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3/4页)
之前姜玉在给众多内考生上课的时候,身为众人老师的高仪,也面色如常的坐在了教室之中,听着姜玉上课,让她对其印象更佳。
姜玉倒不是多么好为人师,而是满意高仪对于主君政治理念的积极态度。
她对如何当好县令、郡守肯定是没有高仪擅长的,姜玉在课堂上更多强调的就是,在昌黎境内不可随意打杀庶民,甚至还明言,昌黎境内的律法也会慢慢改变。
甚至为了改变,或者说加深众多新任官员的印象,姜玉还写出了一些案例,让大家做题验证。
高仪一直名列前茅。
是以,姜玉才放心将另一郡的郡守之职,交给了她兼任。
姜玉将众多县令送上了灵舟,由褚道带人护送后,便转身离开了。
此时,正处在灵舟上的高严和高绫,正默默和母亲传着音。
高严看到母亲受主君重视,极为高兴,但是想到众多内考生的出身,又不禁叹息传音道:“他们与主君曾有同学情谊,以后恐怕会更得重视。”
高绫倒没有提这一点,但是她想到了母亲曾经提过的旧事,也觉得有几分遗憾,“母亲当年若考进灵修院,也有一争大弟子的机会呢!”
高仪知道一双儿女是觉得,以她的天赋到了灵修总院,恐怕也可妄想一番爵位封赏。
闻言,她极为郑重的强调:“你们只看到了主君的风光,怎么不打听打听,灵修总院近些年来,除了主君,还有哪位内考生能成为大弟子?!”
此时她那双莹亮的双眸中,也泛了些晦暗之色,瞥了一眼被说的低下头的两人,她补充道:“何况,你母亲我又非王族出身,以前故国中也并无灵修分院,我不是不想进灵修总院,而是在正式入学大考中落败了。莫要说些痴心妄想的胡话!”
眼见母亲眼神凌厉起来,高绫便闭上了嘴,她只是心疼母亲当年在天都归来,被族中嘲讽的旧事,她悄悄看过,明明母亲的成绩并不差的……
另一边,被儿女们翻出旧事,也引得高仪回想起了曾经在天都的见闻。
她当年天赋虽不是顶好,但并不觉得自己在受到上佳资源供养后,会比那些京都中的学生差。
但是……在经过那件事后,高仪深知,若没有深厚背景,越是出挑便越是处于险境之中。
任你天赋再高、前途无限,被皇族和氏族注视并且有所图之后,便会在无知无觉之中走入死路。
一道让高仪曾差点生出心魔的奴契,轻而易举便毁了那一届最出色的少年天骄。
只因他出身普通,只因他脊骨挺直,只因他不是如今的“天命之子”,那等强压众多京都天骄,战力、智谋皆举世无双的惊艳人物,竟然轻易就消失在了天都之中。
没有激起任何水花,皇朝、灵修总院皆毫不关心。
或许……高仪心内一凛,或许此事本就与皇朝有关。
她只记得,前一日还看到他傲世群才,后一日便撞见其身上镌刻了奴印时,由心底生出的深入骨髓的,对天都的畏惧和憎恶。
这些让高仪心中发冷的同时,更是满含着对天都高品氏族的嗤笑,这等横行霸道以大欺小的无耻之辈,和乡下蛮夷之地没有区别。
自知万不及此人出彩,也不愿从此任人践踏的高仪,便默默落考,离开了京都。
更是沉寂着回到了母亲的故地,安然当着母亲曾经期望万分,能够稍微正视庶民一眼的地方官。
她在姜玉出现,并且稍微探查过主君的来历后,便对其敬佩万分,同时心中捏了一把冷汗。
高仪不知主君是如何能安然杀入京都,如同当年少年人那般出彩、甚至更加惊艳后,还能全身而退的。
在敬佩的同时,也因此移开了些心中积压多年的阴霾。
更是在察觉到姜玉对于治下官员的要求后,心神大震。
竟有人如同自己一般,能够看到庶民之艰,能够看到氏族之恶!
上完课后,她不禁心神澎湃至极,为昌黎高兴,为曾经万万个如母亲一般的庶民高兴。
想到这里,高仪便彻底扫去了旧事带来的心底阴影,神光焕发,打定主意要好生修炼,长长久久在安定侯麾下为官!
*
在众官离开后,姜玉想到空置出来的学堂,便命南宫淑将已送来中都,曾为“炉鼎”的女孩们拉来上课。
她们大多年纪尚小,又自天南海北、几岁大时便被或买或抢离家中,几乎不记得家在何处了,只能留在中都。
这些天来,大多是被安置去做一些轻省些的工作。
可这些都是能够修炼武道的人才,对姜玉来说只是任她们打杂也太浪费了,加上本就是上学的年纪,不识字怎么行?
很快,新一批学堂预备官员便开始上课了。
对此,姜玉手下的众多属官没有任何意见,倒是一些氏族,得知了这些少女的来历后,心中很是不服。
甚至有人撺掇着高家,想要合力将家族子弟推上去。
一日晚间,寇家的家主悄然前来游说高宏深,“高家主,你说说,主君要是想要识字的属官,咱们家族中还能缺了人不成!非要培养那些庶民干什么!连李二柱一个贱民都因为会挖坑,倒成了我等的老师了,我呸!”
高宏深看着他横眉怒目的样子,心中不耐,想要抗议自己去呗,拉我高家干什么,不知道我们现在就是庶民?
他当即眼神一沉:“寇家主,你莫不是忘了,我高家现在就是庶民,不过戴罪立功之辈,有什么脸面去主君面前多嘴多舌?”
寇家主几番激将,高宏深都不为所动,最终丧着脸离开了。
书房内的高宏深在他走后,神色便恢复了平静,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个主君和他那不孝女乃是一路人。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上赶着找死。
没想到,女儿因她母亲在高家的遭遇,早早远了高家,反倒因此博得新君看重,反倒成为昌黎本土人士中,最为得用之人。
高宏深此时极为庆幸自己因看重女儿出色,为她筹谋过官职一事。虽然女儿一直不肯回到族中接下少主之位,但是有她在,高家现在就算是庶民,也没有人敢轻视。
因姜玉小小举动,引出的暗流,倒是没有彻底发酵起来,实在是因他们都被另一件大事所吸引了。
众多商行已经派出了先行队伍来到中都,一场热闹的商会聚头就要开始了!
商行如此大手笔的动作,已然不是被姜玉口头说动,全是因王宣代表姜玉拿出了不少好东西,才引得这些商行纷纷赶来一观招商会其事。
至于发起招商会的姜玉,在经过一个月的休整之后,继续开始了对新灵技的探寻。