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231章 番外6 父子穿越正史2

第二天李世民就下诏,将孔颖达、张玄素、于志宁几人调离东宫,于志宁严重些,因为被查出来诬陷太子,他的官职也被撸了,直接回家躺平。

这下东宫可算清净了,陈嬷嬷非常高兴。

陈嬷嬷是李承乾的乳母,在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后被封为遂安夫人,她本来该被儿子接出宫奉养,却因为担心李承乾的身体,一直留在东宫伺候到现在。

这些年孔颖达等人如何对李承乾苦苦相逼,陈嬷嬷都是看在眼里的,甚至曾经不顾体统指责孔颖达,可惜一点用也没有。

眼看着李承乾一天比一天颓废,处境一天比一天艰难,陈嬷嬷心急如焚却毫无办法,如今圣上总算把几个祸害调离李承乾身边,陈嬷嬷自然高兴。

但高兴之余,她也不免担忧,圣上这举动不同寻常,不知对殿下到底是好是坏。

李承乾安慰她:“是好事,嬷嬷不必担心。”

陈嬷嬷这才略略放心。

和陈嬷嬷想法相似的还有很多,没有人知道李世民好好的为什么要把这几个人调走,是替太子出头,还是对太子彻底失望了?

在众人思索观望的时候,李承乾暗地里派人种土豆和造火炮,与此同时,魏征开始给李承乾上课,惊讶地发现他并不如传言中不堪,反而学识渊博,聪明过人,而且温和有礼,进退有度。

这是自然!李承乾本来就聪明,学识也非常出众。原主虽然荒唐了点,但从不曾耽误学习,处理政务也井井有条,要不是从前被逼迫太过,他本该是一位合格的储君。

魏征默然片刻,也不禁开始反思,本以为自己眼光已经算是不错,没想到也是个人云亦云的俗人。

李承乾控制着表现,一天比一天更好,很快就引起旁人的注意。

大家惊讶之余也不禁思考太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想来想去最大的改变就是调走了孔颖达几人,把魏征给太子做老师。

答案很明显了:太子是好太子,是孔颖达这几个人不行!

换成魏征不就好了吗?

孔颖达几人:今天也是背锅的一天呢!

当然也不全是背锅,毕竟原李承乾会被逼疯,他们的确有很大功劳。

李承乾的声望逐渐回升,和李世民的关系也有回暖趋势,李泰可就坐不住了,频繁凑到李世民跟前献殷勤。

李世民看着这个儿子,有些不忍直视地移开了眼。

在他那个世界,李泰被李承乾管得服服帖帖,饮食和运动都十分规律,虽然有一点圆润,但是白白胖胖十分讨喜。

这个李泰就……

当然了,李世民作为父亲是不会嫌弃自己儿子的,只是看李泰上窜下跳有些心塞,略微想了想,就给李泰塞了一大堆差事,还把刚从李祐那边调回来的权万纪拨去监督李泰。

权万纪和魏征非常相似,是个非常耿直且不畏强权之人,这也不算奇怪,这个大唐的大部分谏臣都走这个风格,不过权万纪格外突出,在齐州管东管西,李祐快被他逼疯了。

李世民决定放过李祐这个可怜孩子,不就是不务正业,爱玩爱享受爱刺激吗?只要他不鱼肉百姓,有什么不能满足的?非要将人管得服服帖帖,一举一动都符合礼仪规范才行吗?

这个世界的自己确实有些矫枉过正了。

不过权万纪也不是没有用处,用他来治一治李泰就很合适嘛。不是很想当太子吗?不是觉得自己比承乾优秀吗?

那就先感受一下太子的生活吧!

李世民给李泰分配了大量差事,权万纪的发挥也一如既往稳定,李泰一开始还信心满满,下定决心办好阿耶交代的差事,虚心接受权万纪的进谏,向所有人证明他比大哥更适合做太子。

然后他就崩溃了。

为什么事情这么多?!

为什么权万纪什么事都要管?!

为什么怎么做都达不到别人的要求,明明他已经很努力,做得也已经很好了!

这个世界怎么了,明明他以前随便做点什么,大家都是夸夸夸的!

李泰发疯,李泰摆烂,李泰自暴自弃:这太子谁爱当谁当吧,反正他不要当了!

李泰党羽:“……”

*

此后两年,大唐风平浪静。

朝廷陆续推出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东西,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许多。

期间李世民还找到神医给李承乾治腿,就是这么有缘分,还是孙思邈。

在孙思邈的妙手下,李承乾的腿好了,兕子恢复健康,李世民也精神百倍,孙思邈名声大噪,被誉为医科圣手。

被“圣手”的孙思邈:“……”

只能心虚地埋头研究医术去了,只有不断提高医术,才能对得起现在的名望啊!

不过太子殿下给的医书真不错!

*

贞观十九年的春天,一则消息炸响朝堂内外。

太子殿下发现了亩产三千斤的土豆和玉米!

李承乾派人在庄子上种了两年,得到足够多的种子,消息一出就开始大范围推广,结果自然不必说,秋天迎来了大丰收,等到第二年,大唐已经不用担心吃饭问题了。

这时候李承乾又放下第二枚炸弹,他带人研制出了火炮!

李世民非常高兴,当即点齐兵马攻打吐蕃。

他早就想这么干了!

火炮的威力自不必提,没多久吐蕃就成了大唐国土,文成公主也回到大唐,李世民的威望再攀高峰,李承乾也坐稳了太子之位。

然后在庆功宴开始前夕,他们俩又穿回去了。

看到熟悉又陌生的环境,李承乾还有点恍惚,在那边待了好几年,还以为回不来了呢,没想到突然又穿回来了。

幸好那边的事情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为了以防万一,他们早早就留下书信和可能用得上的资料,即便他和阿耶不在,那个李承乾和阿耶应该也能好好的。

应该能吧?

*

另一边,原李承乾和原李世民尴尬对视。

上一瞬他们还几近撕破脸,互相都不愿意见到对方,下一瞬就到了几年后,两人成了父慈子孝的模仿父子,记忆中还有很多和谐相处的画面,令两人面面相觑,尴尬地脚趾扣地。

沉默了很久,还是李世民先开口,想到记忆里那个李世民对自己的评价,他叹了一声:“是阿耶把你逼得太紧了吗?”

只是这一句话,李承乾眼泪差点就流了下来。他本不该如此轻易被打动,可是记忆里那个李承乾和那个李世民的相处却令他触动颇深,也愿意尝试跟阿耶袒露心声。

他垂下眼睑,好一会儿才开口:“……我好像永远达不到阿耶的要求,好像做什么都是错的,可能我的能力不足以挑起大唐这个担子,只是侥幸占了嫡长子的位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