女儿上门求娶,女儿也不用留在庵堂受苦。

其实周玉宜也这样想,她不怕吃苦,不怕被人奚落嘲笑,但是母亲从来都没有做错什么。当年的歹人是冲她来的,母亲当场就被歹人打晕了,却受了她的牵连,在庵堂中受苦多年。

若是有人愿意娶她……只为了让母亲脱离庵堂,她可能也会嫁。

城里的那些贵公子看不上她,几乎遗忘了她这个适龄的大家闺秀,山脚下的那些庄户倒是愿意娶,甚至有几次还刻意在路上堵着她。

可嫁给那些庄户,跟留在庵堂里没什么区别。再说,那时常等待路旁,看着她的眼神那样的恶心的男人,也不值得托付终身,就算她愿意,母亲也不愿意。

后来,周玉宜发狠,在一个老光棍来欺负她时,她弄瞎了他的眼睛……这件事情被周府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