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4/5页)

……

其实在霍瑾瑜看,这种规模是闹剧,在安王那里,这确实他犹豫了几天下的慎重决定。

他没想到宣王那家伙居然过河拆桥,收了美人后,不仅不手下留情,下手更狠了,带人进府抢了他两个美妾,并且还将其中一个美妾的孩子给打了,他的儿子就这样没了,而且任由手下人到王府打秋风,抢女人,他简直受够了。

所以他宴请了渭南的大小官员,酒过半旬时,要求在场的大小官员、还有将领都随他发动兵变,大家一起造反,在场官员受他的威逼利诱,不得不参与叛乱。

在他以为自己手握五千叛军,掌控了渭南城军政大权,打算拿宣王的人头祭天出气。

可是他没想到,那群官员压根就是做戏。

在他被愤怒的百姓和官员包围时,他手下的那些叛军都只是看着,甚至还故意给百姓递刀子。

等到他见到宣王后,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宣王的阴谋,不管是提议他造反的幕僚、还是被逼接受的地方官员、将领都在宣王的控制中。

安王不解,他自认没有惹过宣王,就是他爹也和宣王没仇。

宣王则是冷冷一笑,“被几名弱书生带着百名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给平了叛,安王,你真是给我朝藩王长脸啊!”

安王这才明白宣王的意思,这要让他王家成为笑柄。

至于安王的愤怒,宣王压根不在意。

平叛结束后,他亲自奖赏了当天参与平叛的百姓,将被安王侵占的田地尽数归还。

至于安王的下场,宣王不用想知道。

若是陛下仁慈,可能就是赐鸩酒,严重点就是凌迟、五马分尸之类,不管叛乱规模是大是小,毕竟是叛乱,而且是藩王。

……

霍瑾瑜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无声给宣王竖起了大拇指,下旨命令将安王及其家眷带到京中受审。

这可是她登基后,第一个造反的藩王,就算过程有些儿戏,也是第一个,总要大肆宣扬一下。

宣王处理完渭南的土地兼并侵占事情后,就给霍瑾瑜送信。

信的内容大致是:陛下,我因为事情太多,现在又病的不能起身,您给我派个好帮手吧,我最近八字不好,感觉只有姓“宋”的家伙能纾解我的霉气。

霍瑾瑜:……

只能将宋致宣进宫,然后将信递给他。

宋致看完后对此无言以对,“陛下,我是您的师兄啊!”

天天叫,不能这般残忍啊!

霍瑾瑜慢吞吞道:“可他是我亲兄!”

宋致:……

他是欠这对兄弟的吗?

霍瑾瑜见宋致仍然不情不愿的样子,开始给宣王卖惨:“宋师兄,六哥这一生,没了心上人,又残了腿,至今孤身一人,安王的那一招一下子又撕碎了六哥的心,身体的疼痛有可能痊愈,但是旧人的音容笑貌却是他心中永远的伤,他这是在向你求救,你确定要抛下他?”

宋致:……

他心中也有伤,但是没像宣王这样疯,直接逼一个藩王造反。

“陛下,微臣可以拒绝吗?”宋致无奈道。

霍瑾瑜勾唇一笑,“宋师兄,你觉得呢?”

宋致叹息,后退一步,躬身给霍瑾瑜行了礼,语气带着无可奈何,“微臣遵旨。”

霍瑾瑜扶起他,“宋师兄,我也是没办法,六哥现处于不可控的边缘,有你在身边,朕才放心。今年一个造反的藩王就够了,六哥若是有目标,让他留到明年。”

宋致嘴角抽搐,无奈地点头。

……

安王叛乱的事情传到其他藩王那里。

大家的第一想法就是“怎么可能?”

一些有能力、有消息通道的人打听清楚事情经过后,默默打了一个寒颤,同时谨记一点“不能对宣王使美人计”,不仅没用,可能会害死自己。

虽说安王无能又昏庸,但是这种死法,前任安王在九泉之下,怕是要气活过来吧。

长公主知道这事后,叹了一口气。

宣王的心结看来还是没解开,不过听说他收了桃夭当养女。

按照他当时的年龄,若是有了女儿,恐怕与桃夭相差不大吧。

等宣王忙完田地侵占的事情后,她要亲眼看看,那位让他放在心里一辈子的女子到底长什么样子。

说起屯田侵占兼并的时候,自从宣王从京城出发后,长公主也自查了封地内的情况,也有这种情况,让她生气不已,还好情况不严重。

素影进来时,就看到长公主单手撑着下巴在发呆,她轻咳了一声。

“……何事?”长公主坐直身子,拢了拢长袖。

素影将手中的信交给她,“这是陛下给您的信。”

“小七?”长公主疑惑,打开信扫了一眼,瞳孔微亮,嘴角经不住扬起弧度。

素影猜测,多半是好事了。

“小七说,年初景行在海外找到了高产作物红薯,现下已经在京师农事试验场种下了,长势很好,询问本宫有没有空去京城看看。”长公主知道能让人吃饱饭有多重要。

多一种作物,百姓就多一种选择。

“那太好了。”素影也是一脸高兴,“若是殿下想去京城,咱们要尽早出发,省的天太热。”

现在是六月初,已经算热的,可是比起六月末到七月初这一段时间,现在还算能忍受,就不知道今年京城那边的天气如何。

……

京城周边上半年总结起来,就是多云少雨,一些地方除了初春的时候下了一点雨,入夏到现在滴雨未下。

而红薯具有抗旱性发挥了作用。

要知道红薯虽然高产,但是耗水也高,但是它又是一个远比小麦、棉花、大豆这些作物耐旱的植物,虽然它在旱季也会受到限制,抑制生长,但是旱象接触后,就能恢复生产,它反而不适宜多浇水,

所以霍瑾瑜并不担心今年的红薯会出状况,安抚户部尚书不要焦虑,静待收获就行。

曹尚书看着霍瑾瑜欲言又止。

他想问陛下如何对红薯这种作物的习性如此清楚,他明明调查过,也博览群书,这种海外番薯确实第一次传入中原,之前从来未见过。

而且景行那边说了,此物是从海外偏远大陆找到的,当地仿佛还未开化、没有自己的文字,在其他夷国也不曾找到,陛下自小在皇宫生活,如何知道这些。

不过他也只是将疑问吞进心里,推测陛下不会告诉他。

霍瑾瑜若是知道他的疑惑,也只能两手一摊,表示是老霍头托梦,反正老霍头已经驾崩了,她不信这群人还能从老霍头嘴里得到真相。

曹尚书汇报完事情后,离开了乾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