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第2/3页)
徐庆元不妨她忽然问这个,对上她有些担忧的眸子,微微笑道:“困难多少有点,但是目前还能克服。”
许小华点头,和他道:“要是有什么事,你也不要闷在心里,虽然我年纪比你小点,考虑事情未必有你周全,但是多个人总是多点办法,你没必要单打独斗。”
徐庆元回道:“好,我为我先前的行为,再次向你道歉,以后都不会了。”
许小华口头上并没饶他,道:“你最好保证不会再犯。”
徐庆元望着她,道了一声:“谢谢!”
小华愣了一下,抬头看他。
徐庆元摸了一下她的头顶,随即起身道:“得打扫卫生了,不然今天又做不完。”这个房子有两三年没住人,先前徐庆元一个人简单打扫了两次,像窗台、锅灶上,还有些地方要好好清洁下。
傍晚的时候,陶宏建过来找徐庆元,打量了两眼,笑道:“你租的这房子还真不错,没有一点门路,怕是租不到吧?”这房子看着可不小,里头家具还齐全整洁,该是头回出租。
徐庆元回道:“小华单位在这附近,我就四处问问找找,恰巧打听到这边要出租。”
陶宏建又问道:“房租怕是不便宜吧?”
徐庆元点头,“有点贵,还要小华家里贴补一些。”
陶宏建有些惊讶地看了眼他,见他面不改色的,心里暗暗佩服,虽然是新社会了,可是没几个受女方家庭惠资的,能够大大方方地把这事说出来。
再看向小华,见她也不以为意。陶宏建隐约觉得,这俩人可能感情基础比较深,至少是对对方的人品互相信任的,不然提起这事来,做不到这样坦然。
许小华客气了两句,留陶宏建一起吃晚饭,陶宏建忙摆手道:“谢谢许同志,这回可不行,我们和司机说好,五点来路口接我们,下回下回哈!”
许小华笑道:“那行,下回陶同志再来,可得来我们家吃顿便饭,”又道:“庆元哥平时话不多,还请陶同志在单位里多看顾一点。”
陶宏建忙笑道:“许同志可能还不知道,徐哥可能干了,他来这边没几天,稍微露了一手,我们就都喊哥了,只有他照顾我们的时候,我们还不够能耐,能照顾徐哥。”
“陶同志客气了……”
徐庆元见他们聊的热络,转身拿了一个茶杯,给陶宏建倒了一杯白开水,“茶叶还没买,宏建你将就喝点。”
“好得很,徐哥,我正口渴。”
两边寒暄了一会,五点整的时候,石油厂的司机来接他们,一出杏花巷子,陶宏建就拍了一下徐庆元的胳膊,“徐哥,你这对象可以,年龄虽然小些,人倒是稳重的很,还会关心人。”
徐庆元微微弯了下嘴角,“是,挺好的!”
陶宏建往座位上靠了一下,“我就希望找个你对象这样的,知冷知热的。”
徐庆元道:“那你多多努力。”
陶宏建望着他笑道:“徐哥,你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对小许同志满意的很?”
“是!”他确实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对象,愿意信任他,也愿意陪伴。没处对象的时候,他心里对未来的伴侣尚没有什么想象力,但是小华一点一点地让这个形象清晰了起来。
他上次从春市回到利县的路上,就在想,当他体验过一个人真心倾付的好,情感上已然很难再回到一个人的状态。
许小华把人送走,看到快六点了,忽然想起来,她答应清麦,晚上一起吃晚饭的,忙锁了门,往宿舍去。
她心里惦记着事儿,走起路来匆匆忙忙的,压根没注意到,巷子口旁边站着的小姑娘是钟杳杳。
等到宿舍,徐清麦笑道:“你再不回来,我可就自己去吃了。”
许小华忙道歉,两个人去食堂吃了饭回来,宿管阿姨探起身喊她道:“小许同志,有你的信!”
许小华过去拿了下,有两封,一封是奶奶寄来的,一封是大伯寄来的。
先看了奶奶的信,说书房里的摆件,都找齐了,又说起陈小琦的事来。许小华才知道,她们当初拍了电报过去后,许东来立即就让包兰蓉自己去把女儿领回来,他因为恰好要下基层学习,这事就搁置着一直没管。
这回学习回来,特地去了一趟京市看望奶奶,也有致歉的意思。
许小华看过就没管,心里觉得以后应该不会再和包兰蓉母女有任何交集。
奶奶在信的最后说,大伯来问她的地址,说要和她说摆件找齐了的事儿,就把地址给他了。
许小华把大伯的信拆开来看,果然为着这事,说最后一个玉白菜的摆件,那家舍不得拿出来,耽搁了好些时候,才被任海平以三十块钱买回来了。
信的最后,许怀安写道:“小华,听闻你奶奶将在七月前往春市,赡养你奶奶本是我的责任,现在你奶奶愿意跟你住,是我先前的行为伤了她老人家的心,赡养这块我是万万不能推责的,我每月仍旧汇35块钱过去……”
小华放下信,一个人坐了好一会儿,对大伯的情感有些复杂,她想,再过两年,大伯未必拿得出这笔钱。
现在是1965年夏天,按照原书剧情,许呦呦该是在行业内大展手脚的时候了。
许小华不知道的是,此时京市内白云胡同里,叶有谦正和妻子说着许呦呦最近写的一份报道。
徐彦华道:“呦呦这份揭露石县农村支部书记小麦亩产造假的新闻,可不容易。”
叶有谦一边翻报纸,一边道:“这次明显是下了苦功的,她下去采访,人家肯定带她往好的地方看,她要是私下自己不走走,怕是发现不了问题。”
顿了一下,又道:“就算发现了问题,那里的村民肯定都是对好口径的,未必和她说实话,她想把这事调查出来,可不容易。我估摸着,她不在那边住个把月,把那些陈年旧账都翻出来看看,是找不到答案的。”
徐彦华道:“这篇报道写得倒细致,功夫是下足了的,苦肯定也不少吃。”又叹道:“以前真看不出来,呦呦有这恒心。”
叶有谦点点头道:“确实,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徐彦华又有些担忧地问道:“这当地人造假,培养出这么一个典型村来,上下肯定是互相维护的,呦呦这般直白地报道出来,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叶有谦沉吟了一下道:“她们报社既然让她报道出来,那肯定是考虑过的。”
徐彦华点点头,赞叹道:“呦呦真是能干,这成了家,业务能力反倒更胜从前了,以后我家叶容和叶安有她一半,我都知足了。”
叶有谦补了一句,“许家这两个姑娘都挺能干,你看小华一个初中毕业生,一步步走的,真让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