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4/5页)

众人倒吸一口气,宫外居然已经变成这样子了。

至于这场雨何时停,尹监正也说不准,但是大家已经能判断出,这样的雨别说下个一两天,就是半天,百姓也遭不住。

霍瑾瑜深吸一口气,下达了赈灾命令,命在京所有官吏行动起来,将遭受水淹区域的百姓转移至长安门附近,设粥棚,若是长安门水势危急,继续往端门这里转移。

端门位于紫禁城午门和皇城的正门天安门之间,当时建造紫禁城时,地势垫的比其他区域高,若是端门也淹了,紫禁城基本也会被泡在水里。

至于城外,霍瑾瑜已经不用想了,既然城内已经产生内涝,城郊的禾田估计也淹了。

众臣拱手行礼领旨,然后纷纷冒雨出去了。

等到众臣离开太和殿,霍瑾瑜带着人登上了午门的城楼,此时雨势已经可以用湍急来形容了,将人的视线都遮蔽了,霍瑾瑜往下俯瞰,只看到一片汪洋,大雨落到水面砸起的水窝仿佛一张张大嘴,贪婪地张着嘴。

昌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京城大雨如注,昼夜不止,二十三日下午方才渐缓。

二十三日,虽然比起昨日的雨势,今日的雨势小了不少,但是京城地面已成汪洋,地面好似满溺的水杯,已经无处再盛放老天爷的悲伤。

紫禁城的情况还在控制之内,但是城外各府衙淹的能养鱼了,城内各处道路都成了江河,水深之处最深可达一丈多。

不止许多百姓的屋舍都被淹,内外城的许多处城墙也坍塌,可以看出此次水灾的威力。

此次降雨,京城内涝如此严重,除了老天爷要背一部分锅,城市的排水系统也要改进。

霍瑾瑜一边命户部赈灾,让其统计京中受灾的人家,日后好给予补偿,同时命工部对京城的排水系统重新规划检修,哪里需要维护疏通、哪里需要修改……她可不想再被淹第二次。

这些年,冬日越来越冷,夏季越来越热,她怀疑是不是进入了传说中的小冰河纪,所以才造成极端天气频发,所以部署维护城市排水系统的事情刻不容缓。

……

京城遭遇罕见大雨被淹的消息也传到了地方,各种担忧慰问的折子如雪花般往京城送。

此时江南的宋致也担忧京城的情况,老师、陛下都在京中,虽然就不至于出事,但是还是担忧。

尤其长公主最近看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他还是不打扰了。

宋致想清楚后,就去向长公主请辞。

长公主见他来,就已经猜到他的目的,“你要回京?”

“是的,京城遭淹,微臣担心老师、陛下他们,只能和殿下告辞了。”宋致温和一笑。

长公主看着这副样子的他,面色有些不自在,“你是朝廷特使,想走就走,和本宫说什么。”

“臣以为应该和殿下说一声。”宋致拱手一拜,“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适合殿下休养,也请殿下保重身体,莫要让陛下担忧。”

“哼!真没想到,宋大人现今变成这样,怕是惊掉不少人的眼珠子吧。本宫身为长公主,不用你担心,宋大人还是担忧自己,不要给其他人招惹麻烦。”长公主斜瞥了他一眼。

宋致见状,尴尬一笑。

长公主这意味深长的眼神,多半是说宣王的事情。

他来到长公主这里后,将陛下赐予的赏赐交给长公主,然后带着人查了地方府衙的帐,揪出了四、五……六条蛀虫,其中一条还是长公主府的长史,引得长公主大怒。

宋致也将地方官得罪了一半,当然身正不怕影斜的人不怕他,那种处于不干不净界限的人就看他不顺眼。

宋致遭遇几次针对后,他也不是忍耐的性子,也使了手段。

长公主:……

所以宋致来江南,就是为了给她找麻烦的吗?

当然不是,为了表示他的诚心,宋致表达了对宣王婚姻大事的担忧。

“殿下,宣王殿下马上快到不惑之年,现在还不打算成亲,您难道不急吗?臣都看不下去了。”

长公主对于他的话第一反应,就是疑惑宣王何时惹了他。

不过宋致说的没错,宣王确实要敲打一番,陛下还小,不能让他带坏了。

长公主当即派遣贴身女官带了信去催宣王。

然后八天后,天才蒙蒙亮,宋致还沉睡在梦乡中,就被人连人带被子扔到了院子里。

宋致睁眼正好对上宣王的黑脸。

然后他就顾不得什么,直接逃了。

两人绕着长公主府跑了两圈,最后宋致气喘吁吁的投降了。

不等宣王嘲讽,长公主先下手为强,“连个瘸腿的都跑不过,居然还主动投降,没有一点志气,简直丢本宫的脸!”

宣王和宋致面色均是一噎,可怜巴巴地看着她。

宣王眼中写着“二姐,你骂宋致就好,干嘛连我也骂了。”

宋致眸中写着“殿下,我丢的是我的脸。”

“……哼!”然后长公主一甩长袖,直接离开了。

留下宋致与宣王大眼瞪小眼。

至于先皇规定,不允许藩王私下里见面这事,虽然长公主有封地,也有实权,事实上也算是藩王,但她是朝廷长公主,并没有规定,不允许藩王与公主见面,总之这是个较为模糊的地方。

有时候,长公主在封地待烦了,也会去其他藩王的封地逛逛,敲打一些为非作歹的藩王。

景元帝时期,就对此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霍瑾瑜就更不在乎了,而且经常和长公主通信交流感情,请她帮忙采集一些地方消息。

所以若问现存的二十二位藩王(景元帝曾经废过七名藩王。)最羡慕谁,除了陛下霍瑾瑜,就是长公主了。

……

长公主见他去意已绝,也不挽留,拢了拢大袖,“既然你这次回去,那名书童就交由你带回京城了。”

所谓书童,就是原户部尚书耿书墨的贴身书童宁倌,此人之前不知受到何人指派,给耿书墨下毒,让其中风瘫痪,生不如死,后来逃出京城,谁曾想被康王抓到了,并且还查到牵扯到齐王,此事就不能让康王或者长公主插手了。

宋致:“微臣明白……殿下保重。”

长公主抬眸勾唇一笑,“好,你也保重,下次再来这里,若是本宫有空,还请宋大人同游南河。”

宋致轻轻应了一声。

……

京城的内涝在大雨停歇后的第七日退去,位于东边的通惠河出现决口,三十三艘粮船倾覆,米粮损失一万一千二百四十五石,三十二名运粮兵溺死,而城中光是官府统计的有名有姓的百姓死亡数有九十八人,不知名尸体达到数百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